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這是要和本帥打擂臺?
- 我,吳三桂,讓大明再次偉大!
- 禾苗的苗禾
- 2319字
- 2025-04-11 12:45:43
!!!
聽聞此語,李錢身子一震,又從椅子上出溜了下來。
“將軍饒命!”
吳將軍,吳總兵,吳大爺!
你到底要干啥!昨天先是強搶了我們的貨物,繼而一頓胖揍,讓扔到那冰冷的大牢里蹲了一夜。
今天又要我們接著去交貨。
拿什么交什么?腦袋嗎?
還不如直接給我們個痛快。
諸將也摸不著頭腦,心想吳帥這是唱的哪出啊。
“小民一等皆已知錯,還請吳大人不要再開玩笑嚇唬額們了。”
李錢領著一眾又是一陣猛磕。
吳三桂自然知道他們在怕什么。
“不用擔心,我和你們一起去交貨。”
又是一聲驚雷。
這次輪到白廣恩和諸位將坐不住了。
他們紛紛起身,抱拳請愿道:
“吳帥,這萬萬不可!”
“對啊,您是萬金之軀,寧遠主帥,您要是有個什么閃失,兄弟們怎么辦啊。”
“是啊,總兵,如今您是九邊棟梁,要是...”
他們實在不明白,為什么總兵要以身犯險,自陷險境。
他們更不明白,這樣做和抗清和剿闖有什么關系。
吳三桂卻還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他暫時還不能和部下交底,身經百戰的他,自然知道事以密成言以泄敗的道理。
明清在此兩軍對壘多年,雙方互有滲透再正常不過了,何況現在這還有一群外人。
他沒有理會諸將的勸諫,而是悠悠地給出了他的條件:
“一,你們不要擔心有什么危險,因為本帥會和你們一同前去。”
“二,事成之后,我愿意放你們回山西,只要你們保證不再和清軍做生意。”
“三,多爾袞的五十萬兩白銀我一分不取,全歸你們。”
吳大帥今天讓大家吃了一驚又一驚。
“大帥!”白廣恩忍不住大喊。
他感覺這幾天的吳總兵好似變了一個人,不似之前那么暴躁專橫,卻比以前更加荒誕不經,行動處總是出人意料。
李錢也懵了,特別是聽到第三條,五十萬兩都歸我們,我不是在做夢吧?
面對吳三桂開出的優渥,不,簡直是沒天理的條件,他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
現在的他有點懵,口中“饒命”不停,磕頭不斷。
吳三桂見狀心想,別特么再磕了,地板都快讓你磕穿了。
看來利誘還不夠,還得威逼。
“噌——”
他抽出腰中雁翎刀,明晃晃的寶劍溢出股股寒意,讓本就寒冷大堂內更添幾分冬意。
諸將見狀立馬閉嘴不再勸阻,他們知道,要是再多嘴可就不是訓斥那么簡單了。
吳三桂把劍搭在還在求饒的李錢肩頭。
冷冷說道:
“你們還有一條路可選...”
“現在就死,正好給我的兄弟們充軍糧。”
李錢感到脖子上的涼意,差點尿了褲子。
“饒命!”
“額們聽大將軍的差遣,額們帶大將軍去帽頭山交貨!”
他趕緊回答,身后的那群山西商人也趕緊隨聲附和。
好漢不吃眼前虧,就算明天真讓多爾袞剁了,那也比今天就死掉被這群臭丘八分食了強。
吳三桂:“那好,你們現在就去準備吧,我們明天就出發。”
準備?準備什么?
貨都讓您老人家強征走了,還需要準備啥。
洗干凈脖子等著多爾袞的屠刀吧!
當然,李錢沒膽量敢這么質問眼前這個瘋子。
“謝大人不殺之恩、謝大人不殺之恩...”
一行人一邊謝恩,一邊畏畏縮縮地退了出來。
吳三桂剛要和諸將解釋自己的計策,大堂外就又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吳三桂,你這是通敵!”
來人氣勢洶洶,指著吳三桂的鼻子罵道。
但大堂里十余名武將,包括吳三桂在內,沒一個人敢噴回去。
只因這人是崇禎皇帝欽定的寧遠監軍,名叫杜之秩(注1)。
從1628年算起,崇禎已登大寶十七載了,疑心病卻是來越重。
凡是邊防重鎮,都要有一名甚至多名近侍太監作為監軍,已經成了崇禎朝的常例。
此舉也并不費解,正是為了監視邊關主將,防止他們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監軍的權力很大,有時甚至能對跋扈的主帥先斬后奏,并且他們憑著崇禎的信任,即使被彈劾也往往不會受到任何懲處。
這也是為什么大堂里十多名偏將不敢頂撞杜之秩的原因,生怕觸怒了他惹下麻煩。
“杜監軍,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啊。”
吳三桂壓著火回復他的質問。
可惜他的退讓并沒有換來對方的丁點收斂。
杜之秩橫著臉再次發難:
“哼哼,我沒記錯的話,你的寧遠大軍已經龜縮不出整整三個月了。”
他早就對吳三桂頗有不滿了,并不打算聽他解釋。
畢竟別處的監軍都吃香的喝辣的,各種孝敬份子收到手軟。
他來到這偏遠之地兩年半,卻每天只能跟著普通士兵啃窩窩頭。
不僅寧遠提督府的任何軍事決策從來不會過問他,吳三桂對他也向來冷眼相待,這讓高傲的杜監軍很沒存在感。
吳三桂,今天讓我碰上了你的“通敵之實”,那我可得趁機好好整治整治你。
“吳三桂,你莫非怕死?!”
“今天你這是要去和多爾袞去接洽?”
“你對得起皇上對你的知遇之恩嗎?”
吳三桂一聽,好家伙,短短幾句話就給我扣了好幾頂帽子。
懼敵怯戰、私通賊寇、尋機叛國、目無君父。
嗯,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他不禁大怒。
我為啥不出城迎敵你他媽還不清楚嗎,糧草告罄,炊事營都開始殺戰馬充饑了。
我能讓弟兄們低著血糖去打韃子嗎,那不就是給建奴送人頭嗎?
戰敗了是不是又得說我輕敵冒進?
至于通敵,更是無稽之談,多爾袞七天寫八封信勸降我,我要想叛明,早就投了,還用等到現在?
他平靜中略帶嘲諷地詰問:
“我軍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屬本帥調度,難道軍國大事,還得和你這個沒鳥的太監商量?”
他看出來了,對方完全是欲加之罪,既然如此,還不如硬剛到底。
一聽到“太監”,在場的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吳總兵瘋了?
這可是皇帝的欽差,見面如見圣上,怎可如此無禮。
杜之秩也被這一句話噎得面色鐵青,還從來沒有人敢這么和他說話!
不過他也很快反應過來:我可是皇帝的人,豎子,安敢如此!
“哼哼,姓吳的,你可識得此物!”
只見他從衣袖里掏出一塊方印,雙手恭敬地捧在身前。
皇帝欽差印!
“吾皇萬歲!萬萬歲!”
見印如面圣,諸將趕緊跪拜。
就連對吳三桂忠心耿耿的白廣恩也不敢再坐著,他起身扭頭看向吳三桂。
只見吳大帥仍正襟危坐在在太師椅上,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
注1:1644年初,杜之秩至居庸關擔任監軍太監,督導守將唐通,二月底李自成攻至居庸關,唐通領軍出關戰農民兵,杜之秩于關內竟開居庸關向李投降,導致唐通腹背受敵不得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