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英語民族史:新世界
  • (英)溫斯頓·丘吉爾
  • 5990字
  • 2025-04-24 19:27:08

第2章 都鐸王朝

超過一代人的時間,英國王位繼承之爭如驚濤駭浪。1485年8月22日,里士滿伯爵亨利·都鐸在英格蘭中部的小鎮博斯沃思集市附近贏得決勝,對手篡位者理查三世在戰斗中死亡。亨利七世登基,新的王朝誕生了。在接下來24年的精心治理之下,英國歷史開啟了嶄新的時代。

亨利的當務之急是勸說權貴、教會、紳士階層接受博斯沃思戰役的結局,鞏固王位。深謀遠慮的亨利趕在召開議會之前加冕登基,這樣一來,武力征服使他順理成章地登上王位,而議會的認可只是次要的了。無論如何,議會決定讓他試行統治權。之后他實現了長久運籌的計劃,娶了敵對的約克家族的女繼承人伊麗莎白。

長期以來,英國王室因財政拮據而實力削弱,但如今的軍事勝利幫亨利收回了15世紀被沒收的大部分王室領地以及其他大幅地產,再加上從蘭開斯特王朝繼承的一塊寶貴的核心領地。此外,他占領了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在英格蘭北部的領地,之后威廉·斯坦利爵士對博斯沃思戰后封賞不滿,因叛國罪被處以死刑,他在英格蘭中部遼闊的領地收歸王室。于是亨利有了一筆穩固收入。

管理英格蘭現有土地的所有權至關重要。敵對王族快速改朝換代,使得各地業主惶惶不安,法律上出現混亂。處決和陣亡摧毀了封建大家族的實力。幸存者和擁有少量土地的鄉紳群眾則時時面臨失去產業的危險,他們害怕因對前朝的忠誠或者說對現王朝的背叛而被仇家起訴上法庭。難以找到哪個人的家族在頻仍內戰中從未支持過戰敗方,這一切對亨利而言已是危機重重,假如地主們認為自己合法的土地所有權毫無保障,那一旦出現別的篡位者他們便可能奮起響應。因此,頒布法令,聲明效忠于在位國王者的生命、財產均受保護。合法統治者與實際統治者區分,這正是這位新國王典型的手段。他躊躇滿志,毫不猶豫地從實際出發掌握了實權。

* * *

接下來就是邊境的問題了。整個中世紀歷史中,英格蘭南北之間勢如水火。南方社會高度發達,城鄉富饒,與佛蘭德斯和意大利的羊毛交易火爆。玫瑰戰爭嚴重威脅了原本有條不紊的生活,亨利正是在南方獲得了重要支持。正如編年史家所說:“他無法忍受貿易受創。”他為同尼德蘭有貿易往來的英國商人爭取了有利條件,和平的環境拯救了商業。他鎮壓了鄉村的騷亂,商人階級代表則在議會中與他攜手合作。亨利一開始對這個階級格外關注是因為利益相通,他需要財力鞏固統治。如果說這是專制的話,那也是甘愿接受的專制。

而北方截然不同。像珀西家族這樣的封建大家族呼風喚雨。山地貧瘠,百姓目無王法、難以駕馭。通信不便,國王權威常被忽視,有時甚至遭到蔑視。自古以來,與蘇格蘭人的邊境戰爭不斷,盜賊蜂起,搶劫牲口,燒毀村莊,時有發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曾在這一帶深得民心。他的精神與周遭合拍,雖然他的統治有些粗放,但井井有條,即便博斯沃思戰敗,約克市依然對他忠心耿耿,念念不忘。亨利不僅要維護這一帶的秩序,樹立自己的權威,還要鞏固邊防對抗蘇格蘭人。作為格洛斯特的新主人,他在北部已占據了一個戰略根據地。在15世紀,要從倫敦統治整個英格蘭是不可能的。統治機制過于原始,地方分權至關重要。于是北方地區與威爾士邊界地區成立了攝政委員會以代行王權。國王親信被賦予廣泛的行政權,新上任的官員感恩戴德,學習過律法,并開始在行政工作中擁有絕對話語權。他們一直活躍在宮廷和法庭之中,這是有史以來他們第一次力壓封建舊貴族。國王在北方的親信代理人兼貝里克郡要塞司令亨利·懷亞特和在南方的埃德蒙·達德利便是此等人物,西德尼家族、赫伯特家族、塞西爾家族和拉塞爾家族就是他們及其同僚的后裔。

