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產融合:數字技術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 劉丁蓉 文丹楓
- 982字
- 2025-04-24 17:46:46
04 加快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
隨著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應建立完善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切實提高數字經濟治理能力,而這需要參照數字經濟的特點、發展規律及發展趨勢。形成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現,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起到規范和引導作用。
數字經濟涉及線上和線下兩個領域的融合,需要用到海量的數據,同時,與數字經濟有關的創新創業活動正處于蓬勃發展狀態,市場結構比較復雜。上述種種因素決定了數字經濟的治理是一項全新且具有較大挑戰性的任務,因此不能簡單套用傳統的經濟治理方式。可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來提升數字經濟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1)加快推進治理體系的數字化建設
運用數字化手段,建立聯動監管系統,這一系統由多種體系和機制組成,分別履行監測預警、信息披露、大數據征集、社會評價、數據共享等職能。基于大數據平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管體系,在每個環節、每個階段、每個模塊實施有效監管和治理。此外,依托數字技術構建大數據分析系統,建設國家級統一信息服務數據庫,實時了解和掌握數字經濟的發展狀況,形成更加完善的數字經濟治理模型,實現更加精確、方向性更強的數字經濟治理工作。
(2)持續強化治理體系的法治化建設
數據這一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化對數字經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數據價值化中的環節會產生新情況和新問題,為此應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應將網絡空間納入社會治理的覆蓋范圍,堅持法治理念,清除網絡空間中不和諧、不健康的內容,建設清朗的、積極向上的網絡空間。此外,應注重保護與數字經濟相關的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證數字經濟的合法成果不受侵害,從法治層面為數字經濟的發展筑起牢固保障。
(3)著力構建協同共治的多元化治理體系
多元化治理體系的參與主體包括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平臺企業等,各參與主體應明確并履行自身的職責和義務。
政府部門既要履行好監管職責,也要盡可能多地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因此,要確立適當的監管范圍,保證政策取得良好效果;行業協會應制定明確的行業標準,以對平臺企業的行為起到規范作用;媒體和社會各界要積極履行輿論監督職責,從社會輿論上對企業形成有效約束,讓企業意識到失信和違法將付出重大代價,督促企業誠實合法經營。此外,數字經濟治理將著力打造數字政府,發揮政府在治理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形成新的公共服務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