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史(第三版)
- (英)克里斯·貝克 (泰)帕素·蓬派吉
- 2003字
- 2025-04-28 18:02:40
大事年表
1351年傳奇的阿瑜陀耶王朝建立
1569年阿瑜陀耶城第一次被緬甸攻陷
1767年阿瑜陀耶城第二次陷落
1782年在曼谷建立新王都;拉瑪一世耀發王登基
1822年與英國簽訂第一個貿易條約,約翰·克勞福德負責談判
1851年拉瑪四世蒙固王繼位
1855年簽訂《鮑林條約》
1863年法國將柬埔寨納入保護國
1868年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王繼位
1872年朱拉隆功訪問印度
1874年前宮危機事件;在清邁簽訂《英暹條約》;廢奴法令
1885年布里薩當王子關于預備憲法的請愿書
1890年建立王室財產局
1892年組建內閣議會
1893年法國炮艦威脅曼谷(河口事件);建立內政部
1897年朱拉隆功第一次訪問歐洲
1901年烏汶發生“福德之人”叛亂
1902年帕爆發叛亂;南部土邦叛亂;《僧伽法案》通過
1905年征兵法頒布
1908年孫中山造訪曼谷
1909年《英暹條約》劃定暹羅邊界
1910年拉瑪六世瓦棲拉兀王繼位;曼谷華人罷工
1912年未遂軍事政變
1913年《國籍法》通過;《制姓條例》通過;瓦棲拉兀發表《東方的猶太人》一文
1916年建立朱拉隆功大學
1917年建立暹羅特遣隊,在歐洲為協約國一方作戰;第一份“政治報紙”出版
1920年丹隆親王的《泰緬戰爭史》第一次出版
1923年《新聞法》通過;杜德的《泰族》一書出版
1925年拉瑪七世巴查提勃王繼位
1927年民黨在巴黎建立
1928年古臘·賽巴立的《男子漢》出版;昆威集瑪德拉的《泰國的根基》出版;威集·瓦塔干的《偉人》出版;抵制日貨
1930年胡志明(從1928年開始不時在暹羅組織越南流亡者運動)組建暹羅共產黨
1932年革命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6月24日)
1933年發生波汶拉德叛亂
1934年建立法政大學;披汶成為國防部長與陸軍司令
1935年巴查提勃遜位
1936年威集·瓦塔干的戲劇《素攀之血》首演
1937年第二次抵制日本進口商品
1938年披汶成為總理;泰國大米公司成立
1939年暹羅更名為泰國;一系列國家法案出臺;憲法紀念碑完工
1941年日本軍隊進入泰國;泰國向同盟國宣戰;與法國交戰
1942年披汶的《僧伽法案》通過;泰國共產黨重建
1944年自由泰網絡建立;披汶總理被迫下臺;曼谷銀行建立
1945年社尼·巴莫被從美國召回進行和平談判
1946年比里制定的憲法通過;拉瑪八世阿南塔·瑪希敦去世;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繼位;第一次五一勞動節集會
1947年第一個全國勞工聯盟建立;披汶通過政變重新掌權
1948年哈吉素隆被捕引發南部穆斯林動亂;泰國共產黨接受毛主義戰略
1949年發生大王宮叛亂;比里流亡
1950年披汶壓制和平運動
1951年拉瑪九世返回泰國;寂靜或無線電政變;第一批美國軍事援助抵達
1954年東南亞條約組織(SEATO)建立
1955年披汶的民主插曲
1957年沙立·他那叻通過政變上臺;友誼高速公路竣工
1958年沙立第二次政變并實施高壓政策
1960年泰國軍隊在老撾作戰
1961年空·詹達翁被處決;泰國共產黨在普潘山建立第一個農村根據地
1962年沙立的《僧伽法》通過;《魯斯克—科曼協議》鞏固美泰安全同盟
1963年沙立去世,他儂·吉滴卡宗接任總理;《社會科學評論》創刊
1964年第一次對越南的空襲由泰國起飛
1965年共產主義武裝斗爭打響“第一槍”
1966年集·普米薩在普潘山被槍殺
1967年泰國軍隊在南越作戰;北部山地地區的赫蒙人(苗族)發生叛亂
1968年憲法恢復
1971年他儂針對政府的自我政變,并廢除憲法;鄉村巡邏隊建立
1972年學生舉行抗議反對日貨,并訴求恢復憲法
1973年學生運動推翻了他儂統治(十月十四日事件)
1974年泰國農民協會(PFT)成立;都喜天闕酒店工人罷工
1975年由克立·巴莫和社尼·巴莫領導的民選政府;納瓦蓬與紅色野牛組織成立;美軍開始離開
1976年發生法政大學屠殺與軍事政變(十月六日)
1979年恢復選舉和議會
1980年炳·廷素拉暖出任總理;開始實施結束叛亂的政治政策
1981年發生失敗的愚人節政變
1984年泰銖貶值
1985年政變未遂;占隆·西芒當選曼谷市長
1986年尼提·尤希翁關于達信王的著作出版
1987年泰國共產黨的余黨被捕;素集·翁帖的《華老混合》出版
1988年差猜·春哈旺當選為1976年后第一位民選總理;南宗大壩計劃取消
1991年國家和平維持委員會(NPKC)發動政變;阿南·班雅拉春出任總理
1992年國家和平維持委員會與素金達·甲巴允總理被“黑色五月”的街頭民主運動推翻;抗議森林清理計劃的森林砍伐;普蓬·端詹去世;川·立派出任總理
1994年泰國文化推廣年;普密蓬國王推行自足農業計劃;巴蒙大壩竣工
1995年建立制憲會議;窮人議會建立
1996年班漢·西巴阿差在國會不信任案辯論后被趕下臺
1997年窮人議會發動99天抗議;“人民憲法”通過;金融危機爆發
1998年他信·西那瓦建立泰愛泰黨
2001年他信·西那瓦成為泰國總理
2003年“緝毒戰爭”導致超過2500多人死亡
2004年泰南地區戰火重燃,包括那拉提瓦軍械庫遇襲、克魯瑟清真寺事件和德拜縣事件
2006年他信政府被軍事政變推翻
2007年新憲法經過全民公投后被接受;11月選舉由人民力量黨領導聯合組閣,由沙馬·順達衛出任總理
2008年在黃衫軍示威封閉曼谷機場后,人民力量黨政府被法院解散;民主黨的阿披實·威察集瓦成為總理
2009年在泰國新年之際,大規模軍事行動清場紅衫軍示威活動
2010年大規模的紅衫軍示威活動于2010年5月結束,造成了約上百人死亡
2011年為泰黨在7月大選中獲得絕對多數;英拉·西那瓦成為泰國首位女性總理
2013年在大規模的城市抗議活動之后,意欲允許他信回國的特赦法案未能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