內憂外患一同逼近,亨利不得不時時提防覬覦王位者在外族的援助下武裝入侵。他的王位并非是世襲繼承,而是仰仗于他的政治手腕和判斷。主要策劃陰謀反對他的是勃艮第宮廷,因為勃艮第公爵夫人正是理查三世的妹妹,她曾兩次推動覬覦王位者襲擊都鐸王朝。率先進攻的是蘭伯特·西姆內爾,結果被攆到宮廷廚房打雜,名譽掃地。第二次是圖爾奈一個船主兼稅吏的兒子珀金·沃貝克,他比蘭伯特更難對付,冒充是倫敦塔內遇害的王子之弟。沃貝克有心懷不滿的愛爾蘭約克派貴族為他撐腰,勃艮第為他提供資金,奧地利和佛蘭德為他提供軍隊,還博取了蘇格蘭的同情,因此7年來他一直逍遙法外,公然奪權。他曾三度試圖奪取英國王位。然而,自博斯沃思之戰后,擁護國王的階級依然忠于國王。沃貝克進攻肯特時,正規軍還沒開到,他就被那里的鄉下人擊退了,從蘇格蘭進攻時只進入了邊境4英里(1)。1497年他加入的康沃爾起義也作鳥獸散。他敗逃避難,但還是被押往倫敦關押。之后他兩次企圖逃跑,兩年后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在泰伯恩刑場被絞死。沃貝克事件以恥辱和譏笑告終,但他著實對亨利構成過威脅。

亨利感到自己的王座微微震顫,理由很多。雖然玫瑰戰爭削弱了英格蘭對威爾士的統治,但對愛爾蘭的影響才是最為突出的。在愛爾蘭,人們積極參與王權之爭,盎格魯-愛爾蘭裔大家族中有蘭開斯特派和約克派之分,都柏林周圍的英格蘭統治區和像利默里克、戈爾韋這樣偏僻的英格蘭人前哨城市也有蘭開斯特派和約克派之分。但所有的紛爭都只是家族世仇的延續。由世襲領主奧蒙德伯爵所帶領的巴特勒家族,向來比敵對的菲茨杰拉德家族更忠于英格蘭國王,因此屬于蘭開斯特派。由倫斯特的基爾代爾伯爵和芒斯特的戴斯蒙德伯爵所帶領的菲茨杰拉德家族,均與土著首領有血緣關系和姻親關系,因此屬于約克派,他們希望借此加強擴張。

在芒斯特,戴斯蒙德的菲茨杰拉德家族早已“比愛爾蘭人還愛爾蘭”。若是在英格蘭統治區佩爾,被稱為“大伯爵”的基爾代爾可能會履行封建職責,統領英格蘭人,但在香農河岸這片偏遠的土地上,另一套規則大行其道。英格蘭派來的總督發現,面對基爾代爾在當地的統治地位和全島聯盟的局面,主張英格蘭的合法權力毫無益處。基爾代爾大家族甚至可能在愛爾蘭全島建立自己的王朝,這在愛德華·布魯斯戰敗身亡之前絕無可能。但即便基爾代爾依然忠于英格蘭,在王位之爭中他會追隨約克派還是蘭開斯特派呢?他的親戚戴斯蒙德擁護蘭伯特·西姆內爾,此外諸多跡象表明他本人擁護珀金·沃貝克。1494年,愛德華·波伊寧斯爵士就任愛爾蘭總督,企圖限制其權力,防止胡作非為。他在德羅赫達說服了愛爾蘭議會通過著名的《波伊寧斯法》(Poynings’law),使愛爾蘭議會下屬于英國議會,雖然招致不滿,但該法延續了300年,直至20世紀才廢除。

基爾代爾被控告,押往倫敦。但是亨利深謀遠慮,并沒有用封建法律制裁這個勢力龐大的罪犯,因為他的戰斗宗族住在都柏林郊區,他的表親、姻親以及他的臣民遍布整個愛爾蘭。且不論這位大伯爵有偏袒珀金·沃貝克之嫌,針對他的其他指控已是罪惡滔天。難道不是他燒毀了卡瑟爾大教堂?他對此供認不諱,但他說的理由倒讓國王覺得很有意思。他說:“是我燒的,但我以為大主教在里面。”亨利七世逆來順受,說了這樣一句話:“既然整個愛爾蘭都管不了基爾代爾伯爵,就讓基爾代爾伯爵來管愛爾蘭吧。”這話即便不是亨利原創的,卻也成了千古名言。基爾代爾被赦免、釋放,還娶了國王的表妹伊麗莎白·圣約翰,回到愛爾蘭后接替波伊寧斯的總督一職。

能否在愛爾蘭掌權,依然取決于能否召集、指揮充足的武裝力量。在這點上,英王發揮了個人強大的影響力。他可以給能夠召集、控制軍隊的任何大貴族佩戴王室徽章,授予總督的權位,也可以提拔巴特勒家族和伯克家族,讓勢力雄厚的基爾代爾也無法掌控各大家族的首領。這種搖搖欲墜、變化無常的平衡狀態一度是建立中央統治的唯一途徑。一位英王要戴上“法蘭西國王”的冠冕已是千難萬難,要成為“愛爾蘭國王”更是天方夜譚。

