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就是我周銳人生中,第一次開爐煉藥的“成品”?
他低頭看著爐底那團黑乎乎的膏狀物,顏色怪異,氣味發苦,形態也說不上來,總之和“成功”二字八竿子打不著。
看得久了,竟有些想笑,又笑不出來,只剩滿心挫敗。
說是丹藥,倒不如說……是一鍋徹底煮糊、還亂加佐料的黑芝麻糊,更貼切。
雖然心里壓根不敢把這東西叫“藥”。
但好歹是他拼了整夜心血和一堆貴重藥材弄出來的。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最后的底牌,那枚從未讓他失望的【識物】銘文!
他深吸一口氣,穩了穩神,從爐邊拿起一根干凈的竹片,小心刮下一小塊還帶余溫的黑膏,放到指尖。
隨后閉上眼,心念一動,默默催發眉心識海中的【識物】之力。
霎時間,一行行只有他能看到的細密金色小字,如水般在眼底緩緩浮現:
【名稱:紫金化瘀膏(凡品·初煉·殘缺)】
【品階:凡品下階。勉強成膏,品質殘缺。】
【功效:內服為主,亦可外敷。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消腫生肌,續斷療傷。】
周銳把這些說明反復看了幾遍,神色慢慢從懊惱變得驚訝,最后竟帶上了一絲哭笑不得的復雜神情。
紫金化瘀膏?不是鍛脈通元丸,居然……煉出了個全新的東西?
但這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正是我這種整天練功打斗、傷上加傷的修煉者最需要的。
比普通藥效還強三成?這不是廢丹,反倒是意外之喜了!
他忽然想起,前些天在百草堂回春坊里,見那伙計把一鍋黑乎乎的膏藥夾在兩塊滿是圓形凹槽的木板中,一搓一揉,就變成了顆顆勻稱的小藥丸,動作利落,毫不費力。
周銳想著,既然這【紫金化瘀膏】是內服為主,總不能讓人直接摳著吃吧?太惡心,也太掉價。
他便從廚房翻出兩塊搟面用的老木板,勉強夠平整,照著記憶中那套法子,把爐里的藥膏一鏟刮出,夾在板間反復搓壓。
藥膏已有些凝固,手感微粘卻不算難操作。
他先將其揉平,再切成小塊,一顆顆團成龍眼核大小的黑色藥丸。
等這些藥丸在院中通風處晾干、表面結出薄殼后,模樣倒也像模像樣.
雖不及市面上那些封蠟的丹藥光滑精致,但顏色沉黑,藥香濃烈,倒有幾分“野路子精品”的氣勢。
看著眼前這幾十顆黑乎乎、味道古怪的“紫金化瘀丸”——這是他剛給起的新名字——周銳心里又期待又忐忑。
他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挑了顆最圓最順眼的,閉眼,心一橫,仰頭吞了下去。
入口先是又苦又辣,像吞了把生姜加膽汁,接著卻忽然轉為一股淡淡的甘甜,帶著一絲溫熱,一路順喉而下,落進丹田。
緊接著,那股熱流仿佛瞬間炸開,從氣海中騰起,迅速沿著經絡滲透四肢百骸,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暖泉灌體。
他清楚地感受到,那些因連日苦練和昨夜“試煉”積壓下的酸痛、疲憊、隱傷,正在一點點被沖散、化解。
肌肉放松了,骨節輕了,連五臟六腑的刺痛感也悄然退去,就像冬雪被春陽融化。
一股久違的輕松與活力,從體內悄然升起。
有效。竟然真的有用——而且比他預想中還猛上幾倍。
周銳心頭一震。明明只是顆下品丹,竟能有這等療效?
那中品、上品,甚至傳說中的極品靈丹……又該有多可怕?
不過,驚喜之余,疑惑也浮了上來。
他分明是按那張八卦門的古方煉制的,專門輔助練筋之用。
可成品卻完全不是那個方向的藥,反倒成了眼下這顆“紫金化瘀丸”。功效也完全走了另一條路。
問題出在哪兒?
是因為缺了虎骨和鹿角等“君藥”?
還是自己在火候、輔料配比上,出現了某些微妙偏差?還是兩者都有?
