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背影
6月我去紹興,汽車過杭州,沒有經鬧市區,從西湖背面徑道上錢塘江大橋,湖面僅見到一角,是個背影,仿佛女演員進場,回眸一笑,卻百媚乍生了。世間的美,不必看盡,有時留戀與回憶,卻往往比面對著來得動人。
回來后這幾分鐘的車行卻帶來了無限的遐思,我自信眼未昏花,有選景擇景的能力,也許與我本行有關。車將到臥龍橋,我就開始注意了,果然郭莊(汾陽別墅)到了,雖然粉墻斷垣,正在修理,負責的人是我學生陳樟德,早要我去看一下。這園能得到重視重修,應該感謝《新民晚報》登載我那篇《郭莊橋畔立斜陽》文章,不然可能今天已破毀無遺了。我感到欣慰,所以無論如何要下車去看一下,這是救園人的心愿。
進得園來,陳君不在,我獨行、獨看,人們也不認識我,我只當做一個臨時游客,倒也十分自由。幾年不見已是卸盡殘妝,還我初容,再打扮一下,是絕世佳人了。應該說是西湖私家園林碩果僅存者。我救此園,正如我過去救蘇州網師園一樣,心情是可理解的。將來也可與網師園一樣,名震世界。“不游郭莊,未到西湖。”有那么一天吧?
郭莊有副舊聯,題的是:“紅杏領春風,愿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是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寫得太美了,園景全出,我立在湖邊望蘇堤,又做了不速之客,自己感到太超脫了。游園就該以這樣風度去游。陳君頗能解我意,修舊花園,應該說是復園,要體會當時設計時的意境,還它本來面貌,如今已能依稀看得出來了,等于一張照片在顯影藥水中,漸漸清楚了。
湖畔的素柳,蒙蒙像一層薄簾,斜陽反射了湖光,有淺有暗,蘇堤如玉帶般平臥在近處盡頭,輕盈得柔弱無力,仿佛浮在水上;飄逸的清態,更是一塵不染。南宗山水秀潤之筆,于此得之了。坐久兩忘機,歸途入夢迷,車匆匆去山陰道上了。
暢游固好,小游亦佳,我這種應該說是忙里“偷游”。也許自我感覺中,這次“偷游”郭莊,看了一個西湖背影,卻留下了迷離難忘的幻景,太依戀了。
199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