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遙遠的牽掛
新加坡,星辰科技總部。
俞辰陽結束了一天的會議,回到公寓已是深夜。窗外燈火璀璨,這座不夜城的活力似乎永不衰竭。他松開領帶,從公文包中取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里面是蘇小暖織的那只手套,掌心的小星星已經有些起球,但他仍然隨身攜帶。
手機屏幕亮起,母親發來消息:“董事會對你近期的改革很滿意,但王董事那邊仍有微詞。“
俞辰陽簡短回復:“明天我會找他談。“
放下手機,他打開筆記本電腦,桌面上有一個加密文件夾,密碼是“暖陽1023“——蘇小暖的生日。里面整整齊齊地保存著他們所有的聊天記錄、蘇小暖發表的詩作,甚至校園論壇上關于他們的每一條帖子。
特別是一個名為“未來“的子文件夾,里面是他為兩人設計的各種可能性——BJ、上海、新加坡,甚至巴黎的居住方案;文學與科技結合的各種創業計劃;還有MIT附近適合蘇小暖訪學的文學院資料。
屏幕右下角的時間顯示23:58。俞辰陽猶豫了一下,打開郵箱,開始寫一封永遠不會發出的信:
“親愛的小暖:
今天又有人問我是否有女朋友。我說'有,在中國'時,對方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也許在他們眼中,跨國戀情太過理想化,尤其是對一個'務實'的科技公司CEO而言。
但我知道,有些東西比商業邏輯更值得堅守。
今天路過一家書店,看到櫥窗里擺著洛川的新書,想起那天你收到簽名書時的笑容。新加坡的雨季要來了,我買了把新傘,藍色的,像你喜歡的顏色。
希望你的詩集順利出版。
——辰陽“
寫完后,他點擊“保存草稿“,這個文件夾里已經有幾十封類似的信件。現實中的聯絡他依然克制,不愿用遠距離的思念給她壓力。但他需要某種方式,記錄這些無處安放的牽掛。
第二天清晨,俞辰陽在電梯里遇到了公司新來的市場總監麗莎,一位哈佛畢業的華裔精英。
“俞總,“麗莎微笑著遞給他一杯咖啡,“今天和淡馬錫的會議,我準備了新的提案。“
“謝謝。“俞辰陽禮貌地接過,但保持距離。
“周末有個很好的藝術展,“麗莎不經意地說,“有興趣一起嗎?“
“抱歉,我有安排了。“俞辰陽的拒絕溫和但堅定。
麗莎了然地點頭:“那位在中國的女朋友?“
“是的。“俞辰陽的回答沒有一絲猶豫。
電梯到達頂層,他大步走向會議室,沒有看到麗莎眼中閃過的失落。
《青年文學》雜志社的編輯對蘇小暖的詩集給予了出乎意料的好評。
“《星辰與暖陽》這個標題很有意境,“主編李雯推了推眼鏡,“特別是科技與自然意象的結合,非常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蘇小暖坐在雜志社明亮的會議室里,手指緊張地絞在一起:“謝謝您。其實...'星辰'與'暖陽'有特別的含義。“
“哦?“李雯感興趣地挑眉。
“是關于距離與相遇的隱喻。“蘇小暖輕聲解釋,“星辰在遙遠的夜空,暖陽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看似永不相見,卻共同維系著宇宙的平衡。“
“有意思!“李雯拍了下桌子,“這完全可以作為詩集的主題線。你有考慮過將這些詩擴展成散文集嗎?加上你的創作心路,會是很棒的'數字時代青年創作談'。“
這個建議讓蘇小暖眼前一亮。回到學校后,她立刻開始整理創作筆記,將每首詩的靈感來源、創作過程記錄下來。隨著工作的深入,她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幾乎都與俞辰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初光》寫于開學典禮后,那時她剛遇見他;
《電子星群》創作于他教她編程的那個秋天;
《分岔的花園》靈感來自他們的互動詩歌項目...
不知不覺中,這個人已經成為她創作宇宙的中心。蘇小暖打開手機,翻到俞辰陽的對話框,輸入又刪除,最終只發了一句:“詩集可能要擴展成散文集,編輯很喜歡'星辰與暖陽'的主題。“
這一次,俞辰陽的回復隔了很久,直到深夜才到來:“恭喜。需要我提供'星辰'視角的素材嗎?“
蘇小暖咬著嘴唇笑了:“也許需要。比如,計算機系學霸為什么會關注一個文學院女生的詩?“
“因為那些詩照亮了一個只會與代碼對話的靈魂。“俞辰陽的回答直接得讓她心跳加速。
他們的對話逐漸頻繁起來,從創作討論到日常生活分享,雖然依然克制,但那種默契的感覺慢慢回來了。蘇小暖開始習慣在寫作遇到瓶頸時,給俞辰陽發一條簡短的消息,而他的回復總能給她新的視角。
十二月初,韓教授帶來了一個更大的好消息:“《文學評論》雜志想約你寫一篇關于數字時代詩歌創作的專欄,可能會連載!“
“我?“蘇小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文學評論》是國內文學界的權威刊物。
“你的散文集樣章在編輯部傳閱后反響很好。“韓教授欣慰地說,“年輕人,你正在開創一種新的寫作風格。“
當晚,蘇小暖第一次主動給俞辰陽打了視頻電話。屏幕那端的他看起來疲憊但英俊,西裝革履的樣子與校園記憶中的形象有些不同。
“我有個好消息...“她興奮地分享了專欄的事。
俞辰陽的眼神明亮起來:“這比我預想的還要快。“
“預想?“
“我一直相信你會成為重要的作家。“他簡單地說,仿佛這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
這個夜晚,他們聊了很久,關于創作、關于未來,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尚未解決的距離問題。但當通話結束,蘇小暖看著黑下去的屏幕,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無論相隔多遠,這個人始終是她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