但一位強大的“盟友”近在咫尺,它就是火炮。火炮曾幫助法蘭西驅逐英國人,如今也能幫助英格蘭入侵愛爾蘭。大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同愛爾蘭城堡“對話”。但大炮來自英格蘭,愛爾蘭人會使用卻不會制造。大炮曾一度成為英格蘭控制愛爾蘭事務的關鍵,這點是亨利七世和愛德華·波伊寧斯爵士都始料未及的。世代以來,菲茨杰拉德家族首領身居半蓋爾語(half-Gaelic)王朝,使英格蘭統治區提心吊膽。在愛爾蘭人眼中他們才是真正的國王,是都柏林城堡中手足無措的英王代表所不能比的。但如今,隨著文明的突飛猛進,得火藥者得天下。

* * *

亨利對付蘇格蘭的手段體現了他精明的判斷力。第一步棋就是通過貝里克郡向國王住在角塔里的對手運送軍備,并不斷與反對派暗中謀劃,以此動搖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的地位。邊境向來多事,影響兩個王國的和平共處,詹姆斯力挺冒名的覬覦王位者珀金?沃貝克,形勢詭異。但是亨利最終的目的是建設性的。他與詹姆斯簽訂了休戰協議,然后訂下和約確認。他顯然不是個想象力豐富的人,但也有自己的夢想。他甚至期望有一天能結束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無休止的戰爭,徹底瓦解長期威脅中世紀英國的法蘭西-蘇格蘭聯盟。無論如何,亨利邁出了統一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第一步。他于1502年將女兒瑪格麗特嫁給了詹姆斯四世,北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相安無事。

他的政治手腕對法蘭西也同樣奏效。他意識到引而不發比戰爭本身讓他受益更多。亨利召集議會,希望議會同意為對法戰爭征稅,繼而集結了一支小軍隊,于1492年渡海抵達加來,包圍了布洛涅。與此同時,他與法蘭西國王進行談判,法王無力同時應對西班牙、神圣羅馬帝國和英國,只得花錢息事寧人。真可謂一舉兩得。像愛德華四世一樣,他不僅從法蘭西入賬大筆補貼,還在英國征收了戰爭稅。

通過阿拉貢國王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的共同努力,加上對摩爾人之戰的勝利,西班牙近來加強了國力,成為歐洲最強大的新興君主國。兩人的聯姻標志著國家的統一。自1489年亨利的長子亞瑟與兩人的女兒凱瑟琳公主訂婚起,英國和西班牙齊心協力從法蘭西打劫,西班牙獲得領土,亨利每年收取貢金,頭幾年所得收入約為王室常規歲入的1/5。

亨利七世作為政治家,被灌輸的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殘忍無情的政治新觀點。他年輕時被流放異國宮廷、懸賞通緝,這段經歷讓他受益匪淺。他見過聯姻談判、條約簽訂,見過雇傭職業重騎兵參加路易十一和勃艮第公爵查理的決戰,了解貿易的管理,也清楚法國國王與地方貴族的關系、教會與國家的關系。針對當代難題,他細膩、準確分析當前政治,進一步提高了作為威爾士人特有的精明,這在拉丁種族中已是鳳毛麟角。

他力求在英格蘭土生土長的體制上建立強大的君主國。就像同時代的佛羅倫薩的洛倫佐·德·美第奇一樣,亨利幾乎總是對舊的形式進行微調,而不是粗暴地革新;并沒有根本的憲法性改動,而再次建立了穩固的統治。國王御前會議得到加強,得到議會授權可調查民眾,不管有沒有宣誓,并且只依靠書面證詞就可以判刑,這一做法在習慣法中從未出現過。星室法庭(2)定期在威斯敏斯特舉行,兩位首席法官都出席。它原先是御前會議的司法委員會,審判需要特別處理的案件,如其中一方過于強勢或犯罪案件新奇、罪惡滔天。弱者受壓迫者對富人和得勢者的控告,用家仆私建軍隊的案件,賄賂陪審員的腐敗案件,這些全都在星室法庭的審理范圍內。

但御前會議的主要職能是管控而非審判。國王的職能就是挑選樞密院的成員,即便國王挑中,也不一定能依法進入樞密院,可能被立即撤職,但是他們可以叫停英國任何法庭的任何審判,接管該案件,也可以逮捕、拷問任何人。內部設立了一個小型委員會管理外交事務,又設立了一個委員會管理財政,在中世紀財政署煩瑣的事務中另辟蹊徑,新任命的財政大臣直接對國王負責。而國王位居政體中心,體現直接的個人統治,常批準或者審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開銷,還大字草體簽下名字的首字母縮寫,這在倫敦的檔案館依然能看到。亨利七世大概是歷代英王中最會做生意的人。

