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穆儒丐

穆儒丐(1885—1961),生于北京西郊香山健銳營,滿族正藍旗人,祖籍吉林省。原名穆都哩,后更名穆篤哩,亦作穆都里、穆篤里。自號辰公,又號六田(居士)。發(fā)文時亦署穆辰公、穆六田。別字儒丐。

1905年,考取官費留學(xué)生,入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附設(shè)師范部史地科。1907年,留日學(xué)生恒鈞、烏澤聲、裕端等創(chuàng)辦《大同報》,穆儒丐為主要撰稿人。該報提倡君主立憲,宣揚滿漢平等,同革命派展開論戰(zhàn)。穆儒丐發(fā)表《世界列國現(xiàn)今之狀勢》《蒙回藏與國會問題》等文。1908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專門部政治經(jīng)濟科,講習(xí)3年。1911年春從日本畢業(yè)回國。初任禁衛(wèi)軍書記長。清政府覆滅,仕途被阻,遂離開軍隊,從事新聞和教育工作。1912年,到烏澤聲生主持的安福系言論機關(guān)報《國華報》做社會新聞編輯,后改做小說編輯。北京期間,曾供職于多家報紙。

1915年,其長篇章回體紀(jì)實小說《梅蘭芳》連載于《國華報》,至第七回停載。該小說促使報紙銷量劇增,因紀(jì)實之風(fēng),對現(xiàn)實人物的影射,對梨園私寓等舊俗的反映,得罪了“捧梅”派的權(quán)貴馮耿光,小說被勒令停刊,穆儒丐被迫于翌年春赴遼寧沈陽教書。1917年冬,經(jīng)日本人野滿先生和北京《順天時報》日本編輯辻聽花(本名辻武雄)介紹,出任《盛京時報》小說編輯。

1918年,出任《盛京時報》副刊《神皋雜俎》主編和主筆。從1918年至1944年,在《盛京時報》發(fā)表《女優(yōu)》《梅蘭芳》[1]《毒蛇罇》《香粉夜叉》《海外掘金記》《落溷記》《笑里啼痕錄》《同命鴛鴦》《徐生自傳》《北京》《財色婚姻》《栗子》《福昭創(chuàng)業(yè)記》《琵琶記》《如夢令》《玄奘法師》等多部中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有《咬舌》《五色旗下的死人》《電燈》《難女的經(jīng)歷》《市政》《奇案》《道路與人心》《宜春里》《戰(zhàn)爭之背景》《鋤與槍》《豬八戒上任》《他是個文學(xué)家》《遺囑》《悲劇的開幕》《四皓》《一個紳士》《財政次長的兄弟》《春節(jié)的報告》《離婚》《一個生了子底妾》《捕鷹》《淘氣歪毛識字記》等,還有童話《牛》《牛與虎》、戲劇《公理之失敗》《馬保羅將軍》《兩個講公理的》,以及大量散文、戲評、譯作、詩歌。1942年1—8月,長篇小說《新婚別》連載于《麒麟》第1卷第8期“新年特大號”至第2卷第8期。

其他主要活動:1925年,與淮陰(安懷音)等展開激烈論戰(zhàn)。1929年5月,宋慶齡受南京國民政府之邀回國參加孫中山先生遺體安葬典禮,路經(jīng)沈陽,穆儒丐作為新聞記者代表團訪問發(fā)言者采訪了宋慶齡。1931年,受政治局勢影響,穆儒丐被迫出走,約在六七月間由沈陽返回北平,在北平市政府做秘書。1932年3月,與林質(zhì)生、卓博公創(chuàng)辦《北平新報》。1933年6月許,重回沈陽。

1945年,返回北平,從事秘書、教師、報紙編輯等職業(yè),號稱半畝老人。1953年,經(jīng)張伯駒、蔣光鼐、葉恭綽等向葉劍英舉薦,成為北京文史研究館一名普通館員。此間更名寧裕之。晚年不問世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时尚| 鲜城| 永宁县| 忻州市| 杭州市| 望城县| 廉江市| 西昌市| 休宁县| 赣榆县| 呈贡县| 曲阜市| 内丘县| 和平县| 锡林浩特市| 高邮市| 怀化市| 靖安县| 县级市| 南宫市| 尉氏县| 娄底市| 阿克苏市| 甘洛县| 江口县| 永兴县| 怀远县| 淳安县| 台南县| 晋城| 奉化市| 山阴县| 方山县| 铁岭市| 大庆市| 兴国县| 五指山市| 汉中市| 内乡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