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7章 秋歸東平

翌日清晨,東方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劉備披掛整齊,腰懸雙股劍,獨自立于海州城頭。

晨風掠過他的鬢角,帶來黃海特有的咸腥氣息,遠處海天相接處,一抹朝霞如血般浸染著云層。

“主公,人馬已整裝待發。”彭仙伯踏著晨露而來,嶄新的鐵甲在微光中泛著冷冽的寒芒。

劉備微微頷首:“去與魏老將軍、李總管辭行。”

海州府衙內,魏勝與李寶早已在堂前等候,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石地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見劉備入內,二人同時起身,魏勝銀須顫動,聲若洪鐘:“玄德何必這般匆忙?海州新釀的菊花酒還未開封,總要喝過踐行酒再走!”

劉備深深一揖,墨色大氅垂落地面:“將士們離鄉多日,薊北秋風起,難免思親,此番多蒙二位將軍鼎力相助,備銘感五內。”

李寶從案幾上取過一個錦盒:“玄德請看。”

掀開盒蓋,內里珍珠粉瑩白如雪,“此乃御醫秘方,以南海明珠研磨而成,可愈金瘡,臨行前官家親賜,今日轉贈玄德。”

三人又商議了一番軍情細節,劉備鄭重道:“我已命人備好信鴿,若探查到金人水師南下,必第一時間飛鴿傳信。屆時還望二位將軍速發水師,共破金賊。”

“這是自然!”魏勝一掌拍在案上,“玄德放心!定叫金虜片甲不歸!”

旭日初升,霞光萬道,辭別魏勝、李寶后,劉備率領親衛踏上歸途,正午時分,沂州城巍峨的城墻已遙遙在望。

甫一入城,劉備即刻召集眾將議事,府衙大堂內,眾將分列兩側。

劉備環視一周,沉聲道:“武二哥,我欲留你鎮守沂州,你可愿意?”

武松聞言一愣,虬髯微顫,抱拳道:“上陣殺敵,武松自當效死,只是這守城安民……實在是一竅不通啊!若是有什么閃失,豈不是愧對主公信任?”

他面露難色,顯然對守城之事頗為躊躇。

劉備唇角微揚:“武二哥何必妄自菲薄?留你在此,正是要你操練新卒,養精蓄銳,以待與金人水師決一死戰。”

說著起身行至武松面前,“記住,金人水師不除,終是心腹大患。我已與耿節使議定,特留馬軍統制王世隆輔佐于你。”

話音剛落,一員身材精壯、目光如炬的將領出列抱拳:“末將王世隆,見過武將軍,久聞武將軍威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劉備拍拍武松肩膀:“世隆久經戰陣,我已考察多時,機警能干,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武松見劉備早有安排,心中大定,豪氣頓生:“原來主公早有成算!武松必當全力以赴,誓要鏟除金人水師!”

諸事安排妥當,日影已西斜,劉備不敢耽擱,當天便帶著士卒啟程返回東平府。

秋日的官道上,紅巾軍的隊伍如疾風般行進,鐵蹄踏碎滿地枯葉,揚起滾滾黃塵,在夕陽映照下宛如一條奔騰的金龍。

沿途百姓見“劉”字大旗獵獵而來,紛紛放下手中活計,駐足行禮。

劉備望著道路兩旁金浪翻滾的稻田,農人們正彎腰收割,一派祥和景象,他心中感慨萬千,這一番血戰,終究是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策馬徐行間,劉備的思緒卻已飛回東平。半月征戰,那個原本陌生的府城,如今想起竟讓他心頭涌起莫名的思念。

衙門前的老槐樹、書房窗外的佳人,甚至校場邊那口古井,都在記憶中鮮活起來。

五日后,暮色蒼茫時分,東平府巍峨的城墻終于映入眼簾。

夕陽為城磚鍍上一層血色,城頭大旗在晚風中舒展,守軍鐵甲折射著最后的余暉,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主公!”一聲熟悉的呼喚穿透暮色。

只見吳用一襲青衫,早已在城門外恭候多時。

他快步上前,親自為劉備牽住馬韁,“主公連日征戰,清減了許多。”聲音里滿是關切。

劉備翻身下馬,拍了拍吳用的肩膀:“學究,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兩人并肩步行入城,吳用笑道:“主公此行大獲全勝,紅巾軍威名遠播四海,學究在后方聽聞捷報,實在佩服不已。”

劉備聞言,心中泛起一絲欣喜,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在沒人出謀劃策的情況下,統率三萬人馬得勝。

雖然最后是靠辛棄疾救援才轉危為安,但好歹也算是突破了往日的極限。

劉備心中雖喜,卻仍保持謙遜:“全賴將士用命,天佑我軍,才能有此戰果。對了,賞賜之事……”

吳用會意,輕聲道:“主公放心,陣亡將士的撫恤、立功將士的封賞,都已準備妥當。只等主公過目后便可發放。”

二人說話間已入城中,街道兩旁百姓夾道歡迎,歡呼聲此起彼伏。

劉備一邊向民眾揮手致意,一邊低聲問道:“濟南府重建進展如何了?”

