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竹·東胡·令支·屠何史
- 李德山 李路
- 9字
- 2025-04-28 11:23:03
第三章 孤竹國的交往
一 與商王朝的關系
據《史記·殷本紀》 記載:“契為子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這里的契相傳為殷商始祖,目夷氏指的就是孤竹,與商同為子姓。另據《左傳·定公四年》:“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丑,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西周時行分封,將殷商逸民即所謂 “殷民六族” 置于魯地,封周公長子伯禽建立魯國,對之進行管理。這里的“殷民六族” 按陳夢家先生的觀點,“是子姓下的……六個同姓的氏族,每個氏族下有若干個同宗的宗族(宗氏),每個宗族下有若干同宗的家族(分族)”[72]。與 “殷民六族” 一樣,孤竹既然為子姓,那么自然也應該是子姓下的與殷商同姓的氏族,姓子,氏目夷,是殷商的同姓親屬民族。又甲骨文中可見“……竹侯” ( 《合集》3324),可知孤竹在殷商時期應該是一個侯國。因此,從國家層面來看,孤竹是商初時所分封的同姓諸侯國,從民族層面來看,孤竹是商的親屬民族。
孤竹國是商王朝的同姓侯國,孤竹族是殷商民族的親屬民族,那么自然而然的,孤竹與商王朝之間的關系是十分親密和善的。據前文論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孤竹國歷代國君中,可以考證出來的三位都曾經在商王朝擔任官職。倒數第三世國君“”曾擔任商王朝的貞人和司卜,主掌占卜之事。倒數第二世國君微、末世王憲也同樣在商王朝擔任官職,與“
”一樣,都是“亞卿”。以諸侯國君的身份,擔任商王朝的官職,說明商王朝對孤竹有比較高的信任程度,雙方的關系應該是長期保持穩定的親善關系,才能夠出現子孫三代孤竹君都擔任商王朝官職的情況。
孤竹作為商王朝的諸侯國,自然也要承擔納貢的義務,這在甲骨卜辭中也是有所體現的。如:
1.竹入十。( 《乙》4525)
2.取竹芻于丘。( 《存》2·266)
第一條,是孤竹向商王朝納貢的記錄,“入”就是地方諸侯向中央王朝納貢的動詞,十是數量,不知其單位為何,亦不知所貢為何物。甲骨卜辭里類似的資料還有不少,例如:“虎入百”(《合集》9272)、“鄭入二十”(《乙》5407)等,語法結構上是相同的。另安陽殷墟婦好墓中曾出土一塊石磬,上有刻文:“妊竹入石”,該石磬“屬紀事性刻辭,標明此器為 ‘妊竹’所貢”[73]。這里的“入”與“竹入十”的“入”的用法一樣,納貢意?!叭选?,作“”,女為義符,壬為音符,“甲骨文用作婦妊之私名”[74]??芍叭阎瘛迸c“婦竹” 之類在語法結構上應該是一致的,即前為女子身份姓名,后表女子出身。因此,“妊竹入石”,其含義應該就是一個來自孤竹的女子進貢的石磬。婦好,是武丁時期的嬪妃,手握實權,孤竹向婦好進貢,說明孤竹人與商王朝政權的核心人物關系是十分融洽的。
第二條,“芻” 指喂牲口的畜草,“丘” 指地名,故而此條意為商王朝在丘征調、獲取了孤竹進貢的畜草。
這些甲骨卜辭都充分證明,孤竹國與商王朝之間是存在納貢關系的。
與此同時,從一些甲骨卜辭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孤竹女子應該嫁給了商王朝的貴族,孤竹與商王朝應該長期以來就保持通婚聯姻關系。如:
1.婦竹。( 《后》 下27·18)
2.妻竹。( 《菁》6與《通》431同)
3.竹妾。( 《合集》2863)
4.母竹。( 《乙》105)
據葛英會先生論述:“據殷墟甲骨刻辭,商代各部落上嫁王室的女子,均以所出部族的名稱(即族姓) 冠以婦或妻為其稱謂。”[75]那么從孤竹嫁入商王室的女子,則一般要冠以竹名,上述引文中的1—3條,都是這種情況的反映。
第一條“婦竹”,其中的“婦” 字在甲骨原片上為“帚”,按郭沫若語:“帚乃婦之省文矣。帚某之位甚尊,生時可參預兵食行政之權,死后與妣母同列于祀典。是知必殷王之妃嬪矣。殷王之妣母以甲乙稱,而妃嬪則以姓字著,足證甲乙乃廟號,而非生名。妃嬪無專廟,金附祭于母、妣、父、祖,故無廟號?!?span id="uyjyaxc" class="super" id="ref90">[76]由是可知,甲骨文中出現的“婦” 字,一般指商王嬪妃,而所謂“婦竹”,就是來自孤竹的商王嬪妃?!皨D” 在商王朝的地位非常高,往往有很大的實權,無論是指揮將領、帶兵征伐、祭祀、農業、國防之事都有參與。尤其是祭祀與戰爭,是商王朝國家政治的兩個核心內容,“婦” 不僅能夠參與其中,還往往能夠位居核心地位。孤竹女子能夠成為商王朝的“婦”,不僅說明商王朝與孤竹國之間的聯姻關系非常穩固,更能說明二者相互之間的信任程度是非常高的。