他回憶起識物銘文當初的評價——材質純度不夠、控溫有誤、甚至有炸爐風險。
再結合自己對藥性變化的粗淺理解,他隱隱覺得,這藥變得這么徹底,絕非偶然。
或許,是輔藥的年份、產地出了細小差別。
或許是添加順序和熔煉時機掌握得不到位。
甚至是他親手打造的那口三足丹爐,本身材質不均、聚火不足,連爐內氣壓都可能波動異常。
每一個看似微小的環節,都可能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他忽然想起前世讀過的一例。
生蜂蜜清熱,熟蜜卻能補中益氣。火候一變,藥性便完全不同。
看來,煉藥這事,說到底就是與變化打交道。看似細節,其實關乎成敗。
想明白關鍵所在后,周銳并沒有沾沾自喜。
他很清楚,第一次的成功多半是運氣好。真要掌握煉藥之道,就得反復試煉,不怕失敗。
他稍作休息,待體內藥力平復、狀態恢復,便再次上爐。
這一次,他依舊按照那張“鍛脈通元丸”的方子來配比藥材、控制火候,只是所有細節都比第一次更穩、更準、更流暢。
不到半日,一爐藥膏出爐。
爐蓋一揭,藥香撲鼻。
爐底的成品,仍是那熟悉的黑紫色藥膏,氣味、質感與第一爐幾乎一模一樣。
識物銘文所顯示的品階和功效也無變化——還是【紫金化瘀膏】。
連續兩次,結果一致。
看來問題并不在火候或操作流程。
他沉默了片刻,很快便釋然。
既然這藥效確實出色,還能穩定煉出,那就夠了。
哪怕不是“鍛脈通元丸”,這【紫金化瘀膏】也遠勝市面上的金瘡藥,若拿去售賣,絕對有市場。
至于其中藥性為何會偏離原方,為何凝不成丹,那些更深的丹道奧秘——以后再說。
等他修為更高、見識更廣,自然會有機會搞明白。
眼下,還是先處理這藥膏的銷路問題才是正事。
藥膏已能穩定煉出,藥效也確實驚人。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藥怎么賣?
藥效太好,來路卻說不清。
貿然出手,只怕惹出麻煩。他必須找一個既能安全脫手,又能換回實打實銀子的法子。
他很快想到了賈文在。
若讓他知道,自己這位“合作伙伴”,除了能鍛神兵,還能煉出這種藥效奇絕的秘藥——以賈老板的眼光,絕不會輕易放過。
他多半會將這【紫金化瘀膏】包裝成“神丹仙藥”,賣給那些缺療傷靈藥的江湖中人、軍中將領,甚至官府重臣。
只要推銷得當,這膏藥的價值,遠比市面上那些丹藥更有前景。
說不定,他還能借此機會,把“周記”這個名字,帶入那些尋常人根本接觸不到的圈子里去——真正的權力中樞,財富頂層。
但這個念頭,只在他腦海里一閃,便被他強行壓下了。
冷汗從后背冒了出來,心中警鈴大作。
不行,太危險了,絕不可行。
在那些真正的大人物眼中,我不過是個運氣不錯、有點天賦的年輕鐵匠。
哪怕拜入了八卦門,也不過剛剛踏進門檻。
如今若突然聲稱自己還會煉制這種藥效逆天的靈藥……一旦傳出去,怕是要引來天大的麻煩。
煉丹之術,根本不是尋常人敢碰的領域。
丹師稀少,地位超然,背后牽扯的,全是龐大得難以想象的勢力與利益。
哪怕只是動了他們的蛋糕,也足以招來滅頂之災。
我一個還沒入“練筋”境的鐵匠,若真敢插手其中,不等掙到幾兩銀子,怕是就得被人盯上、除掉、連丹方都保不住。
到那時,周家小小的根基,也必將被連根拔起。
徐慶元那次我差點就栽了。
如今好不容易才借大賽機會,稍微站穩腳跟,怎能再重蹈覆轍?
這煉丹的事,現階段絕不能外泄。
和銘文的秘密一樣,它必須被死死藏在心里,在有足夠的實力之前,誰也不能知道。
想到這,周銳已是一身冷汗,心中再無半點僥幸。
他果斷打消了通過賈老板這條“明路”出售【紫金化瘀膏】的念頭。
這藥確實神效驚人,可若就這么堆在家里,自己和叔父也用不了幾份,放著不用只會白白浪費。
眼下最缺的是修行資源,哪怕只換點銀,也比空耗著強。
唯一的出路,或許還是——那條“暗路”。
那個神出鬼沒、靠消息吃飯、什么都能換點來的黑市老油條——“死魚眼”。
但和那種人打交道,從來不是一件省心的事。
他滑得像泥鰍,黑得比夜還深,能把人賣了還讓你幫他數錢。
風險不小。
周銳沉默片刻,目光慢慢轉向北山義莊的方向,眼中一片深思與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