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1章 烈士暮年之不讓須眉

  • 班門英烈傳
  • 星河叔叔
  • 4845字
  • 2025-06-27 06:11:57

1

永元四年(92年),班昭的哥哥班固,因為跟大將軍竇憲的竇氏家族親密受到重用,而被眥睚必報的洛陽令種兢,陷害入獄去世。班固著寫的《漢書》之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等內(nèi)容,還未全部完成,就抱憾而去。

永元五年(93年),和帝(劉肇)欣賞班昭家學(xué)淵源,才學(xué)品德俱佳,下詔讓班昭到東觀藏書閣,續(xù)寫《漢書》。

班昭自此,成為了中國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家。

永元七年(95年),鄧綏入宮,成為皇帝妃嬪。鄧綏喜歡學(xué)習(xí)典籍,便拜班昭為師求學(xué),學(xué)習(xí)經(jīng)書,同時還兼修天文、算數(shù)等學(xué)問。

永元八年(96年),和帝下旨,冊立陰氏為皇后,晉升鄧綏為貴人,召班昭入宮,輔導(dǎo)妃嬪學(xué)習(xí)。

班昭遵旨入宮,皇后和貴人等妃嬪,跟隨班昭學(xué)習(xí),視班昭為老師,稱為“大家(姑)”,班大家因此名聞天下。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昭二哥班超,久居偏遠(yuǎn)的異地,年邁思念故土,上書和帝請求回國。

班昭為求把二哥班超召回朝廷國,上疏和帝請求。

奏章送上,和帝非常感動,就下旨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護(hù),接替班超。

班超得以告老返鄉(xiāng),終老京師。

和帝在位之時,每逢世界各國,進(jìn)貢珍貴稀奇之物,和帝就讓班昭,作賦紀(jì)念,以此作品很多。

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帝國君主滿屈(帕科羅斯二世)向漢和帝進(jìn)貢了獅子和“條支大鳥”(鴕鳥),時人稱之為“安息雀”。

“條支大鳥”進(jìn)入,標(biāo)志著活的鴕鳥第一次進(jìn)入中國。和帝便下詔,令班昭作《大雀賦》,紀(jì)念安息帝國君主滿屈,進(jìn)貢漢帝獅子和鴕鳥之事。

鄧太后臨朝聽政后,邀請才女班昭參與政事。

班昭為政十分勤奮,對國事的貢獻(xiàn)頗大,鄧太后便給班昭“賜金紫”(金印紫綬),使她的地位,與丞相等同。

班昭生前,沒有受過任何封號,但既被鄧太后尊為“師”,便與鄧太后之母新野君一視同仁,故史稱“班母”,表明班昭晚年禮儀等同公主封君,服紫綬。

而班昭表示“圣恩橫加,猥賜金紫,實非鄙人庶幾所望也”,堅決推辭。

此外,鄧太后還破格下旨,將班昭之子曹成,封為關(guān)內(nèi)侯,官至齊國的國相。

在此期間,班昭續(xù)寫的《漢書》全部問世。當(dāng)時許多人讀不懂《漢書》,鄧太后便下旨,選高才郎馬融兄弟等十人,拜伏在藏書閣下,跟隨班昭學(xué)習(xí)《漢書》。

后來,鄧太后下詔,讓馬融的哥哥馬續(xù),接替班昭,共同完成《漢書》編撰。

鄧太后臨朝初期,也同其姑章德竇太后(竇憲之妹)一樣,重用自己的兄弟鄧騭等親人,控制軍權(quán),并拜鄧騭為大將軍。

班昭擔(dān)憂,外戚權(quán)勢太重,引起外戚宗室豪族大姓嫉恨,恐怕讓鄧后家族,重蹈當(dāng)初竇氏家族覆轍,對國家不利。

2

永元五年(93年),和帝(劉肇)欣賞班昭家學(xué)淵源,才學(xué)品德俱佳,下詔讓班昭,到東觀藏書閣,續(xù)寫《漢書》。

永元五年(93年)的長安城,春寒料峭,班昭跪坐在東觀藏書閣的青磚地上,指尖的狼毫,突然戳破了泛黃的桑皮紙。

她死死盯著洇開的墨點,耳邊恍惚響起兄長班固臨終前劇烈的咳嗽聲:

“《八表》、《天文志》,星圖在在蘭臺的……”

“昭君請起!”小宦官蔡倫,捧著漆盤跌跌撞撞闖進(jìn)來,盤中墨汁翻涌如沸粥,“陛下又催問《八表》了!”

