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稱舜及其《古今名劇合選》研究
- 金艷霞
- 2048字
- 2025-04-25 19:52:18
(一)孟稱舜研究
鄭振鐸先生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是較早給予孟稱舜及其戲曲創作較高評價的,如認為“孟稱舜也是一步一趨的追逐于臨川之后的;然他的作為,卻比阮大鋮要疏蕩而近于自然些”,“在啟、禎間,他是一位最致力于戲劇的人”。[5]其中關于孟稱舜生平事跡的論述雖然極其簡略,卻對之后的孟稱舜研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現代學者對于孟稱舜的研究也只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才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界對孟稱舜的研究日漸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孟稱舜生平的考證研究
對孟稱舜生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0年代,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有歐陽光、胡緒偉和朱穎輝。由于孟稱舜生平資料的嚴重匱乏,所以研究者們只能從其同時代的著述中找尋片言只語進行考證。如歐陽光《孟稱舜的生平及其他》[6]《孟稱舜生平史料新見》[7]兩篇專論較早對孟稱舜的生年作了明確的闡釋,并對其生平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對孟稱舜的生平作較為詳備而準確考證的是朱穎輝先生,其《孟稱舜新考》[8]一文對弄清孟稱舜的本來面目做出了巨大貢獻。此文共分籍貫考、家族考、生平考、交游考、著作考五個部分,材料翔實,論證有據,為孟稱舜生平研究奠定了最堅厚的一塊基石,使后來的學者在考證時大多難以脫離此文而重新立論。朱穎輝此文與前述歐陽光文一樣均將孟稱舜的生年確定在1600年前后,但沒能確證孟稱舜的卒年。稍后發表的鄭閏《孟稱舜補考三則》[9]、劉文峰《孟稱舜史料補遺》[10]都是在朱穎輝此文研究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徐朔方《孟稱舜行實系年》[11]一文在孟稱舜生平方面又進一步提出了新的觀點,考訂其生卒年為萬歷二十七年(1599)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并對孟稱舜所作傳奇《二胥記》《貞文記》的創作時間進行了考辨。胡緒偉《孟稱舜的卒年及其后人》[12]根據徐文中的新材料推定了孟稱舜的卒年。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三編》[13]則考訂孟稱舜的生年為萬歷二十二年(1594),卒年為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91歲,此說為學界較普遍地接受。盡管已有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但由于文獻資料的欠缺,仍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亟待解決,例如關于孟稱舜的籍貫就有山陰、會稽、烏程三種說法。時至今日,關于孟稱舜生平事跡的研究仍然存在著許多空白和矛盾。
2.關于孟稱舜的戲曲創作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朱穎輝、鄭閏、劉文峰、徐朔方等一大批現代學者的考證,孟稱舜的歷史面目并未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而是變得日漸清晰,其戲曲創作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對孟稱舜戲曲創作的研究歷來多集中于其代表作《嬌紅記》,這一學術現象肇始于王季思先生。80年代初,王季思率先將孟稱舜埋沒已久的傳情杰作——《嬌紅記》傳奇列入其主編的《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14],并在后記中給予了很高評價,顯示出非同一般的過人理論眼光。自此之后,此劇一度備受學者關注,盛譽如潮,從文學、思想、時代等多角度進行詮釋的論文不絕如縷,影響較大者如歐陽光《孟稱舜和他的〈嬌紅記〉》[15]、蕭作銘《時代的浩歌——孟稱舜劇作思想內容淺析》[16]、朱穎輝《承前啟后的愛情悲劇〈嬌紅記〉》[17]、胡緒偉《“誠”的頌歌——孟稱舜劇作思想研究》[18]、徐朔方《論孟稱舜的戲曲創作》[19]等。自90年代起,學界開始冷靜客觀地重新解讀《嬌紅記》,力求對其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如李夢生《對孟稱舜〈嬌紅記〉的重新剖析》[20]、鄭尚憲、張冬菜《〈嬌紅記〉新論》[21]等。其中李文是反面立論最突出的文章,認為《嬌紅記》在思想深度和藝術創造上對前人都沒有明顯的突破,“對《嬌紅記》的過分肯定,恰是對我國戲劇成就的全面否定”。
孟稱舜的戲曲創作是一個復雜的整體,故不少學者對《嬌紅記》之外的其他劇作也投去了關注的目光,出現了一系列質量上乘的研究論文,或進行比較研究,如胡緒偉《金批〈水滸〉與〈英雄成敗〉雜劇之比較研究》[22]、周永忠《〈桃花人面〉版本比較》[23]及《〈桃花人面〉與〈桃源三訪〉語言風格比較》[24];或從歷時的視角進行研究,如趙俊玠《“人面桃花”的衍變》[25]、劉勇剛《從〈桃花人面〉看晚明的才子佳人戲曲》[26];或闡釋劇作的傳情意識,如呂茹《從情到理:孟稱舜愛情劇創作內涵變化》[27]、竇開虎《孟稱舜愛情戲劇中“真情”內涵的三次轉變》[28];或從文化的角度進行解讀,如趙長杰《論“人面桃花”的文化意蘊》[29]。
總之,此期研究孟稱舜戲曲創作的論文有近70篇,多集中于《嬌紅記》與《桃花人面》二劇,或分析思想內容,或考察社會背景,或總結藝術特色,或追溯本事源流,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舉。
進入21世紀,關于孟稱舜作品的文獻整理取得了大的突破,最引人矚目的是兩部專著的出版。一是2005年6月出版的由朱穎輝輯校的《孟稱舜集》[30],該書收集點校了孟稱舜現存的全部戲曲作品和詩詞文作品,有關孟稱舜生平事跡的材料亦搜羅殆盡,是一部較為完備精確的史料集。二是2006年10月出版的由王漢民、周曉蘭點校的《孟稱舜戲曲集》[31],收錄了孟稱舜現存的全部雜劇、傳奇作品,附錄了孟稱舜的詩詞文及與孟稱舜著作有關的其他資料。這兩部作品為孟稱舜研究以及《古今名劇合選》的相關研究都將帶來極大的便利,必將推動研究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