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官費留俄隨勢而興

歷經“隨使游歷”與“住館肄業”階段后,真正意義上的官費留俄學生終在20世紀之初登場亮相,而這又與清政府對留學教育的更高要求及其時俄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為提高留學生的質量和數量,光緒皇帝于1899年和1902年先后兩次下旨,要求留學生從專門學習語言文字向其他行業轉換,并詔令各省給予一定經費支持。因此,從中央政府機構到地方各省紛紛加大派遣留學生力度。其時,鑒于各省所派出洋學生之目的地多以日本為主,而往泰西各國咨送者甚少,故清廷諭令各省督撫,為“廣開風氣”,“選擇明通端正之學生,籌給經費,派往西洋各國”[29],這就為官費留俄生的出現提供了契機。加之此時俄國已步入資本主義發展軌道,高等教育獲得極大發展,到20世紀初時俄國大學里的自由氣氛和學術生活多元化已經可以與西方國家的大學相媲美[30],雖仍存有“法政不如工藝,文學不如武備”的弊端,但軍事、工業技術、農林冶礦等專業的教育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這與清政府著意培養科技人才的目的不謀而合。[31]由此,留俄學生人數呈漸增之勢。

1903年,署理湖廣總督端方從湖北各學堂中選拔出蕭煥烈、嚴式超、夏維松、劉文彬派往俄國留學。1904年,經總理學務大臣奉旨批準,京師大學堂譯學館選派柏山、魏渤前往俄國圣彼得堡皇家大學堂學習法政專業。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對派遣留俄學生同樣十分重視,他在1906年的一份奏折中指出:“查各省咨送外洋肄業學生,若日若美,若英法德,為數約以萬計,獨于俄則寥寥無幾……江省界連壤接,密邇周旋,將來兩國鐵軌大通,界務、商務以及一切交涉事宜,接踵而起。若以彼都政事俗尚不加深究,何以收安內輯外之效?”[32]正是基于為東北培養外交人才的考慮,程德全于1906年和1907年先后派遣王忠相、車席珍、朱紹陽、王佐文、車仁恭、劉雯、朱世昌、唐寶書、李毓華、鐘鎬等人前往俄國圣彼得堡學習勘探、礦物、理化、法政、商務、軍事等專業。此外,1906年有原自費留學的江蘇學生魏立功轉為官費生,并于1908年入圣彼得堡商學院學習商務專業。1907年,吉林官費生、肄業于京師同文館的李垣入圣彼得堡大學。同年8月,江蘇自費生李寶堂入圣彼得堡鐵道學院學習鐵路建設專業,后轉為郵傳部官費生。

為便于了解清末新政時期官費留俄生的大致情形,現將資料較全者列表1如下:

表1 清末民初部分官費留俄生情況一覽表[33]

續表

表1所列官費留俄生共計19名。此外,尚有部分官費留俄生因資料不全等原因無法列入表內,現對其情形概述如次:湖北選送的夏維松因病于1907年提前回國,后再度赴彼得堡完成學業,劉文彬則轉入歐洲其他國家就學。[34]

1903年8月自費留俄生陳頗抵達俄國[35],1904年6月5日轉為外務部官費生[36],同年7月入“俄國戶部所設之學堂內”學習商務、實業[37]。京師大學堂譯學館俄文科甲級學生陳大巖、陳浦等3人于1903年受派赴俄留學。[38]1911年,管學大臣命京師大學堂提調從學堂內選派留俄官費生,最終只有從未學過外語的體操教員劉光謙應征。赴圣彼得堡后,因其未習好俄文而無法入校聽講,后申請改派法國。[39]

除上述由清中央政府主導派遣的官費留俄生外,來源于東北、西北地區的地方自主官費留俄生亦不乏其人。在新疆,1902年錫伯營領隊大臣、副都統色布西賢為培養錫伯族人才,經與索倫營領隊大臣協商并報請伊犁將軍馬亮批準,從錫伯、索倫兩營和新老滿營中選拔關清廉、春保、伊力善、殷德山、崇納等11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于當年保送俄國阿拉木圖學習俄語。[40]1903年,伊犁將軍馬良為培養通曉俄語的滿蒙外交人才,挑選留俄幼童10名,由索倫營領隊大臣志銳帶領赴俄國阿拉木圖當地學堂留學,另派新滿營佐領伊勒噶春隨帶大學生2名駐俄照料。[41]1907年,馬亮以“該學生等材堪造就”為由,派索倫營副領隊總管福善帶領他們繼續在俄學習。1908年,署理伊犁將軍廣福增派大學生2名同赴阿拉木圖留學。[42]

東三省派遣留俄生的方式較之于新疆更為獨特,即由地方政府選派學生赴俄國控制下的中國城市學習,而這又是源于沙俄對東北地區的殖民統治。自1896年起,沙俄先后利用多項不平等條約取得修筑中東鐵路及支線的特權,其勢力由此深入東北全境。日俄戰爭后,沙俄更加著力控制所占中國領土,遷入東北的俄人數量與日俱增。1906年時哈爾濱“有俄人6萬余名”,“一切要政商務均歸俄人把握,自東三省交涉局總辦以及其余中國官商皆俯首帖耳毫無主見?!币灾習r人諷曰:“黑龍江省有一俄人獨立地在名曰哈爾濱,蓋至言矣。”[43]這一時期,沙俄在哈爾濱等地建立大量俄國學校,其中一些也吸納中國學生,這就為東北地方政府派遣學生赴哈留學創造了條件。1911年9月,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與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霍爾瓦特達成協議,由奉天選派30名官費留學生(男生20名,女生10名),進入哈爾濱男子、女子商業學校攻讀8年制商業經濟專業。到哈爾濱后,他們寄宿于俄人家庭,飲食起居均按俄人習慣,日常生活皆用俄語對話,因而學業進步極快。[44]在1913年6月舉行的合班考試中,5名男生和3名女生被評為最優等,并獲書籍等獎品,其余諸人成績亦為優異,均可進入高級班與俄國學生一同學習。[45]這些學生畢業后多從事外交工作,如曾任中東鐵路理事會俄文秘書、《哈爾濱公報》社長、哈爾濱副市長的關鴻翼,就是其中一員。[46]

至民國初年,北洋政府也曾選派學生到俄國圣彼得堡大學、炮兵學校等校留學。[47]而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后,中國選派官費留俄生活動因政治原因徹底終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万山特区| 涿鹿县| 康保县| 彰武县| 上栗县| 古丈县| 新兴县| 奇台县| 富平县| 中西区| 元谋县| 肥城市| 奉新县| 盘山县| 蓬溪县| 安福县| 孟连| 甘泉县| 绩溪县| 兰州市| 盈江县| 扎鲁特旗| 南开区| 马关县| 泰安市| 湄潭县| 山丹县| 龙口市| 蒲城县| 逊克县| 新余市| 马尔康县| 抚州市| 会昌县| 衡东县| 洛浦县| 特克斯县| 乐安县| 肥西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