“花榮將軍上次火燒城頭,雖大敗敵軍,卻也把東門一帶燒得厲害。”吳用嘆了口氣,捋須道,“府衙也被波及,受損嚴重,我已調撥工匠物資加緊修復,約莫三五日便可完工。”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此時眾將已陸續告退,各自回營休整。

行至府衙門前,吳用拱手作揖:“主公遠征勞頓,學究就不多叨擾了。”青衫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劉備身后只剩王慧寧和一眾親兵,看著這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們,劉備溫言:“都回去歇息幾日吧,這些日子辛苦諸位了。”

眾親兵齊聲謝恩,歡天喜地地散去,劉備這才帶著無處可去的王慧寧進邁入府衙大門。

剛進內院,便見張三娘手捧青瓷茶盞,婷婷立于廊下。

半月未見,她身著淡青襦裙,發間只簪一支木芙蓉,在暮色中愈發清麗脫俗。

見劉備歸來,她盈盈一禮,奉上一杯溫茶:“兄長請用茶。”

劉備心中一暖,三步并作兩步上前接過茶盞,溫熱的茶湯入喉,頓覺滿口生香:“好茶!三娘茶藝越發精進了。”

張三娘抿唇淺笑,眼波流轉:“兄長過譽了,不過是些粗淺手藝,全賴兄長此刻想喝茶罷了。”

說著又執壺斟滿一杯,茶香氤氳。

“還是三娘知我心意。”劉備笑著接過,“方才與學究議事,說得口干舌燥。”

他忽然注意到王慧寧局促地站在一旁,便溫聲介紹道:“這位是王慧寧,我剛收的幕僚。”

張三娘這才看清劉備身后之人,只見她劍眉入鬢,星目如電,雖著男裝卻難掩清麗,此刻正打量著四周環境。

稍作猶豫,劉備又補充道,“她身份有些特殊,還請三娘幫忙安排起居。”

話音未落,張三娘已另取一盞青瓷茶盞,向王慧寧盈盈一禮:“三娘早聽兄長提起過將軍巾幗不讓須眉的事跡,今日得見,果然英姿颯爽。”

王慧寧慌忙接過茶盞,卻因緊張碰翻了茶托,張三娘素手輕翻,如穿花蝴蝶般穩穩接住。

王慧寧下意識地抱拳行禮:“見過夫人,勞煩夫人了。”

張三娘見狀,不由掩唇輕笑:“妹妹,女子行禮該是這樣的。”

說著雙手疊放腰間,優雅地行了個萬福禮。

王慧寧小麥色的臉頰頓時飛上紅霞,手足無措地站在原地。

劉備解圍道:“她自小以男裝示人,行拱手禮也是順手,這些禮節不必強求。”

轉頭對王慧寧溫言道,“你既入我帳下,一切隨心便是。”

張三娘連忙上前拉住王慧寧的手:“妹妹別見外,我也是跟著兄長才學了些禮數。”

她指尖觸到對方掌心的老繭,不禁贊嘆,“好生厲害的手勁!”

劉備見二人相處融洽:“慧寧文武雙全,弓馬嫻熟,尤其善使連珠箭。三娘日后習武,可多向她請教。”

張三娘眸中頓時亮起光彩:“當真?我正愁沒人指點箭術呢!”

說著親熱地挽起王慧寧的手臂,“走,我先帶你去看看住處。”

待二人離去后,劉備長舒一口氣,終于卸下一身疲憊。

他緩步穿過熟悉的回廊,指尖輕撫過廊柱上斑駁的刀痕,恍如隔世,這方寸之地,不知不覺間已成為他在這個亂世中的歸宿。

張三娘為王慧寧打點妥當,又送去幾套秋冬衣裳,這才回到內室。

劉備見她進來,再也按捺不住半月來的思念,一把將她抱起。

張三娘驚呼一聲,玉面飛紅,纖纖素手輕抵在劉備胸前,“兄長!這青天白日的……”

劉備大笑:“半月征戰,思卿成疾!”說著便抱著佳人轉入內室。

自穿越以來,劉備發現這具身體出奇地年輕健壯。

不僅舊傷痊愈,連心境也似重返弱冠之年,再不似從前在蜀地時那般暮氣沉沉,反而滿腔熱血,敢做敢干!

而某些方面的變化更是明顯,自從與張三娘有了夫妻之實后,他發現自己變得格外貪戀床笫之歡。

若隔上三五日不曾纏綿,便覺得渾身不自在,此番出征半月,更是讓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畢竟他前世作為蜀地之主,向來以克制自律著稱,可如今這具年輕軀殼里的血氣方剛,卻非意志所能壓制。

一連數日,他幾乎足不出戶,整日與張三娘耳鬢廝磨,云雨纏綿。

事務全權委托吳用處理,自己則沉醉在溫柔鄉中,頗有幾分樂不思蜀的意味。

直到九月初三這日清晨,一名親兵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劉備的晨夢。

“主公!緊急軍情!”

劉備一個激靈坐起身來,隨手披上外袍開門。

親兵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探馬來報,完顏亮已經于昨日動身南下!”

劉備接過密信,臉色瞬間凝重,他快步走向大堂,厲聲喝道:“速召吳學究、林教頭等人來府議事!”

大戰,即將來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瑞丽市| 六枝特区| 平原县| 策勒县| 顺平县| 怀仁县| 富蕴县| 濮阳市| 凭祥市| 安顺市| 陵川县| 临沂市| 阳曲县| 六安市| 通化县| 东兴市| 息烽县| 长顺县| 同仁县| 斗六市| 玉树县| 西贡区| 长白| 仁寿县| 志丹县| 肥东县| 盐津县| 饶平县| 金华市| 宣武区| 原阳县| 达州市| 旌德县| 新建县| 廊坊市| 甘肃省| 彭水| 湾仔区| 盘锦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