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形勢嚴峻,你的工作來之不易
說到就業難,可能很多人都會深有感觸。中國龐大的就業人口是一方面的原因,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代替了很多人力,導致工作越來越難找。雖然每年國家都有擴大就業的政策和相關措施,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就業壓力,找工作難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近幾年,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多企業都開始裁員。國內有學者指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充分就業的良性勞動力供需狀態。所謂的充分就業是指,勞動力市場保持一定的失業率。這個信息告訴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份工作。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竟然會說“我有工作,而且還不想好好干呢”。我可以告訴你,你是不幸中最大的不幸,因為你不懂得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
案例
李某,北京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飘厴I生。2010年5月底他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人才大市場招聘會上忙碌了一天,投了幾份簡歷,后來沒有一個單位通知他面試。
章某是武漢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研究生。談起將近4個月來的求職經歷,他感慨萬分。他說,去年11月初,武漢市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位于武昌的洪山體育館舉行。當時的情況他只記得用“水泄不通”來形容。身材高大的章某費盡千辛萬苦才從人縫里塞進兩份簡歷,一份是武漢眾友,一份是湖北移動?!翱脊賯儭倍急硎緯M快給他回復,這讓章某帶著幾分喜悅離開了招聘會。此后一個星期,章某天天等著有人打電話來通知他面試,但他卻等了個空。
看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樣的感想呢?你肯定會感到自己的工作難保了——如果再繼續像以前那樣把工作不當回事,因為你面臨著很多競爭者。同時,你又是幸運的,因為你已經擁有了一份工作,只要你懂得珍惜,你就不會輕易失掉它。
案例
我經常去一家汽車美容店里洗車,認識了洗車工小王。這家洗車店從開業到今已經三年有余,店里的工人換了一批又一批,而小王始終還在店里干。
小王是一個從山區來的窮孩子,家里的弟弟妹妹還靠他每月寄回去的300元錢讀書。小王是個沉默寡言的小伙子,他總是默默地干活,從來不多言多語。小王的性格,讓一些自以為聰明的同事把他當成傻子,只要老板不在場,他們總是把最累最臟的活交給小王去干。而小王從來不去找老板告狀。每次洗完車,別的洗車工都坐在一起休息、嬉戲,只有小王拿著抹布圍著車前后轉圈,發現有不干凈的地方趕緊再去擦干凈。車子走了,小王會把顧客上車用的腳墊再擦拭一番。
一次我去洗車,和洗車店的老板閑聊時說:“小王可是你們的老員工了?!崩习蹇粗⊥鯘M意地說:“這孩子實在,看上去傻乎乎的,心里可有數啦!他只是說話少,不像有的孩子,說起話來蠻好聽的,就是不能實實在在地干活?!甭牭嚼习灞頁P自己,小王笑笑,繼續干他的活。幾個小伙計則對著小王擠眉弄眼,一副不屑的樣子。
幾個月前,我去洗車時沒有看見小王,就問一個洗車的小伙計。他用一種很不服氣的口吻說:“人家高升啦!到老板的分店當經理去啦!”另一個小伙計一邊擦著車一邊氣哼哼地說:“他憑什么呀!傻乎乎的!我就不信他能干得了經理!”然后幾個小伙計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小王來。我聽得出來,他們覺得自己都比小王聰明,而且特別嫉妒小王。
前幾天我去洗車,是小王給洗的,我以為他真的干不了經理又回來洗車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他在新地方干得非常好,深得老板賞識。老板叫他過來,是想跟他商量把另一家洗車店也交給他管理。和老板談完話,小王沒有一點張揚,見洗車的排著隊,他又動起了手幫起忙來。
小王沉默寡言,認真工作,從不計較個人錢拿的多少、活干的多少。因為小王心里明白,在城市找一份工作不容易,盡管他付出得不少、掙得不多,但這點錢就能讓老家的弟弟妹妹上學。如果他不好好干活,不珍惜現有的工作,這山看著那山高,就可能掙不到錢,弟弟妹妹上學就可能出現問題。因為小王有顆對弟妹、對家庭的責任心,所以就會兢兢業業地干好工作。他寧可比別人多干些活,也不希望失去這份工作,失去弟妹及家庭的希望。正是這份難得的責任心,得到了老板的認可和重用。如果小王心浮氣躁,不是嫌洗車活臟就是嫌錢掙得少,就不可能有后來的發展。
這是一個普通洗車工的故事,他的身上沒有什么顯赫的業績,沒有《把信送給加西亞》里羅文的驚人事跡,但是,他對待工作的態度卻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在我們身邊,有的人整天為找不到工作著急,牢騷滿腹,臟的累的活不愿干,別的工作又干不了。有的則在已有的崗位上不安分,眼高手低,這山看著那山高,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總認為自己命不好,但事實上真本事卻沒有多少。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誰都希望干的活輕松點兒,掙的錢多一點兒,生活得好一點兒,這無可非議。但是,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如果盲目攀比,差一點的工作不干,好的工作又不會干,或者不珍惜已有的崗位,好高騖遠,就很難得到發展。而且還會失去現有的崗位。競爭不相信眼淚,也不需要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高談闊論。只有珍惜崗位,用智慧和辛勤的勞動證明自己的才干,工作才能相對穩定,事業才能有所發展。這樣,你離自己的期望值就會越來越近了。
案例
一位在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工作了多年的人突然下崗了,于是這人索性買斷了國有企業的職工身份“下?!?。在送他“下?!钡木蹠?,朋友們流著淚誠摯地說:“珍惜工作!”
