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涉酒詩文輯錄與研究
- 高正偉
- 1097字
- 2025-04-24 16:44:29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甫敝廬在偃師,承韋公頻有訪問,故有下句[1]
【解題】
河南韋尹丈人,即韋思謙之孫、韋嗣立之子韋濟。思謙、嗣立先后為高宗、武后宰相。據《舊唐書·韋濟傳》:“天寶七載,又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天寶六年(747),杜甫與元結等在長安應詔,就選遭李林甫之忌而退。失望中的杜甫適逢韋濟見問,因此寄詩表達對韋濟關心的感激之情和落選的失望之意。浦起龍《讀杜心解》云:“公自天寶六載,應詔退下。意二年之中,在都失意,常縱浪近畿。詩正其時作也。”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2]。青囊仍隱逸,章甫尚西東[3]。鼎食分門戶,詞場繼《國風》[4]。尊榮瞻地絕,疏放憶途窮[5]。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牢落乾坤大,周流道術空[6]。謬慚知薊子,真怯笑揚雄[7]。盤錯神明懼,謳歌德義豐[8]。尸鄉余土室,難說祝雞翁[9]。
【注釋】
[1]敝廬在偃師:公元741年,三十歲的杜甫由齊魯歸東都,在偃師縣西北二十五里的首陽山下筑陸渾莊。
[2]“有客”兩句:杜甫把韋濟比漢代的河南尹李膺,自比孔融。
[3]青囊:仇注引《晉書·郭璞傳》:璞嘗受業于鄭公,得青囊書九卷,遂開洞五行。章甫:帽子名。“青囊”兩句是說自己身挾青囊而隱逸,冠章甫而西東。
[4]“鼎食”兩句:趙次公曰:“鼎食分門戶,以言河尹之貴。辭場繼《國風》,以言河尹之能詩。”
[5]“尊榮”兩句:趙次公曰:“惟其貴,故以其尊榮而瞻其地位崇絕也,”“疏放者,公自謂也。憶途窮,則又言河尹憶問之也。”
[6]“牢落”兩句:杜甫感概之言,言天地廣大,而我獨自流落,雖有道術,但周流四方無所用。
[7]薊子:《后漢書·方術傳》說薊子訓有神異之道,“既到京師,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數百人,皆為設酒脯,終日不匱”。笑揚雄:揚雄著《太玄》,時人皆笑之。杜甫自比揚雄。
[8]“盤錯”兩句:對韋濟的頌揚。《舊唐書》說韋濟“從容雅度,所蒞人推善政”。
[9]尸鄉余土室:杜甫在偃師縣所筑陸渾莊。祝雞翁:仇注引《列仙傳》云:“祝雞翁者,洛陽人也,居尸鄉北山下,養雞百,年余雞至千頭,皆有名字,欲取呼則種別而至。賣雞及子得千余萬,輒置錢去之。”此兩句杜甫謂自己雖居尸鄉,卻無祝雞翁之氣度。
【集評】
王嗣奭《杜臆》:杜凡奉贈詩,前半頌所贈,末后自陳;而此獨參錯轉折,承頂呼應,脈理極細。
盧元昌《杜詩闡》:“逢人問孔融”句,篇中三應:“疏放憶途窮”句,一應;“謬慚知薊子”句,一應;“難說祝雞翁”句,一應。一孔融也,求郭璞青囊而窮,尋陶令濁酒而窮,訪葛洪丹砂而窮,學薊子神異而窮,法揚雄草《玄》而窮,至為尸鄉祝雞翁而難說,終不免于窮。信乎途窮,信乎道術空也。公《秋述》云:“揚子云草《玄》寂寞,多為后輩所褻,近似之矣。”“真怯笑揚雄”句,語意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