班昭緩緩起身,發(fā)現(xiàn)束腰的絲絳,早已被冷汗浸透。她扶著搖搖欲墜的木架,望著檐角垂落的冰棱,突然抓起案頭銅削,兄長班固當(dāng)年,刻在竹簡上的“班氏不絕”四個字,此刻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藏書閣深處傳來微風(fēng)吹動的窸窣聲,班昭循聲摸到堆滿典籍的墻角。

當(dāng)她掀開褪色的絳紗簾時,月光正透過殘缺的窗欞,照亮一摞摞用素帛包裹的竹簡。

最上面那根簡牘的刻痕,讓她渾身戰(zhàn)栗,兄長班固,用指頭深深銷出的“臣固頓首”,此刻像極了父親班彪臨終時,攥著她的小手的模樣。

“這不可能……”她顫抖著展開帛書,墨跡竟在三十年后依然鮮亮如新。

班超西域傳回的奏報、竇憲征討北匈奴汗國的陣圖、甚至班昭自己少女時寫的《璇璣圖》草稿,都整齊地碼在泛黃的桑皮紙上。

班昭突然意識到,大哥班固這些年,根本不是在朝堂上受到煎熬,而是將畢生心血,都藏進(jìn)了這座皇家書樓里。

未央宮的夜鼓聲驟然響起時,班昭正跪在羊脂玉燈下,抄寫《天文志》。

她突然瞥見燭影里晃動著熟悉的絳紫袍角,皇帝竟在子時三刻親臨藏書閣!

“陛下萬安!”她慌忙起身,發(fā)現(xiàn)年青皇帝潤澤細(xì)嫩的手,正按在自己謄抄的星圖上。

“大家可知,朕為何令兄班固,要寫《天文志》?”和帝的指尖拂過“熒惑守心”的星象標(biāo)注,潤澤的指甲,在燈下泛著白光,“當(dāng)年,武帝命霍去病北擊匈奴,正是依據(jù)這張星圖,調(diào)整行軍路線。”

班昭突然想起大哥班固書房里那幅《星河圖》,父親生前,總說北斗第七星,是班氏的命星,此刻卻見皇帝將星圖與軍事韜略細(xì)細(xì)比劃,燭火在年青皇帝的眼中,躍動如刀。

3

五更梆子響時,班昭終于完成了《八表》的一表,如釋重負(fù)。她癱坐在滿地散落的竹簡上,突然聽見門外傳來馬蹄聲。

當(dāng)身體疲憊的年青士子馬融,抱著《史記》沖進(jìn)閣樓時,渾身污泥的他,指著東方哭喊道:

“班大家!蘭臺失火了!”班昭沖出藏書閣時,只見夜空中赤紅的火舌,正吞沒著存放班固手稿的偏殿。

她瘋一般地?fù)湎蚧饒觯瑓s被煙霧逼退,她瞥見火焰中飛出一卷焦黑的帛書,正是班固藏在房梁上的《天文志》原稿,急忙頂著煙霧,將殘存的竹簡,搶奪了回來。

4

永元六年(94年)的上林苑百花齊放,班昭的弟子馬融等跪在梨花樹下,額角還沾著晨露。

馬融望著老師,用翡翠鐲子壓住翻飛的《漢書》竹簡,突然發(fā)現(xiàn)這位被尊為“班大家”的老師,左手小指竟戴著個青銅指環(huán),正是班固當(dāng)年,在燕然山刻碑時留下的物件。

“且看這句'衛(wèi)青霍去病之功,不過因其將帥',”班昭的聲音突然拔高,驚起一群白鷺,“但史官為何不寫英雄們治軍的細(xì)節(jié)?”她猛地合上竹簡,驚得馬融手里的茶盞摔在地上。

班昭踱步到荷花池邊,望著水面浮動的星斗倒影,緩緩道:“因為史家要寫的重是'人',而不是重在'戰(zhàn)'。”

馬融忽然注意到老師的裙裾,居然沾著墨漬,那分明是寫《刑法志》里“廷尉量刑”的段落時粘上的,忍不住要想上前,為老師擦去衣物上的墨漬。

他想起三日前在尚書臺,看見班昭為張衡的渾天儀的制作結(jié)構(gòu)問題,與公孫敞爭執(zhí)到天黑。

此刻,夕陽將班昭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射在寫滿批注的竹簡上,恍惚間竟似有萬千金戈鐵馬,奔騰其間。

5

秋雨綿綿的夜晚,班昭在未央宮的椒房殿授課。皇后和二十位貴人妃嬪,擠在織錦屏風(fēng)后,屏息聽著這位女史官講解《食貨志》。

當(dāng)她講到“文景之治”時,突然抓起案頭青銅酒,潑向地面繪有饕餮紋的磚石道:

“你們可知為什么會有文景之治?