第二條“妻竹”、第三條“竹妾” 中分別出現了“妻” “妾”二字。這兩個字在甲骨文中一般都指配偶,其詞義在商代是基本相同的。妻妾在地位上有貴賤之分,是周代之后才逐漸開始出現的,商代并不是這樣。這兩條甲骨文字都能夠說明,孤竹女子嫁入殷商,在商代應該是比較常見的。
第四條“母竹”,“母”寫作“”,“是各代君主對母輩的通稱。不管是親生還是叔伯關系,皆稱為母”[77]。一般而言,甲骨文中的“母某”,多以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名,如武丁、祖甲、康丁、武乙皆有“母乙”,武丁、祖甲、康丁、武乙、帝乙皆有“母癸”等,凡是母輩皆稱“母”。而這里的“母竹”所指,應當也是某一位商王的母輩,其后名以“竹”字,可能是特殊地要指出這一位母輩女子的出身來源,其用法應該與第一條“婦竹”、第二條“妻竹”是一樣的。因此,“母竹” 可能指的就是某一位商王的一個來自孤竹的母輩女子。
另外,根據甲骨文獻記載,孤竹經常會參與到商王朝的軍事活動中,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78],以諸侯國或周邊部族的身份參與到商王朝的國家重大事件中,表現了孤竹國在商代的社會政治地位,也說明商王朝與孤竹國在軍事上的合作非常密切,是比較穩固的軍事同盟。在商代,這種中央王朝與諸侯國之間的軍事關系,往往以義務或責任的方式表現出來,各諸侯有義務與責任接受商王朝征召出兵以攻打或防御敵人的義務,同時,當周邊各部族或盟國遭到進攻時,商王朝亦有對之進行軍事庇護的義務。
按殷墟甲骨卜辭:
王占曰:“有祟,其有來艱?!逼辆旁滦撩视衼砥D自北,,妻
告曰:“土方侵我田,十人。”(《合集》6057,反面)
這里“祟”,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神禍也”[79],指祭祀時出現的災異跡象?!捌D”原甲骨中作“”,從鼓從女,古時遇到困難之事擊鼓,同時女子生育艱難,故二者合一會意以造字。艱難義,本文中指兵難。自北,即來自北方?!?img alt="" class="h-pic"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B969F/3236062950305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520331692-001-0031.png?sign=1755893858-3Hi2SuZRPTdaxblwnFepnTRmt46CF0pw-0-dc7532e87ea3a697074bca59251c4d61">”應該是一個方國名,當在今薊縣附近。[80]“
”,上竹下女,表其前的“妻”來自孤竹。故而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表示商王占卜后,發現近期當有災禍。到了九月,發現這一災禍來自北方,王來自孤竹的妻上告,土方族侵害了孤竹國的土地,并劫掠了孤竹國的人口而去。在這種情況下,理所當然的,商王朝是需要出兵幫助孤竹守衛國土的。
與此同時,孤竹國盤踞商王朝北方,需要負責管理和掌控商王朝北方的交通要道“盧龍道”[81]。盧龍道是商代聯系東北和中原最為重要的一條交通要道,而孤竹的責任就是鎮守關隘盧龍塞,以軍事力量威懾盧龍以北的北方民族,為商王朝鎮守東北方門戶。
綜上所述,在殷商時期,甲骨卜辭中所記載的商王朝與孤竹國的關系是親善而密切的。孤竹國是商王朝的同姓諸侯國,孤竹族是殷商民族的親屬民族,二者之間淵源深遠,彼此信任。孤竹國君有在商王朝擔任官職成為“亞卿” 的傳統,孤竹國的女子也經常會嫁入殷商王室,并在國家政治中能夠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商王朝與孤竹國之間彼此權利與義務的執行情況也是良好的,孤竹國會經常性地向商王朝納貢,并在需要時派兵助戰,商王朝亦會在必要時給予孤竹國以庇護。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后世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的故事中所體現出的,孤竹貴族階層這種對殷商強烈的歸屬與認同感是從何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