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涉酒詩文輯錄與研究
- 高正偉
- 622字
- 2025-04-24 16:44:27
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
亭對鵲湖
【解題】
天寶四年(745),三十四歲的杜甫重游齊魯,邀時為北海郡太守的李邕至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一同拜訪李邕從孫即齊州司馬李之芳,相見甚歡,日與游玩。員外,即李之芳,開元末曾為駕部員外郎。歷下古城,指春秋時齊國歷下城之遺跡,李之芳到齊州,在此建成新亭。亭面對鵲山湖,風景絕勝。杜甫、李邕等宴于歷下亭,各作詩詠嘆,此即其中一首。
新亭結構罷,隱見清湖陰[1]。跡籍臺觀舊,氣冥海岳深[2]。圓荷想自昔,遺堞感至今[3]。芳宴此時具,哀絲千古心[4]。主稱壽尊客,筵秩宴北林[5]。不阻蓬蓽興,得兼《梁甫吟》[6]。
【注釋】
[1]隱見:或隱或現。清湖:鵲山湖。陰:水的南面。
[2]籍:通藉,指亭子的基跡。此兩句是說,亭子的基跡,可憑藉臺看舊制,亭子的氣象,與遙遠的東海泰山冥接。
[3]遺堞:歷下古城上留下的墻垛。朱鶴齡云:“荷種湖中,本當言今。堞在古城,本當言昔。今昔互換,尤見曲折。”
[4]千古心:趙次公注引《禮記》曰:“言后人視今,猶今之視昔矣。”
[5]稱:舉杯。
[6]蓬蓽:“蓬門蓽戶”的略語,比喻窮人住的房子。此作者自稱。《梁甫吟》:梁甫,泰山下的小山,死人聚葬之處。今所傳《梁甫吟》,相傳為諸葛亮作,表達以謀略用世之心。杜甫借此以述懷。
【集評】
胡震亨《杜詩通》:此二詩(指此詩與《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殊拙澀,殆效北海體格耳。
仇兆鰲《杜詩詳注》曰:此與上章(指《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皆用六韻,依初唐排律,詞尚簡要耳。但此篇多平仄不諧,蓋古詩之對偶者,仿六朝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