只因為文帝和景帝陛下,克制了心中的饕餮念想,無為而治,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

竭澤而漁,貪婪地索取,就如這饕餮一樣,最終只會帶來王朝的覆滅!”

全場驚異中,班昭甩開翟衣,指著墻上懸掛的《孟子·告子上》:

“圣人有言,食色性也。民以食為天。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6

夜晚就著油燈,校對《漢書》稿件,整理二哥班超寄來的舊物時,她發(fā)現(xiàn)夾層里的莎草紙,竟是班超親筆謄抄的《史記·大宛列傳》,字跡潦草處,似乎還箭傷疤痕的血跡。

當(dāng)她讀到“天子使貳師將軍伐大宛”時,突然聽見窗外傳來熟悉的胡笳聲,心里感傷不已。

班昭顫抖著翻開舊日的皮囊,露出了二哥班超抄寫《漢書》的文字。她借著火光,辨認(rèn)出班超的字跡:

“《天文志》星圖,還缺北斗第七星的內(nèi)容,請務(wù)必告訴兄長補(bǔ)上,不要忘記!”

7

永元七年(95年)的洛陽城飄著細(xì)雨。班昭在東觀藏書閣整理最后一冊續(xù)寫的《漢書》。

門外孩童的誦讀聲,突然傳來。

她推開門,只見弟子馬續(xù),捧著新抄的竹簡,身后站著十幾個西域弟子,最小的那個,眉眼竟與二哥班超有七分相似。

馬續(xù)指著墻上斑駁的《西域都護(hù)府圖》說道:

“班大家,西域已經(jīng)基本平定,我們想在疏勒建座書院,教導(dǎo)匈奴和諸國弟子,需要疏勒長史大人的幫助。”

“大家放心!大家會放在心上,沒有問題。”班昭望著弟子們凍得通紅的手,爽快地答應(yīng)道。

突然想起大哥班固臨終前,施教化與天下的話語。

她轉(zhuǎn)身取下案頭二哥班超送來的青玉簪子,輕輕地放在《漢書》封面上,仿佛聽見遙遠(yuǎn)的西域,傳來駝鈴聲,恍惚間看見二哥班超,在遠(yuǎn)處微笑著指導(dǎo)疏勒、龜茲的學(xué)子。

8

永元七年(95年)的秋雨裹著蘭臺霉味,班昭跪坐在大哥班固生前常坐的蒲團(tuán)上,蒲草間突出一截斷簪,正是竇憲案發(fā)那日,兄長摔碎的青玉璧殘片。

她展開未完成的《天文志》殘稿沉思,竹簡背面,洇著褐色血漬,在“熒惑守心”處凝成淚滴狀。

子時的燭火,將班昭身影投在石渠閣壁畫上,與班固修訂《漢書》時的剪影重疊。

她握著的錯金狼毫突然崩裂,筆管夾層飄落半片素絹,是永平年間,二哥班超從西域寄來的家書,背面添了大哥班固的朱批:

“仲升筆力可承史遷,可惜投筆從戎,未能如愿。昭兒聰明睿智,當(dāng)繼承班氏家學(xué),方能不悔。”

“大家,馬融求教。”少年聲音驚落梁間積塵,驚醒了班昭的思緒,大哥班固早已駕鶴西去,二哥班超依然在遙遠(yuǎn)的西域,為國家守衛(wèi)邊城。

班昭轉(zhuǎn)身時,腕間玉鐲磕在青銅冰鑒上,鑒中浮著的不是冰塊,而是二十八枚銅錢排成的星宿圖。

馬融瞳孔驟縮,這正是《漢書·天文志》缺失的“二十八宿距度”,不禁大喜。

9

長秋宮的桂花,簌簌落在鮫綃帳上,香氣撲鼻,令人心醉,讓人如癡如夢。

班昭用二哥班超所贈的疏勒匕首,輕輕劃開西域進(jìn)貢的葡萄,破開表皮。

汁液順著金盤流淌,恰似西域地圖上的塔里木河。

“娘娘請看,”她蘸酒在案幾畫出河源星象,“張騫鑿空時所見的參宿光芒,當(dāng)如是夜。”

