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家長為什么總夸“別人家的孩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流行著這樣一個概念:別人家的孩子。這孩子仿佛是十全十美的,學習好,有才藝,讓家里省心,總之樣樣都比自己家的孩子好。我家里老一輩人也總在我面前夸獎別人家的孩子,“你看人家孩子都上央視了,這京劇唱得多好!”“你看人家孩子,比你家孩子小好幾歲呢,陸游、杜甫的詩都背得滾瓜爛熟!”……

先不說我的孩子聽了壓力大不大,我聽了壓力都很大,好像我的基因不好似的。

這就出現問題了,家長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這背后的心理動機是什么?我們怎樣來化解這種壓力?或者這樣的做法本身是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體現了硬幣的兩面性?

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話題。

父母為什么總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嘴邊?

一種可能性是,父母真的不太喜歡自己的孩子,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好。

第二種可能性比較常見,有些父母嘴上說別人家的孩子多么好,心里未必真是這么想的,而是一種激將法。他們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也不錯,卻不會時常夸獎,怕孩子驕傲,所以才會這樣說。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聽上去好像還不算糟,爸爸媽媽至少還是愛孩子的。但是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就要仔細討論了。

下面就第一種情況來分析一下父母的思維方式。這種分析是為了給孩子一種解壓方法。作為孩子,如果你知道父母是怎么想的,你心里的壓力也會得到一定的緩解。當你試著探究問題的成因的時候,離問題的解決也就只有一半的距離了。

父母為什么會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父母是真心喜歡別人家的孩子,那也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徹底的利己主義思想。也就是說,有些父母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所有東西,包括孩子,都是實現自我和自尊的工具。

比如,有些人一天到晚炫耀:我在北京二環、三環都有房子,我在上海內環也有套房子,我在香港還有房子……我的孩子鋼琴已經考到幾級了,畫畫已經考到幾級了……其實,房子和孩子都是他炫耀的工具。當孩子沒有達到心目中的標準,就像房子沒有那么大一樣,會讓他們的自尊失衡。歸根結底,是這樣的父母有一種利己主義的世界觀。

第二種解釋涉及“自然”與“教化”之間的斗爭,這就與哲學有關了。

人有兩面性,一面是我們的生物性(“自然”),另一面是我們接受的文化(“教化”)。

舉個例子,假如我是古代武俠小說里的大俠,我學了一套華山劍法,教我劍法的武術大師和我并沒有血緣上的關系,但這套劍法有可能已經傳幾百年了,當師父把他畢生所學教給我的時候,我就繼承了他的劍法,成為他這一派武功的傳人。在武術文化傳承的意義上,我就是他的兒子。

他還有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兒子,這個兒子一天到晚斗雞、斗蛐蛐,什么武功都不會。這種情況下師父可能就會想:到底哪個是我的真兒子呢?

這就是自然與教化之間的斗爭。從文明教化的角度來看,我是師父的兒子;但是從生物學意義上說,那個斗蛐蛐的才是他的兒子。他應該對哪個親?這就對他構成了很大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他或許會覺得,還是別人家的孩子好,我家的孩子不行。

請注意,這個例子中,師父的態度并不是基于利己主義,而是基于他對于武術的熱愛。實際上,歷史上曾存在過一個很重要的制度,使得有些人對于別人家孩子的喜愛可以被合法化,甚至能夠讓別人家的孩子變成自己的孩子。這就是養子制度。

養子制度在西方歷史中更為常見。在古代羅馬帝國,老皇帝和下一任皇帝可能有親緣聯系,也可能沒有親緣聯系。如果皇帝和繼承者之間沒有親緣聯系,皇帝可以把繼承者收為養子,把他養大后讓他姓皇帝的姓,然后把皇位傳給他。

有一部電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養子制度——《角斗士》。這部電影對真實的歷史做了一點改編。電影中,老皇帝奧利利烏斯實在不喜歡自己血緣上的兒子——康莫迪烏斯。老皇帝特別喜歡大將軍馬克西蒙斯,想把皇位傳給他。

在這部電影中,康莫迪烏斯捅死了自己的父親,說:“你為什么不愛自己的親兒子?你愛的是別人的孩子,我恨你,爸爸!”然后自己做了皇帝。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電影里的情節。真實的歷史是:奧利利烏斯自然死亡,把皇位傳給了康莫迪烏斯。不過,康莫迪烏斯的確不是個好皇帝,這一點電影沒說錯。

但問題是,假若我就是那個武術大師的親兒子,而且我就是愛斗蛐蛐,不愛武術呢?在這種情況下,我該如何面對父母對我的不滿?我的觀點是:如果你的父母是基于文化的理由而輕視你,你就要開導他們,向父母表示,他們也得多愛你一點,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我雖然愛斗蛐蛐,但是我要爭取把斗蛐蛐變成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要拿金牌為國爭光,這是我的夢想,你們要尊重我的夢想。

總之,如果父母看不起你,看不起你的事業,那你就干出名堂來,用成績來顛覆他們的看法。否則,你就得按照父母的意愿來走人生路。千萬不要既不服父母,自己又走不出新路來,結果兩頭不討好。

如何面對“別人家的孩子”的魔咒?

那么,“別人家的孩子”這個“梗”到底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作為父母,你得思考一下,你到底喜歡的是別人家的孩子,還是自己?不要借著喜歡別人家的孩子的口號,來掩飾自己的自尊心和虛榮心。這是沒有意義的。人生苦短,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不要被外物所累。孩子不是你的道具,孩子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話又說回來,當別人家的孩子把好的一面展現給你的時候,有可能是他的家庭已經把他的缺點全部遮掩了。如果真的把別人家的孩子放到你家里,你就會反過來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好了。

對一天到晚聽父母嘮叨“別人家的孩子”的孩子們,我想說,你要弄清楚父母到底是想激勵你,還是真心這么認為。如果是他們想激勵你才這么說,說明他們還是愛你的。但如果你發現他們是真的這樣認為,也不用擔心,我教給你一個思維平衡大法。你可以對自己的父母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家長。你可以用牛頓的例子來回擊他們:牛頓在8歲之前是由姥姥帶著的,他的姥姥連字都不識,根本不會給小牛頓施加很大的精神壓力。牛頓度過了毫無壓力的童年,是他取得物理學方面偉大成就的一大原因。

總而言之,用“別人家的家長”之法,就能夠破解“別人家的孩子”這一魔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石嘴山市| 芜湖县| 井陉县| 鄢陵县| 建昌县| 右玉县| 连城县| 许昌县| 汪清县| 东阿县| 鄄城县| 石门县| 稷山县| 祥云县| 柳州市| 利辛县| 开原市| 额敏县| 错那县| 弋阳县| 西盟| 聂拉木县| 曲水县| 惠东县| 寿阳县| 凭祥市| 抚宁县| 杭州市| 昔阳县| 德昌县| 余干县| 井研县| 大安市| 临朐县| 咸丰县| 南郑县| 曲阳县| 四会市| 任丘市|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