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地理學的發展動力

推動地理學進化和發展的各種要素和動因構成了地理學發展的動力系統。由于科學是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因此科學的發展必然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但科學又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組成科學系統的諸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又使科學認識本身有了內在活力。因此,科學知識系統與社會環境的外部聯系、科學系統諸要素的內部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科學發展的基本動力。考察地理學的發展歷史,可以確信,地理學發展的基本動力包括地理環境、人類或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技術、哲學思想、科學共同體和大地理學家的作用等(潘玉君,2001a)。

一 地理環境

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表層空間系統,而對不同地域而言,其有不同的特征,這便決定了對地理學的不同的認識,在人類社會早期,即古代地理學時期最顯著,如我國和古希臘地理學的比較。我國位于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但在先秦時期,還是以黃河流域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西部是叢山峻嶺和萬里荒漠,北部是遼闊的荒漠高原,東部和東南部則是大海。凡此,在當時卻構成了界線明確的天然屏障,是人們視野的極限。在這種特定的封閉型的內陸地理環境中,形成了“中國”居天下之中心(如《詩經》:“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而其周圍則被視為“天末遐荒”的思想。

中國獨創性地發展了自己的古文化。在地理學的思想方面孕育了地平大地觀和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圖式觀念。此外,在這一特定的封閉型的內陸地理環境中,由于視野所及是蒼茫的天空、遼闊的大地,以及活動于天、地之間的蕓蕓人群,于是又很自然地孕育了天—地—人系統觀及相互關系觀念。古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巴爾干半島南部及愛琴海中諸島和東岸一帶地區,而巴爾干半島的西面是愛奧尼安海,所以古希臘并無明確的天然疆界。散布在愛琴海中的1400多座大小不等的島嶼,被稱為海上的“橋墩”。島與島之間的海域被稱為“道”,為古希臘人的海上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此外,愛琴海西岸的小亞細亞一帶又是歐、亞、非三洲的交匯點,使古希臘人的視野更為遼闊。在這一特定的開放型的海洋地理環境中,古希臘人創造的文化中還吸收了相鄰地區如古埃及、巴比倫等更古的東方文化。在地理學方面,重要的是孕育了球形大地觀和以宇宙為范圍的世界圖式觀念。

二 人類或社會發展的需要

人類生活、生產和其他需要是地理學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或形態,奠定或要求著不同階段的地理學。農牧業社會產生了古代地理學,工商業社會產生了近代地理學,科技和信息社會產生了現代地理學。需要指出,即使在同一社會形態所決定的地理學發展的同一階段,地理環境的差異所決定的生活、生產和其他需要也存在著地域差異,而這種差異則決定了地理學本身的地域差異。這在古代的中、西方表現得最明顯。我國自商代起,農業生產就開始有了很大的發展。由于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的局限,農業生產可說是純依賴大自然所提供的條件。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積累和發展了有關氣、水、土等方面的自然地理知識。古希臘人“靠海吃海”,生產活動以航海經商和殖民為主。為適應這些方面活動的需要,在自然地理學方面,做了氣象、氣候及海陸成因等的知識積累。還由于航海里程和經商利潤的計算,而又奠定了西方地理學的數學傳統基礎。

三 科學技術

地理學要借助于整個科學技術,特別是實驗、分析的儀器、方法來開展自己的研究。18世紀前,整個科學界都沒有什么實驗儀器和方法可以用來進行分析測試,因而地理學不可能對具體地點、具體地理事物進行深入分析,所以不可能以差別分析為主。18世紀以后,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實驗分析手段發展很快,使整個科學呈現以微觀分析為主的特征。相反,綜合思想和綜合技術發展卻很慢。在這種情況下,地理學不可能以微觀分析,即差別分析為主。20世紀60年代以后,由于人工智能、電子計算機和遙感信息等技術手段的發展,使人們有可能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辯證的綜合。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這一時期的地理學逐漸發展成以綜合為主的學科。

四 哲學思想

整個科學的哲學觀點對地理學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古典地理學時期,科學中居主導地位的哲學觀念是籠統的天人合一觀和樸素的唯物論,因而地理學就以籠統的、模糊的整體思維為主。近代地理學時期,統治科學界的哲學觀念是機械唯物論和形而上學,其中機械唯物論強調因果關系,形而上學強調孤立、絕對、靜止,所以此時的地理學就“在區域差異和人地關系的框架下進行尋因索果的解釋”。20世紀50年代以后,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科學的影響越來越大,盡管西方大多學者不承認馬克思主義,但他們在實踐中所運用的思想觀點,有很多是馬克思主義的東西。

系統科學的興起,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和普及,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一道,逐漸成為科學圣壇的主導思想。所以,這一時期的地理學既講差異,又講聯系,注重的是差別中的聯系,對立中的統一,強調要多層次、多方位以及整體地、辯證地進行思維。這樣,地理學就逐漸發展成為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學科,成為科學大家族的又一大門類,并伴隨著科學技術功能體系的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礎科學學科、技術科學學科和應用技術學科系列,理論和實踐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同樣,這種哲學思想或觀念也存在著地域差異,這種差異影響或決定著地理學和地域差異。先秦的哲學思想,根本上是探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及人與自然間的相互關系。就后者的影響來說,在地理學方面突出地導致人地關系的探討。古希臘的哲學思想,特別是自然哲學家,則著重于宇宙奧秘的探討。因此,在地理學方面就側重于地球整體性的研究,如世界圖式觀念、全球五個氣候帶的劃分等。恩格斯指出:最早的希臘哲學家同時也是自然科學家。古希臘哲學家對西方古典地理學,特別是自然地理學思想發展的影響,遠遠超出中國先秦哲學對中國古典地理學,特別是自然地理學思想發展的影響。

五 科學共同體和大地理學家的作用

有些學者將大地理學家和科學共同體對地理學的發展所起的作用看成偶然性因素,這是不正確的。作為科學共同體的地理學家組織,如地理研究所、地理系、地理學會等,對于地理學范式的形成、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地理學共同體的主要構成者的大地理學家,當然對地理學發展有重要或重大影響。上述要素在地理學發展中的作用特別是在不同的發展時期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地理學發展的革命時期,各種動力因素的綜合作用十分突出,而在常規發展時期,起作用的動力因素則較為單一。同時,對于地理學基礎理論的發展而言,地理學理論內部的矛盾性及其解決是更主要的動力。我們也確信,科學哲學的歷史社會學派的如下觀點是正確的,也符合地理學發展的實際,即科學進化的早期階段與社會需要、社會價值關系密切;在晚期階段,科學研究的問題則不再由外部社會提出而是產生于科學內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河县| 延津县| 汾西县| 安仁县| 大同县| 乐平市| 荔波县| 吐鲁番市| 巴彦县| 来凤县| 康保县| 承德县| 忻州市| 泰州市| 舟山市| 商河县| 丰都县| 柏乡县| 枞阳县| 岳西县| 呼和浩特市| 青州市| 安义县| 林甸县| 辛集市| 措美县| 汽车| 中宁县| 申扎县| 南岸区| 安丘市| 尉犁县| 城步| 玉山县| 平泉县| 万安县| 保靖县| 睢宁县| 长葛市| 蒲城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