鄧綏忽然扯斷腕間珍珠鏈,玉盤跳動的珠璣,竟與《地理志》記載的西域三十六國方位吻合。

最遠(yuǎn)的珍珠,滾到了殿角,被班昭用簪頭按住,君臣相視而笑。

10

臘月的暴雪壓彎蘭臺松枝,班昭在班固舊稿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夾層。

半幅《西域傳》殘卷,浸透葡萄酒漬,字跡間爬滿細(xì)如發(fā)絲的疏勒文注釋,竟是兄長班固十年前的筆跡。

她突然咳嗽,血沫噴在“耿恭”二字上,眼里浮現(xiàn)出戊己校尉耿恭和十三位衣衫襤褸的勇士,獲救進(jìn)入玉門關(guān)的情景。

“老師,這'日食之變'作何解?”馬續(xù)捧著建初年間的日晷儀進(jìn)來,晷針陰影正指向《五行志》缺失的頁碼。

11

永初四年(110年)的驚蟄雷震得尚書臺梁柱發(fā)顫,班昭指著《西域風(fēng)物志》中的駱駝刺圖樣:

“太后請看,此物六月開花時,正是疏勒河的汛期。

回想當(dāng)年,定遠(yuǎn)侯曾經(jīng)利用疏勒河的汛期,強(qiáng)渡河流,突襲疏勒河的叛軍將領(lǐng)阿依慕忠。”

她扯斷腰間玉帶,用玉片在輿圖上拼出屯田要道,講述起了班超當(dāng)年,痛擊西域叛軍的故事,鄧太后聽到如癡如醉。

12

永初四年(110年)鄧太后的母親去世,大將軍鄧騭兄弟,請求解職,為母親服喪。

鄧太后十分擔(dān)心,咨詢班昭的意見道:

“班大家,哀家身為一個女人,處理外朝國事有諸多不便。如果失去親兄弟的幫助,恐怕難以了解臣民心愿,對處理國家大事不利。哀家不打算批準(zhǔn)大將軍的辭職申請,班大家以為如何呢?”

其時,朝廷已經(jīng)有了竇太后重用竇氏家族兄弟竇憲等,遭致外戚,宗室,大臣嫉恨。

最終國家動蕩,家破人亡的慘痛教訓(xùn),班昭十分擔(dān)心鄧氏家族重蹈覆轍,上疏建議說道:

“皇太后陛下,美德盛行,秉承堯舜之政,廣開言路,兼聽狂夫、村民之見。

臣下愚昧,得遇明主,敢不披肝瀝膽,以報皇恩。

臣聽聞最高尚的品德,莫過于謙讓。所以歷代盛贊,神靈賜福。

先賢伯夷、叔齊互讓國君,天下佩服他們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太伯讓位給季歷,孔子再三稱贊。

因此他們美德盛傳,揚名于世。

《論語》說:‘能用禮讓治國,從政還有什么可為難呢?’由此可見,推讓的美德,影響深遠(yuǎn)。

如今,四位國舅堅守忠孝,主動辭官歸隱,如果以邊關(guān)未寧而拒絕,日后國舅或有微小過失,只怕謙讓之名不可復(fù)得。

盡妾之愚見,陳言于此。妾自知言不足取,聊表蟲蟻之心,以報皇太后之恩。”

“班大家所言極是。竇氏家族前車之鑒,

有人鼠目寸光,目無遠(yuǎn)見,貪戀家族個人利益,不顧國家利益,為害不淺。

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危亡覆滅,家族跟著遭殃,帶來滔天大禍,哪里還有家族的富貴和榮耀呢?

哀家羨慕先賢的大公無私,不愿意遭人詬病。”

鄧太后聽從了班昭的建議,同意鄧騭等兄弟親人辭官還鄉(xiāng),為母親盡孝。

班昭在這篇《上鄧太后疏》中,引經(jīng)據(jù)典,力勸鄧太后藉此向天下顯示,提倡“禮讓為國”,并暗示說“以方垂未靜,拒而不許,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誠恐推讓之名不可再得”。

于是,鄧太后誠懇立即接受班昭建議,同意鄧騭兄弟,退居二線,因而頗受史家稱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广州市| 松溪县| 明水县| 阳山县| 红桥区| 株洲县| 灌云县| 桓仁| 柳州市| 荥阳市| 铜川市| 嵊州市| 聂荣县| 兴化市| 咸阳市| 甘南县| 永川市| 兰溪市| 通许县| 上栗县| 类乌齐县| 刚察县| 都江堰市| 隆安县| 滨海县| 略阳县| 武穴市| 双鸭山市| 香河县| 杭锦后旗| 兴宁市| 中山市| 荣成市| 蓬莱市| 秀山| 扶风县| 凭祥市| 鄂尔多斯市| 宣汉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