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與日本動漫文化傳播
- 方亭
- 1042字
- 2025-04-28 12:23:26
第一章 日本漫畫溯源
日本文部省鄭重指出,漫畫是日本的傳統表達形式之一。漫畫應包括單幅卡通、政治諷刺畫、四格報紙連環畫、故事漫畫、劇畫、多格連環畫和圖畫小說。漫畫也即連環畫,在日本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如果沒有西方卡通畫、諷刺畫和報刊連環畫對日本文化傳統的強烈沖擊和瓦解,也不會誕生現代日本漫畫。
日本學界對日本漫畫的起源有諸多不同的解讀方式,長谷邦夫(Hase Kunio)認為日本動漫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2世紀中期的《鳥獸人物戲畫》。在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藝術流行之前,日本畫師創作繪卷來講述故事,最初是純繪畫,后輔以簡單的文字,主題先以宗教故事為主,后加入文學經典、歷史典故。在繪卷被廣泛接受的背景下,被稱為“日本漫畫之祖”的《鳥獸人物戲畫》得以產生。創作于日本平安至鐮倉時代的《鳥獸人物戲畫》是用擬人的方式刻畫動物的形態舉止,用以映射人類社會,貓的教化、狐貍的自滿無一不是栩栩如生。之所以給予這部作品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其繪畫方式和主題影響了后世的許多日本漫畫。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制作過名為《鳥獸戲畫·相遇篇》的廣告短片;住田崇(Takashi Sumita)執導的電視動畫《戰國鳥獸戲畫》大受歡迎,還有任天堂塔防游戲《超獸戲畫大戰》,甚至連手塚治蟲(Osamu Tezuka)也高度贊譽《鳥獸人物戲畫》之中繪畫的精妙之處?!而B獸人物戲畫》中的白描手法在動畫片《火影忍者》中作為坐井的獨有忍術“超獸偽畫”反復出現,曾召喚出鷹、蛇、鳥、龍、鼠、貓等忍獸,正是現代作品對前輩對時間與空間精妙安排的繪畫手法的致敬。日本漫畫史研究家清水勛(Laso Shimizu)則認為日本漫畫始于17世紀的“鳥羽繪”,是由鳥羽僧正創立的繪畫學派,在江戶時期以木版畫為主,后中國的印刷術傳入,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以諷喻世間百態為主的休閑讀物。木刻版畫之所以被視為日本漫畫的起源,是因為木刻版畫對生活中轉瞬即逝的喜怒哀樂都若有所思,這與翻閱漫畫時,所捕捉到的剎那間的心靈感悟是相通的,即物哀情緒。直至1814年,版畫家葛飾北齋(Katasushida Hokusai)發明“漫畫”一詞。
雖然對日本漫畫的起源還存在一些不同界定,但日本研究者認為日本近代漫畫在明治、大正時期受到歐洲漫畫長于時政新聞諷刺主題的影響,而日本現代漫畫則根源于二戰后,當日本的經濟開始復蘇時,文化同樣開始生根發芽。那時候美國民眾習慣在報紙上閱讀“每日一則”,歐洲漫畫家則大量借用電影中的超現實手法、移位攝像機以及快速剪輯的方式來創新漫畫。日本的傳統漫畫是一些輕松愉快、無拘無束、夸張諷刺的隨意作品。真正使日本漫畫擺脫低幼無聊的“兒童讀物”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就是手塚治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