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杜氏家族成員的文學創作概況

在杜氏家族成員中,杜延年、延年中子杜欽、杜欽兄子杜業、不明世系的杜參及杜業從孫杜篤等皆有文辭作品傳世。其中,杜延年、杜欽、杜業、杜參的作品載于《漢書》,嚴可均《全漢文》卷三十一有輯錄;杜篤作品載于《后漢書》《文選》等典籍,嚴可均《全后漢文》卷二十八有輯錄。如此,從廣義文學觀的角度衡量,杜陵杜氏堪稱漢代的文學家族。

杜延年(?—約前55)[31],字幼公,杜周第三子。今存文《奏記霍光爭侯史吳事》和《勸霍光修孝文時政》兩則,皆見載于《漢書·杜周傳》。[32]嚴可均《全漢文》只載前文,后文失載。兩文皆關政事,當作于漢昭帝時。《勸霍光修孝文時政》僅存數語。據《漢書》卷六十《杜周傳》附《杜延年傳》載,昭帝時承武帝奢侈之弊,連年收成不好,百姓流離失所。杜延年因勸霍光,當修孝文帝節儉之政:“年歲比不登,流民未盡還,宜修孝文時政,示以儉約寬和,順天心,說(悅)民意,年歲宜應。”兩文皆為勸諫之文,應用色彩明顯。

杜欽(?—約前7)[33],字子夏,杜延年第四子。杜欽好經書而有智略,因“目偏盲”而“不好為吏”,但“最知名”,主要生活在宣帝、元帝及成帝時。他曾入大將軍王鳳幕府,與王鳳過從甚密。杜欽一生著述頗多,有說、疏、奏記、策對等十三篇。《漢書·杜周傳》附《杜欽傳》有《說王鳳》《重說王鳳》《舉賢良方正對策》《白虎殿對策》《戒王鳳》《復說王鳳起就位》《復說王鳳舉直言極諫》等[34]。另外,《漢書·馮奉世傳》有其《上疏追訟馮奉世前功》《奏記王鳳理馮野王》[35];《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有《說王鳳處置夜郎等國》[36];《漢書·西域傳》有《說王鳳絕罽賓》[37];《漢書·溝洫志》有《說王鳳治河》[38];《漢書·外戚傳下》有《說王鳳重后父》[39]等。從內容來看,這些作品以勸諫王鳳為主,應寫于元帝建昭年間至成帝河平年間[40]

杜業(?—約前1),杜緩子,杜欽從子,主要生活在漢成帝、哀帝時期。杜業身處尊位,卻敢于與外戚、權貴相抗,文辭以奏議、書論等為主。《漢書·杜周傳》附《杜業傳》有《上書追劾翟方進》《上書言王氏世權》[41]。嚴可均《全漢文》卷三十二除收錄這兩篇文章外,另收錄其《奏事》《說成帝紹封功臣》等文。

杜參(?—前24),京兆杜陵人。《漢書·藝文志》載其有賦二篇,曾與劉向一同參校秘書。資料所限,雖不能明其世系,但屬于杜陵杜氏家族成員當無疑。因列于此,以待來賢考證其世系情況。

杜篤(?—78)[42],字季雅,曾祖為杜熊,杜業從孫,東漢著名文學家,作品傳世者甚多。據《后漢書·文苑傳》,杜篤“所著賦、誄、吊、書、贊、《七言》、《女誡》及雜文,凡十八篇。又著《明世論》十五篇”。其中,《后漢書·文苑傳》收錄《論都賦》[43]。嚴可均《全后漢文》卷二十八收錄《論都賦》《祓禊賦》《首陽山賦》《書槴賦》《眾瑞賦》及《通邊論》《展武論》[44]《連珠》《迎鐘文》《大司馬吳漢誄》《吊比干文》等。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五》錄其七言詩《京師上巳篇》殘句。《隋書·經籍志》著錄《杜篤集》一卷。在杜陵杜氏成員中,杜篤的文學成就最高。賦作除了《論都賦》完整外,其余皆為殘篇。《祓禊賦》《首陽山賦》及《書槴賦》皆見載于《藝文類聚》。《眾瑞賦》為殘句,見載于《北堂書鈔》。

綜上,杜陵杜氏家族成員之中,杜延年、杜欽、杜業、杜參、杜篤等皆有文辭傳世。其中,杜欽的策、論,杜業的疏奏,杜篤的賦、誄皆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尤其是杜篤的《論都賦》,對后世的影響較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曲靖市| 韶山市| 济宁市| 谢通门县| 东城区| 孙吴县| 龙口市| 仁怀市| 沙田区| 丰镇市| 宣城市| 七台河市| 新余市| 高碑店市| 监利县| 永修县| 崇仁县| 新丰县| 卫辉市| 通化县| 墨竹工卡县| 忻城县| 乌拉特后旗| 周至县| 突泉县| 汶上县| 乌兰察布市| 巴中市| 准格尔旗| 田东县| 满城县| 金华市| 安庆市| 罗平县| 辛集市| 洮南市| 益阳市| 高雄县| 武夷山市|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