他還是一位精明的伯樂。他的大臣幾乎沒有世襲貴族之后,大部分出身卑微,很多是神職人員。溫切斯特的主教理查德·福克斯高居首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巴黎遇見亨利之前不過是赫里福德的一個教書匠,流亡途中與亨利成為患難之交。埃德蒙·達德利以前是倫敦金融城的行政司法副官,在管理佛蘭德羊毛貿易時引起了國王注意。約翰·斯泰爾首先發明了外交密碼本,被任命為駐西班牙大使,但他起初是雜貨商或是綢緞商。理查德·恩普森是制篩匠的兒子。起先,亨利的勢力不夠強大,容不得犯任何錯誤。他利用每天閑暇時間記下要關注的政治事務,“尤其是涉及人事的事務”,如雇用、獎勵、監禁、剝奪公民權利、流放、處死等等。

和其他同時代的君主一樣,除了對統治滿腔熱忱之外,他主要的興趣就是外交政策。他養著英國第一批永久駐外使節,他認為外交可以很好地代替前面幾代國王采用的武力手段,而及時、準確、源源不斷的情報對實施外交手段至關重要。他甚至在英國建立了間諜系統,米蘭使節寫給其主盧多維克公爵的急件中這樣描述亨利卓越的國外情報:“英王對歐洲事務了如指掌,他的使節、雇傭的異國國民、商人都在為他提供情報。若殿下想向他提供情報,必須要特別詳盡,或者就要搶在別人之前。”他又寫道:“意大利局勢的轉變讓他改變了心意,倒不是意大利和威尼斯在比薩問題上的糾紛,國王每天都收到信件匯報的。真正讓他改變心意的是,他了解到教皇與法王已締結聯盟。”

亨利和其他君主還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喜歡建造和改造樓堂館所。他的威斯敏斯特小教堂和里士滿宮殿完美詮釋了他的建筑品位。盡管個人生活節儉,但在公眾場合他也刻意追求排場。他穿著華麗的服裝,佩戴精美絕倫的珠寶,衣領璀璨奪目,出門時侍從高舉隆重的華蓋,貴族前呼后擁。他在倫敦塔每日宴請隨行的700多名王室人員,弄臣、游方藝人、獵人還有身邊出名的豹子群為他表演助興。

亨利七世摒棄傳統模式,有意識地進行變革到了何種程度,史學家對此意見不一。即便是在玫瑰戰爭的后期,約克派的諸位國王仍在準備建立一個全新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經歷千難萬險,在亨利七世的帶領下,愿望成真了。他將中世紀的制度變成了當代的統治工具,他在這方面的手段和智慧毋庸置疑。

他的成就震古爍今,流芳百世。他在先人留下的廢墟灰燼之中建立了自己的權柄。他節儉地悉心集聚起當時頗為可觀的流動財富,訓練出一批能干的官員。他擴大了王權,卻沒有失去下議院的合作,并且帶領國家在君主制下繁榮昌盛。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眾君主中,他的成就與聲望是法蘭西的路易十一和西班牙的斐迪南也不可企及的。

恐怕大家都忘了,幾乎所有現存的亨利七世雕像都是根據他死后的面部模具制作,無疑如實反映了他的面容,但也使他的表情顯得冷酷嚴肅,與當時關于他的描述不符。但這些雕像似乎和我們所知的他的性格、經歷相符。然而,國家肖像館收錄的畫像是他去世的四年前所畫,畫中他靈敏、冷酷、灰色的眼睛在拱形的背景中注視遠方。纖弱、悉心保養的雙手輕輕搭在畫框底部,雙唇緊閉,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一副疲憊、警覺、幻滅的神態,尤其顯得悲傷、負重致遠。這就是都鐸王朝的設計師,這個王朝將帶領英國走出中世紀的混亂,變得強大富足,邁向一個更為廣闊的時代。

(1) 1英里相當于1.6公里。

(2) 15世紀至17世紀英國最高司法機構,為亨利七世所設,因該法庭設在威斯敏斯特王宮中一座屋頂飾有星形圖案的大廳中得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南充市| 新兴县| 华坪县| 虞城县| 房山区| 湖口县| 申扎县| 积石山| 大庆市| 景德镇市| 临夏县| 曲沃县| 孟村| 海阳市| 西华县| 封开县| 牟定县| 安塞县| 纳雍县| 普定县| 桦南县| 徐汇区| 达拉特旗| 卓资县| 景谷| 同江市| 平罗县| 招远市| 固安县| 德钦县| 洞口县| 济源市| 石景山区| 梁河县| 永嘉县| 凉山| 澄迈县| 铁岭县| 怀安县|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