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校場領餉
- 我,吳三桂,讓大明再次偉大!
- 禾苗的苗禾
- 2226字
- 2025-04-10 08:00:08
周奎,嘉定侯。
孫高陽熟讀明史,自然聽說過這位大明鐵公雞的軼事。
當時闖軍咄咄進逼,崇禎想要調吳三桂入關協防。
沒想到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卻開出了一百萬兩軍餉的價碼。
可那時大明國庫只剩七萬兩白銀。
沒辦法,崇禎只能下詔讓那些高官貴戚們捐款助餉。
可是收效甚微,大家早就不看好大明前途了,無不想著先為自己找好后路。
當太監來到這位周大人府上宣讀圣旨時,擁有萬貫家財的他卻哭起了窮來。
就連那宣旨的太監都感慨道:
“老皇親如此鄙吝,朝廷萬難措手,大事必不可為矣!”
最后好說歹說捐了一萬兩白銀。
諷刺的是,闖賊破城之日,他家里竟被搜羅出五十二萬兩白銀,以及價值數十萬兩的珍寶綢緞......
每當讀到這里時,孫高陽都不禁氣血上涌。
真是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啊!
如今穿越成吳三桂,竟又遇上了這位周老爺子,沒想到他又充當上這些無良商人的保護傘了,也不知收了他們多少銀子。
李錢囂地對吳三桂說:“吳總兵,本來額并不想拿出來的,可沒想到你如此無禮。”
“識相的就把貨物再給額搬回去,否則周大人怪罪下來,你可擔當不起!”
李錢來時周奎曾經多次囑咐他,能用錢解決的事盡量用錢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把他的親筆文書拿出來。
吳三桂嗤笑一聲,心想,你們拿著我大明的文書,為虎作倀來資助我大明的敵人,真是諷刺!
“啪!”
一聲響亮的耳光落在了李錢臉上。
“哎吆!”
李錢倒在地上,捂著腫成豬頭的半邊臉,不住地叫喚。
他不明白這封朝廷文書怎么起了反作用。
吳三桂大喝道:
“大膽,竟敢偽冒周大人的筆跡行不法之事!”
“罪加一等。”
“來人,把這些人都給我羈押起來。”
地上的李錢聽了真是欲哭無淚,好家伙,最終解釋權歸你所有是吧。
他還要撒潑打滾,就被幾個膀大腰圓的親兵掰著膀子架走了。
“姓吳的,你給我等著!”
“我要上報朝廷,上報朝廷!”
白廣恩看著這一幕,不免擔憂。
“總兵,要是讓周大人知曉了此事,會不會...”
吳三桂倒毫不在意。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戰事緊急,兄弟們都快餓瘋了,管他是誰的糧草,到了我這就是我的!
他對白廣恩囑咐道:“你把那些商人看管好了,好吃好喝的待著他們,不要怠慢了。”
奇貨可居,或許那些商人還有大用處。
“通知各營將士,明日校場發餉。”
......
二月初二,明朝,這個在歷史上最后的漢人王朝,已經走過了276年的歷程。
如今的大明帝國已經是搖搖欲墜,外有建虜鷹瞵鶚視,內有李自成、張獻忠轉戰南北,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中。
而位于山海關外的寧遠城今日卻毫無哀傷之色。
相反,今天這里的氛圍相當喜慶,因為時隔14個月,這里的士兵們又一次領到了軍餉。
校場上人山人海,這次的薪水格外豐厚,軍士們一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排成十幾隊領自己的獎賞。
“三兩銀子,可比上次發的多多了。”
“可不是嘛,上次發的還是寶鈔呢,那玩意兒完全就是廢紙!”
一個登記官喊道:“唉唉唉,大家注意,領完軍餉,再在來這兒領物資。”
“嚯,還有棉衣呢,去年發物資才發了我二兩棉絮。”
“知足吧,那棉絮的錢還是咱吳總兵自己掏的呢。”
“老張,你瞧瞧這弓箭,柘木的料子,這次打那群韃子有趁手的兵器了。”
幾個領完物資的小兵邊走邊聊。
“聽說了嗎,今天晚上咱吃大米粥啊。”
“錯了,是從今晚開始,咱都吃大米粥了!”
吳三桂這次打擊奸商收獲頗豐,七十萬石糧食足夠他這十萬大軍吃一個月了,還有幾千副布甲、近萬柄大刀、幾千套棉衣、幾十把鳥銃以及四十三架馬車。
但這些并不能消除吳三桂的煩憂。
糧草解決了,按說入關剿匪已經沒有阻力了。
可就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在外盤踞多年的多爾袞軍隊也早已知曉大明內亂,此刻正摩拳擦掌地等著吳三桂放棄寧遠重地,好讓他們進入山海關逐鹿中原。
真是前有狼后有虎,顧頭顧不了尾。
正思索著對策,只見白廣恩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報告總兵,昨日那些商賈的底細都已查清。”
“他們的確來自山西,但并不在八大晉商之列。”
“只一支名不見經傳的小商團。”
“據他們所說,多爾袞和他們約定在距寧遠城40里外的帽頭山交易。”
“約定日期正是明日,屆時多爾袞會付50萬兩白銀。”
“代替多爾袞和他們接頭的是...”
白廣恩說到這卻不再說下去了,明顯是不愿說出這個令人尷尬的名字。
“說,是誰接頭?”吳三桂卻來了興趣。
“祖大壽!”
說罷,白廣恩低頭不再言語。
祖大壽...
聽聞此名字,一股復雜的情緒涌上吳三桂心頭。
此人本為明朝將領,官至鎮守遼東等處地方總兵官。
兩年前的松山戰役,他所帶領的主力被圍困數日,向外求救援軍無果后投降滿清,明朝苦心經營數十年的防線也隨之毀于一旦...
除此之外,這個叛徒還有另一個敏感的身份——吳三桂舅舅。
嘶——
不過孫高陽作為穿越者,自然不會對原主的叛徒舅舅感到什么同情。
相反,他以一個后來者的身份,看到了此人身上與眾不同的價值。
他胸中已有了妙計。
好啊,多爾袞,這次就跟你唱一出空城計!
他轉身對白廣恩說:
“鯤波,把昨日的那些商人給我請來。”
請來?
怎么突然這么客氣了,不是昨天還對人家重拳出擊呢嗎。
白廣恩還是客客氣氣把那幾個商人請了來。
李錢一眾昨天已經領教了這位吳總兵的威風,再也不敢拿什么朝廷文書來壓他了。
還以為今天叫他們來是要處決他們,來到大堂上立馬磕頭如搗蒜。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昨日是小民無眼,沖撞了大人。”
“額們這就離開寧遠...離開寧遠。”
吳三桂心想,別走啊,還想合作共贏、讓你們賺個盆滿缽滿呢。
他趕緊把李錢攙起來,恭敬地把對方扶到座位上。
“李兄不必慌張,鄙人只是有一事相求。”
李錢顫顫巍巍的回答:“請大人言明,小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他真是怕了這個陰晴不定的吳大將軍。
“我想放行諸位,繼續去和清軍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