這個場面之所以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因為那個買斷國有企業職工身份“下海”的人,而是朋友們用淚水洗刷的那四個字——“珍惜工作!”這個“下海”的人后來發展如何我不再關心了,只是希望他能夠更好地懂得珍惜。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份工作,這是現實情況;不是每一個擁有工作的人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這也是現實情況;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是需要吃飯的,這也是現實情況。第三種現實情況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如果你要做一個社會人;第一種現實情況更多是曾經在工作上敷衍了事的人必須面對的;如果你不再想頻繁地換工作——辛苦地找,第二種現實情況是即將被工作拋棄的人必須面對的。如果你想擁有自己的那份工作,你如何面對自己的現實情況呢?這全在于你的選擇。
案例
有一個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年輕人,他不想工作,甚至有些討厭工作,但他卻想過一種衣食無憂的生活。
于是,這個年輕人非常虔誠地乞求上帝:“我不喜歡工作,但我想過舒服的日子,有好衣服穿,有好飯菜吃,有好房子住,希望主能賜給我這一切?!鄙系壅f:“好?。∥規闳ヒ粋€地方,那里有吃有穿,而且還不用工作!”年輕人聽后,非常高興地說:“好??!我非常愿意去,我現在就要去!”上帝說:“可憐的孩子,你現在就去吧!你閉上自己的眼睛?!?
一眨眼的工夫,這個年輕人來到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里。他看到許多和自己一樣的年輕人很舒適地躺在各自的床上。這些人對他的到來沒有任何歡迎的表示,他們只是目光呆滯地看了看他,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
但無論如何,這個年輕人還是非常高興。接下來,他就過著自己所期望的那種生活——每天除了吃很多豐盛的飯菜,就是睡覺。
剛開始幾天,這個年輕人異常激動與興奮。慢慢地,他對這種生活失去了任何興趣。
在100天的時候,這個年輕人已經無法再忍受這種悠閑的生活。他想起了自己以前工作時候的快樂,他想起了自己以前的工作給他帶來的滿足。他越想過去的那種快樂,對自己目前的生活越無法忍受。終于,他無法忍受了,很生氣地對上帝說:“過這種生活,還不如下地獄!”
上帝很慈祥地說:“可憐的孩子,這里就是地獄呀,你還以為是天堂嗎?”年輕人聽了之后異常痛苦,后悔自己當時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看了上面的故事會一笑了之,但很多珍惜自己工作的人卻把它牢記于心。你看了上面的故事有什么感想?你珍惜你的工作了嗎?
我們必須明白,每個人都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求著你去干。不要認為是工作需要你去干,你不去工作,照樣有人會去做;但是,如果你沒有一份工作,你就沒有生存的根本。所以我們必須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我們每個人應該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工作。
珍惜工作,就是對工作沒有任何一點馬虎;珍惜工作,就是對工作沒有任何一絲抱怨。只有懂得珍惜工作的人,才不會被工作拋棄;只有懂得珍惜工作,我們才會從內心里自發地去努力工作;只有珍惜工作,我們才會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到最好。
不是工作追求你,而是你追求工作
富蘭克林說過:“不是工作追求你,而是你追求工作?!边@是一個主動與被動的邏輯,主要意思是你要采取主動的姿態去追求工作,而不是等工作來追求你。簡單說就是你需要工作,你離不開工作,但是工作并不只是需要你一個人來做的,很多人都可以做,所以你要主動地去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工作。
在博弈論經濟學中,“智豬博弈”是著名的納什均衡的例子。假設豬圈里有一頭大豬和一頭小豬,兩頭豬在同一個食槽里進食,并且這兩頭豬都是極具智慧的“智豬”。豬圈兩頭距離很遠,一頭安裝了踏板,另一頭是飼料的出口和食槽。踩一下,就會有相當于10個單位的飼料進槽,但是踩踏板和跑到食槽處所消耗的能量相當于兩個單位的飼料。
兩頭豬都有兩個選擇:自己踩踏板或等待另一頭豬去踩踏板。
假如大豬先去踩踏板,它將比小豬后到食槽,除去大豬運動消耗,雙方純得益比大豬/小豬為6:4,若大豬選擇等待,其得益為0;假如小豬先踩踏板,它將比大豬后到食槽,吃到的飼料少,除去運動消耗,雙方純得益比大豬/小豬為9:(-1),若小豬選擇等待,其得益為0;假如兩頭豬同時踩踏板,雙方純得益比大豬/小豬為5:1;假如兩頭豬都選擇等待,雙方吃不到飼料,雙方得益都為0。
