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萬籟俱寂,唯有那鍵盤的敲擊聲在狹小的書房內格外突兀。陳默雙眼布滿血絲,死死地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招聘頁面,鼠標指針在“申請職位”的按鈕上已然懸停了整整三分鐘。頁面上,“35歲以下優先”這幾個字像是被刻意放大了一般,每一個筆畫都像一根尖銳的細針,直直地扎在他的視網膜上,讓他感到一陣刺痛。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后頸,手心滿是冷汗,在這寂靜的凌晨一點半,他終于心一橫,按下了提交鍵,那一聲鼠標點擊的輕響,在他耳中卻如同驚雷。
接下來的一周,陳默每天都會無數次地刷新郵箱,滿心期待著能看到一封來自心儀公司的面試通知。然而,郵箱里除了那些冰冷的銀行賬單和令人厭煩的廣告郵件外,始終沒有他所盼望的消息。直到周五下午,茶水間里傳來了同事小李那略帶調笑的聲音:“默哥,你投簡歷的事兒被王經理知道了?他剛才在辦公室說技術部可不養閑人,不需要來養老的?!标惸种姓酥鸟R克杯猛地一顫,差點滑落出去,滾燙的熱水灑落在瓷磚地面上,瞬間燙出一片片斑駁的印記,恰似他此刻破碎的心情。
十天后,陳默終于等來了第一個面試機會,是一家初創公司的技術支持崗位。當他走進那座高聳的寫字樓時,前臺的小妹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他遞過去的名片,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陳先生,您比我們 CEO年紀還大呢?!弊哌M會議室,對面坐著一位戴著藍牙耳機的 95后面試官,對方一邊翻看著他的簡歷,一邊問道:“您對容器化部署和 Serverless架構有實際經驗嗎?我們團隊現在全部都是用 Go語言進行開發的?!标惸瑥埩藦堊?,那些在嘴邊打轉了無數次的“我可以學”,最終還是被他咽了回去。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自己抽屜里那本至今還未拆封的 Python教程,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涌上心頭。
日子一天天過去,求職之路愈發艱難。更讓陳默難堪的經歷,發生在人才市場。那天,他在一個標注著“技術主管”的展位前停下了腳步。年輕的 HR只是匆匆掃了一眼他簡歷上的工作年限,便毫不留情地說道:“我們這個崗位需要能扛得住凌晨三點緊急運維的人,您這個年紀,身體熬得住嗎?”就在這時,旁邊的展位突然傳來一聲驚呼:“陳工?您怎么來這兒找工作了?”陳默抬頭一看,竟是三年前從公司離職的下屬,如今對方已經成為了另一家公司的技術經理。兩人在擁擠嘈雜的展位間尷尬對視,最終,對方只是留下了一張輕飄飄的名片,說了句:“有合適的機會我幫您留意?!?
深夜的書房,已然成為了陳默的戰場。臺燈散發著昏黃的光,將他疲憊的身影投射在墻壁上。臺燈下攤開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云計算、微服務等這些對他來說還十分陌生的名詞。手機里,三個招聘 APP的未讀消息不斷閃爍著,像一個個催促的警鐘。然而,每當他試圖集中精力去學習這些新知識時,客廳里岳母那陣陣咳嗽聲,或是小女兒半夜哭醒要找爸爸的動靜,總會如鬼魅般鉆進他的耳朵里,打斷他的思緒。有一次,在進行視頻面試時,女兒雨欣突然推門進來,伸著小手要抱抱。他手忙腳亂地慌忙捂住攝像頭,卻還是瞥見了面試官臉上那一閃而過的不耐神情。
最致命的打擊,來自于無情的簡歷篩選系統。當陳默第 27次收到“您不符合該崗位要求”的自動回復時,他留意到在某家大型企業的招聘流程說明里,明確標注著 40歲以上的候選人會被自動標記為“需特別評估”。他雙眼直直地盯著屏幕上那個刺眼的紅色感嘆號,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上個月部門新招來的應屆生說過的話:“默哥,您居然還在用 Postman做接口測試啊,現在大家都用 Apifox了?!蹦且豢?,他仿佛被重重地擊了一拳,心中滿是挫敗與不甘。
深秋的傍晚,天色漸暗,冷風瑟瑟。陳默獨自一人蹲在小區花園的長椅上,手中夾著一支香煙?;鹦窃诤诎抵忻鳒玳W爍,如同他此刻渺茫的希望。手機在褲兜里突然震動起來,他掏出一看,是妻子林悅發來的消息:“媽說降壓藥快沒了?!彼謾C屏幕,久久沒有回應。遠處,傳來了女兒雨桐放學歸來的笑聲,那笑聲清脆悅耳,書包上的卡通掛件在暮色中歡快地搖晃著,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了 17年前剛入職時,自己別在胸前的那個工牌,也是這般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那時的他,滿懷憧憬與希望。
煙蒂一個接一個地落在腳邊,在地面上燙出一個個焦痕。陳默摸出那本已經有些皺巴巴的筆記本,緩緩翻到記滿面試問題的那一頁。鋼筆尖懸在“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問題上方,遲遲落不下去。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對他而言,卻像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他深知,對于一個凌晨五點就要起床送老人去醫院,白天要在公司處理各種客戶投訴,晚上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功課的中年人來說,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夜風愈發凜冽,卷起滿地的落葉在空中肆意飛舞。遠處,隱隱約約傳來救護車尖銳的鳴笛聲。陳默靜靜地聽著這聲音由遠及近,又逐漸遠去。他的心中清楚,比找不到工作更可怕的,是在每一次投遞簡歷時,都不得不反復地計算和權衡:如果被錄取,通勤時間會不會影響接送孩子上下學?試用期那微薄的薪資,能不能覆蓋每個月沉重的房貸?而這一切現實的顧慮,在那些 25歲年輕人充滿朝氣的簡歷上,永遠都不會出現。在這個競爭激烈、日新月異的社會里,中年人的困境,又有誰能真正體會和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