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高麗朝散文與中國文化的關聯

高麗朝(918—1392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了鞏固統治,高麗王朝積極向中國學習,漢文化得到了空前普及。徐居正《東人詩話》指出:“高麗光顯以后,文士輩出,詞賦四六秾纖富麗,非后人所及。”[1]高麗時期代表作家主要有金富軾、林椿、鄭知常、李仁老、李奎報、李齊賢、李穡、鄭夢周等人,此時期的文學作品散佚嚴重,現有文集傳世的大約有30種,包括李仁老《破閑集》、林椿《西河集》、李奎報《東國李相國集》、崔滋《補閑集》、李齊賢《櫟翁稗說》、李穡《牧隱集》、鄭夢周《圃隱集》等,共存詩2萬余首、文4000多篇。

高麗時期是朝鮮文學史上各種文體確立的時期,漢文詩歌是眾多文體中最受重視的,取得了突出的藝術成就。除詩歌外,“散文也是古文、駢文、賦、應用文等凡中國散文文體無所不有,而且技巧嫻熟,水平很高,小品文的成就尤其令人矚目。《三國史記》確立了史書的體式,在此基礎上專門的傳記文學也興盛起來”[2]。本章選取金富軾、林椿、李奎報、李穡等的散文作為論述對象,探討其與中國文化的關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延津县| 肇州县| 剑川县| 肃南| 涡阳县| 平定县| 靖江市| 明光市| 通海县| 凤庆县| 洛阳市| 资兴市| 绍兴县| 靖边县| 丰镇市| 迁安市| 盐边县| 富源县| 清水河县| 兴文县| 和林格尔县| 阿拉善盟| 客服| 乃东县| 水城县| 射洪县| 三原县| 广水市| 台东县| 讷河市| 荥经县| 原平市| 板桥市| 彰武县| 织金县| 天峻县| 临泽县| 五原县| 沈阳市|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