在這個博弈中,小豬是具有選擇優勢的,無論大豬是選擇行動還是等待,小豬的最優選擇都是等待——行動只會讓它白白消耗能量。而大豬則不同,對它來說,選擇行動優于等待。因此,最佳的方案是大豬行動,小豬等待。
其實員工與企業之間也是一個“智豬博弈”的過程,不過在這里,企業是“小豬”,具有選擇優勢,而員工是“大豬”,必須不停奔波。
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為什么企業是“小豬”,員工是“大豬”。
在員工與企業的博弈中,員工有兩種選擇,努力工作和敷衍工作。如果員工努力工作,那么企業和自己都受益;如果敷衍工作,給多少錢干多少活,久而久之,不是你選擇辭職,就是企業對你不滿意而辭退你。你的收益自然大受損失。就如博弈中的“大豬”,只有行動才有收益,不行動則不受益,甚至受損。
企業也有兩種選擇,要么主動激勵員工——這樣風險很大,收益為負數,因此,很少有企業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要么選擇等待,等待員工行動,如果單個員工不主動積極工作,企業也能維持基本的運轉,收益并不受損,即使員工辭職,也是立刻有人來補充這個崗位,對收益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企業具有選擇等待的優勢,相當于博弈中的“小豬”。
因此,在企業與員工的博弈中,員工是大豬,企業是小豬,企業占據著主動優勢。所以一個聰明的員工應該選擇在工作中多付出,為工作付出越多,得到的利益也越多。否則,受傷的是員工自己。
案例
趙慶在一家民營企業工作近一年了,這家企業很小,只有他一名會計。
趙慶認為自己是企業的“財政大臣”,掌握著財政大權,又認為自己所學的財務知識沒有完全利用,是大材小用,是企業虧欠了自己。他對工作總表現出不積極的態度,每天對前來報銷、送報表的同事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他心想:“反正企業里就我懂這方面的知識,老板也有求于我,沒有我,誰也領不到工資,誰也拿我沒辦法?!本瓦@樣,他把這個月應該報銷的單子拖到下個月。應該每月8日發工資,他硬是到10日才清算完。
一位和趙慶很要好的同事勸他:“現在大家都對你頗有微詞,你要注意一點,要不會被辭退的?!?
趙慶對于同事的勸告根本不當一回事:“沒事,就我一個會計,要是離了我,企業的運營就得出現問題。再說了,我自己的專業知識沒有得到充分應用,我還感覺委屈呢?!?
有人把這些事向老板反映了。老板對趙慶的行為早有耳聞,只是礙于大局,暫時沒有表露自己的看法。但后來老板無法忍受,把趙慶辭退了。趙慶在一年之內接連換了兩家企業,事業毫無起色。后來,他從以前的同事處得知,原來的企業在他離開后新聘用的會計,由于工作態度積極,而且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作了很多改革,經常得到老板的贊揚。目前企業正準備擴大規模,會計即將要做企業的投資經理人。聽到這里,趙慶追悔莫及,如果他當初對工作認真主動一點,現在坐在投資經理人位置上的就是他了。趙慶掌握著企業財政大權,就自認為企業有求于他,本以為到手的是一個鐵飯碗,怎么摔都不會碎,沒有想到只是輕輕地碰了一下,這飯碗就碎了。替代他的會計,不僅工作態度好,而且工作能力強。在趙慶與企業的博弈中,趙慶是“大豬”,而且是失敗的“大豬”。
在職場上,不僅趙慶如此,所有的員工都一樣。不是企業離開員工無法運轉,而是員工離開企業沒法生存。每位員工應該對工作上心,在工作中求進,正如那位新會計一樣,做到與企業雙贏,才是老板與員工共同期待的美好結果。
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曾對工作作過這樣的注解:“工作是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得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個舞臺上得到展示……”
抱怨不如珍惜,工作就要解決問題
工作是什么?或許你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也未必明白。除了周末和節假日,我們每天都要去工作。工作中,我們會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然而你是否思考過,做這些事情又是為了什么?
也許你已經掌握了不少工作技能,也許你對“如何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去思考,當然你也聽慣了各種陳詞濫調:“要努力!”“要負責任!”“要有奉獻精神!”“要學會創新!”但要想真正成為一名職場上的成功人士,第一步要搞清楚的,還是這個看似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工作是什么?”
可能多數人會回答:“工作不就是養家糊口嗎?”每天踩著時間的尾巴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在茫然中又去上班、下班,等待上司安排新任務。如果指令明確,條件具備,就像機器一樣去執行。不時地,還允許自己偷點兒小懶,反正能保住飯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