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初接觸麥考萊的名字,應該是在上中學的時候。那時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我幾乎像所有喜歡讀書的年輕人一樣,在那個知識和書籍極端匱乏的年代,貪婪地閱讀和抄錄著所能找到的一切新鮮的書籍和名言警句。在我至今猶存的一個摘錄了眾多名家名言的藍色封面的筆記本中,記錄了這樣一句話:“在真相肯定永無人知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顯示他的品格”——托馬斯·巴賓頓·麥考萊(筆記本如此書寫)。當時就覺得這句話說得特別好,直到后來考上大學歷史系,做了大學歷史教師之后,方知中國儒家“慎獨”的意思與其基本類似,甚至比麥考萊的話擁有更豐富的含義。后來得知麥考萊是一位歷史學家。但從未預料:若干年后,我竟然成為歷史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更沒想到:我指導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劉志來竟然能選擇麥考萊作為博士畢業論文的選題。

劉志來,湖北鄂州人氏。2004年考入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他給我的印象是性情純良,安靜溫和,清澈的眸子輝映著白皙的臉龐,平日里總是在默默地讀書。2008年,因其學業優良,免試推薦為碩士研究生。據志來日后所言,是因為本科階段喜歡我講的思想史課程而選擇了我和我所從事的史學理論和西方史學史專業。他對史學理論與西方史學史專業的喜愛癡迷肯定勝過我這個術業不專一的老師,竟一路本碩博讀下來,終于在2015年博士畢業。劉志來的博士畢業論文,在答辯時就得到了答辯委員會主席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會長閻照祥教授的高度肯定,評閱書的結論寫上了“答辯委員會一致認為這是一篇優秀的博士畢業論文”的字樣。日后的2016年吉林省高等院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志來的博士論文如愿被評為吉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這篇論文又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選中,予以公開出版。畢業之后堅持回到家鄉湖北,服務于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志來,顧念師生之誼,邀我寫序,令我心中喜慰,與有榮焉。

托馬斯·巴賓頓·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1800-1859)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歷史學家,更是一位近代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麥考萊出身于一個具有虔誠宗教氛圍的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具有驚人的文學稟賦和興趣,18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后,雖然攻讀的是法律專業,但依然初心不改,對文學和古典學術興趣盎然,這極可能使他養成了酷愛自由,崇尚平等的人文精神。或許是由于人文精神本身固有入世情懷,或許是從他那擔任過塞拉利昂總督的父親身上繼承了政治基因,麥考萊投身政界并且獲得成功。由英國的市議員到駐印度總督參事會法律委員,麥考萊在印度,積極支持廢除奴隸制度,支持出版自由以及歐洲人和印度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創立西方式的英語教育制度。1839年麥考萊出任墨爾本內閣國防大臣,在任期間,恰逢中英“鴉片戰爭”,麥考萊積極主張對華開戰。

至此,我們都會意識到麥考萊對中國的意義。可以說,麥考萊是西方文明打開閉關鎖國的近代中國大門的先行者和最重要的叩門人之一!毋庸諱言,若無西方文明對古老的印度文明、中國文明的沖擊,中國和印度今天絕對不是現在的景狀。拋卻對西方入侵者的主觀動機的考量,單就客觀后果看,正是以麥考萊為代表的西方文明,促使中國走向近現代。麥考萊對印度、對中國、對東方文明、對西學東漸的影響都是重大而深遠的。

麥考萊另外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他輝格黨人的自由的帝國主義思想和他對憲政的推崇。麥考萊的《英國史》始于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計劃寫至喬治三世去世為止。麥考萊對英國“光榮革命”贊美備至,因為這場革命確立了議會至高無上的政治地位,這場革命對英國具有無比的重要性。麥考萊的這一觀點深深影響了以后的世界歷史教學。對于中國這個具有幾千年專制傳統,崇尚運用暴力進行王朝更替的國度,麥考萊對傳統王權與近代民主因素相結合的妥協革命觀及其對憲政的頌揚,對我們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無疑具有借鑒價值。

麥考萊以其文學家的文筆,氣勢磅礴、洋洋灑灑地書寫了這本《英國史》,我的感覺是:麥考萊的書寫風格幾乎不見職業歷史學家對事實本身真偽的質疑與探究,而更多的是對認定的事實進行胸有成竹、高屋建瓴式的敘述與評論,加之語言精練,文辭流暢,讀起來引人入勝,全無大多數史書的枯燥乏味。當然,這僅是我的一孔之見,若想深入了解麥考萊其人和他的《英國史》,還是應該認真閱讀劉志來的這本書。

志來的這本著作,無論是對麥考萊輝格史學思想的內容、麥考萊歷史書寫的浪漫主義風格,還是對麥考萊的帝國觀念、他對英國史學大眾化所做的貢獻,志來都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和論述,盡管不能臻于完美,但肯定值得閱讀。

是為序。

周鞏固

2019年2月于長春偉峰東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得荣县| 武穴市| 阿图什市| 景洪市| 临海市| 临澧县| 丁青县| 邛崃市| 新蔡县| 杂多县| 临西县| 阿尔山市| 凤城市| 白山市| 准格尔旗| 方正县| 伊金霍洛旗| 砀山县| 岢岚县| 朔州市| 康马县| 茌平县| 阳城县| 宜都市| 卓尼县| 揭阳市| 河南省| 宁南县| 突泉县| 屯昌县| 永康市| 卫辉市| 华阴市| 和林格尔县| 西华县| 定安县| 大荔县| 阿巴嘎旗| 无棣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