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史(古近代)
- 黃宇鴻 李志儉
- 422字
- 2025-04-25 19:01:14
第一章 緒論
廣西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史載,廣西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合浦、貴港、梧州漢墓出土的文物,以及欽廉出土的獨木舟見證,廣西先民在數千年前就已開始“以舟為馬”,依山傍水,以海御外。漢武帝時,我國的商船由廣西沿海起航,經今東南亞抵印度半島,漢代合浦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從兩漢、兩晉至隋唐,廣西沿海和西江是中國經略南海和北部灣的重要航海貿易基地。宋、元至明朝,廣西沿海又是中國漕鹽、采珠和海外貿易的三大基地,曾設轉運使、巡檢司、市舶提舉司管理海運和外貿。清朝中期前曾設海關管理廣西海運和貿易。近代,北海、龍州、梧州、南寧先后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廣西沿海港口成為大西南對外門戶,梧州成為廣西內河交通樞紐和出海門戶,南寧成為廣西內河重要港口。現代廣西航海事業更取得輝煌的成就,當前廣西又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高地。隨著北部灣經濟區的開發、建設和發展,我們加強對廣西海上絲綢之路史研究,總結歷史經驗,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