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太傅府中。
袁隗端坐主位之上,早已沒有朝堂之上的愁容。
廢立之議若成,董卓在廟堂之中的影響將徹底超過自己,這是他不愿面對的。
如今董卓吃癟,于袁隗而言反倒更好展開真正的謀劃了。
不過天子那邊,卻也不得不防。
畢竟他才是此次最大的贏家。
原來之前的失德皆是韜光養晦,天子的這份隱忍,已頗成氣象。
赤帝轉世的傳言悄然興起……
潛龍在淵的少年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收獲了不少潛在擁躉啊。
袁隗對著陰影處開口。
“讓基兒來見我。”
……
南宮,侍中廬外。
劉昪已然交代完畢,伍孚志得意滿地離開。
歷史上,老將皇甫嵩曾因為優柔寡斷被董卓算計,故而這次他讓人形雞血伍孚前往。
雖未必能直接拉攏,起碼也要破壞董卓的謀劃。
以伍孚那副摩拳擦掌的態勢,想必短時間內有得忙了,不會有心思琢磨刺董之事。
而董卓被打亂計劃,必然氣急敗壞,漏出更大的破綻。
到時候,就是自己的輪次了。
“正甫,進來吧。”
劉昪沒有停歇。
門外,袁忠松弛的雙目瞬間凝神。
挺直了身子,整理衣冠,然后給蔡邕投去一個略帶歉意的眼神——
對不住了蔡公,我也要被陛下單獨問政了。
蔡邕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卻又很快收斂起來。
越被倚重的往往越是靠后登場,這個道理懂的人自然懂,自己怎么會如此沉不住氣。
袁忠也不磨蹭,徑直邁步而入。
“陛下。”
劉昪示意免禮。
對于袁忠,他還是頗為好奇的。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號稱天下仲姓,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就連如日中天的董卓,身上也背著袁氏故吏的頭銜。
生在這樣的名門望族,怎么會養出袁忠這樣的佛系之人。
甚至這樣的存在還不止一個,據說袁忠一門三兄弟都是如此。
“正甫,朕聞你有意歸隱,這可不像你汝南袁氏的作風啊。”
袁忠苦笑一聲,躬身拱手。
“陛下,臣德疏才淺,不敢尸位素餐。”
他將頭深埋,避免和劉昪對視。
無論對蔡伍二人,還是眼前的天子,他都沒有說出辭官的真實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他們三兄弟性格恬淡,不喜廟堂之爭。
可如袁氏這樣的世家大族,哪有那么多選擇的自由。
家族供你衣食無虞,從出生開始就堆疊了無數資源,豈是一句“苦身修節”就能一筆勾銷的?
袁忠三兄弟確實不慕名利,可對于這樣的存在,袁氏亦有特別的安排——
那就是在亂世到來之時,隱居不仕,作為家族的退路。
至于什么時候歸隱,如何歸隱,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密不透風。
惡心,但很現實……
本來對于這次辭官歸隱,袁忠是樂見其事的,甚至一直在等待。
可少年天子如皓日般的橫空出世,讓他不得不注目,可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嘆惜。
身為袁氏族人,袁忠很清楚,陛下要面對的敵人,非唯董卓……
更有想當下一個王莽的袁隗!
汝南袁氏已為天下仲姓,要想更進一步,必將面臨跌入萬丈深淵的風險。
身為漢臣,對于叔父袁隗的野心,他不理解,但亦無可奈何。
劉昪見袁忠似有回避,也不在意,放棄了寒暄的打算,直奔主題。
董卓、袁隗是橫亙在他面前的兩座大山。
以他如今的實力,顯然不能正面對抗,只有另辟蹊徑。
袁忠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若不愿說便罷了。”
“卻不知正甫對朕禪位一事,有何見解?”
重頭戲來了。
袁忠神情嚴肅,知道這才是陛下的真實目的。
想來是陛下見禪讓之事能震懾董卓,嘗到了甜頭,以為憑此可高枕無憂了。
“陛下乃真龍天子,既有所問,臣唯有斗膽進言。”
“忠雖不知陛下有何謀劃,可凡事可一不可二,禪讓之計雖奇,下次董卓必將有所防備,陛下不可不察。”
“若故技重施,未必能如愿。”
“況且……”
袁忠沉吟,不知如何開口。
一邊是君父,一邊是家族,他實在難以抉擇。
劉昪卻是被他吊起了胃口。
留圖不留……呸,不要說話說一半啊!
“況且什么?”
袁忠斟酌再三,終是決定盡一份人臣的職責,提醒一下劉昪。
自己都要辭官了,就當發揮最后一份余熱吧。
“況且董卓雖如日中天,可他卻忘了,當初是誰將他帶入這場權利的游戲。”
“正甫是指,你的叔父……袁隗?”
董卓乃袁氏故吏,當初將其征為掾屬的,正是袁隗!
“董卓初入洛陽根基尚淺,如今局勢看似如日中天,實則是烈火烹油,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廢帝之事乃兵行險招,若能一鼓作氣,董卓將再無人可制……”
“可惜陛下橫空出世,將局勢拖入僵持,若比拼底蘊,則是來到我袁氏的優勢領域了。”
“若操作得當,叔父未必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劉昪若有所思地微微頷首。
太傅已然位極人臣,他還要更進一步?
若不是袁忠提醒,自己怕是等到木已成舟了,才會知道袁隗的野心。
真到那時候,自己定然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
成仙也就無望了。
萬幸袁董二人,貌合神離,這點在廢立之議上,已然初現端倪。
如今袁忠更是證實了這一點。
說起來,他才是此次最大的驚喜!
此人雖為袁氏,卻冒險透露袁隗的不臣之心……
“正甫觀太傅袁隗,可托大事否?”
袁忠眼睛一亮。
陛下果然聰慧,已經讀懂了我的暗示,開始懷疑叔父了!
“叔父……袁太傅所思所想皆為家族,他是汝南袁氏這個天下仲姓最好的掌舵人。”
“好!”
袁忠的話,就差明說袁隗要篡漢了,這愈發堅定了劉昪對他的信心。
既然袁隗有意,朕成全你又何妨!
“正甫真乃朕之子房也。”
“與君一談,朕茅塞頓開,心中已有決斷了!”
望著不知何時湊到近前,緊緊握住自己雙手的劉昪,袁忠既感動又欣慰。
陛下果然懂我。
以陛下之賢德,既已有所防備,叔父的野心,怕是要化諸泡影了。
“正甫雖欲歸隱,朕尚有一事相托,還望萬勿推辭。”
“赴湯蹈火啊陛下!”
袁忠點頭如搗蒜,靜待天子吩咐。
“告知袁隗公……”
“朕要請他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