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言
- 文學救贖:羅蒂的新實用主義文學理論研究
- 馬莉
- 1429字
- 2025-04-24 14:20:15
誠如耶魯大學弗萊教授2017年在《文學理論》公開課上所言:“新實用主義在學術界的文學思考中越來越有影響力。”[2]德國布萊梅大學研究者舒倫伯格[3]的新實用主義名單上,羅蒂、戴維森、普特南、伯恩斯坦、卡維爾、費什等哲學、文學巨擘的名字赫然在列。雖然為他們找到一個共同的實用主義綱領實難實現,但是對實用主義文學的探索必是一件極有意義的趣事。
羅蒂在美國哲學界是一位久負盛名卻又極富爭議的學者。他曾經在分析哲學的大本營——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哲學教授21年,1982年改任弗吉尼亞大學人文科學教授,16年后就任斯坦福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若以1982年為分界線,羅蒂的哲學之路前一階段可謂平坦而順利,在美國分析哲學界聲名顯赫。此后,羅蒂背棄分析哲學而轉向后哲學文化,最終走向文學和文學文化,被譽為“在哲學與文學之間用功最為卓著、最受人尊敬的評論家之一”[4]。雖然學術生涯的后一階段羅蒂在哲學界屢遭質疑,地位尷尬,但是卻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讀者群,受到文學界人士的青睞,在文學研究領域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
作為鮑曼心目中“我們時代所擁有的最偉大的哲學家”[5],羅蒂由實用主義哲學研究轉而推崇文學,這一轉折本身凸顯了文學在新實用主義哲學領軍人物羅蒂思想中的顯著地位。用羅蒂的話來講,自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知識分子的進步經歷了宗教救贖和哲學救贖階段,當下正處于一個文學救贖的時期。[6]對羅蒂文學主張、觀點及其哲學意涵深挖細思,用新實用主義的方式審視文學學科,將有助于拓展研究文學乃至世界的全新視角,豐富學界對文學內涵、意義、審美與倫理價值等的研究,助力拓寬當代西方前沿文學理論研究視域。
本書以新實用主義哲學家羅蒂的文學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管窺新實用主義理論家的文學品貌,內容涉及對羅蒂文學思想的哲學溯源,羅蒂對文學本質問題、文本的闡釋與意義、文學的功能與價值等問題的考量。羅蒂的文學思想有深厚的哲學根基,與其哲學、科學、政治、倫理學思想盤亙交錯、互為影響,構成一張整體的新實用主義知識之網,因此本書寫作過程中,采取羅蒂實用主義哲學脈絡與文學脈絡并行的方法。其中,第一章追溯新實用主義文學的緣起,溯源至英美分析哲學、歐陸哲學、美國古典實用主義哲學與浪漫主義傳統。第二章探討新實用主義文學的底基,從羅蒂對傳統哲學的改造、對科學文化的重塑入手,論證羅蒂文學觀的哲學底色。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研究羅蒂如何進一步唱衰人類文化中曾占主導地位的哲學文化和科學文化,鋪就文學文化的興起之路。第四章論述羅蒂獨特的新實用主義文學文化觀。第五章探討新實用主義視域中的文學本質問題。第六章從私人與公共兩個層面分析羅蒂對文學的個人教化、社會團結倫理功能的論斷。第七章論證文本闡釋即使用的新實用主義文本闡釋觀。
由于羅蒂曾鄭重呼吁“放棄理論,轉向敘述”,將羅蒂有關文學的零思散見整理為“理論”,嘗試構建新實用主義文學理論體系的做法似乎有悖于其本人拒絕體系性論述的本意。然而卡勒發現,羅蒂曾描述歌德、麥考利、卡萊爾和愛默生的時代出現的一種新類型的著作,它們既不是評價文學作品的相對短長,也不是思想史、倫理哲學或者關于社會的預言,而是所有這些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的類型。按照卡勒的說法,要給這種包羅萬象的類型取個名字,最簡便的就是“理論”這個詞。[7]如此看來,羅蒂對文學展開的跨學科、多維度思考,不失為一種新實用主義的文學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要義是彰揚文學及其激發的想象力,信仰文學開啟的多元、對話、寬容、同情,相信文學救贖的力量終將促進人類的道德進步與社會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