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秦早期歷史研究
  • 雍際春
  • 1349字
  • 2025-04-24 17:36:25

第一章 秦早期歷史及其研究意義

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其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極為獨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之所以如此,“并非僅因為由秦作了戰國的終結,并開啟了漢代文明;更重要的是,秦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即由之開辟了中國古代歷史的新紀元,其后其前的歷代王(皇)朝皆無可與之比擬者,二千年來的帝國制度正反兩方面都可以從秦找到它的歷史縮影,都可以從秦的制度中尋到它的根基和因子”[1]。所以,惲敬在《三代因革論》中就有“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的感慨。[2]譚嗣同《仁學》一書亦有“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的結論。這說明,對秦史及秦文化的研究和探討,遠遠超出了秦史本身。

秦史研究的魅力和價值還在于秦之完成大統一和其政權的迅速瓦解,這對立統一的兩個問題,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和啟迪。它猶如魔方般長期困擾和吸引著歷代統治者與學人,去探究其奧秘。因而,自秦亡后不久,即有漢初陸賈著《新語》和賈誼撰《過秦論》,研究總結秦亡的教訓,由此開始了對秦史的研究。接著,從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等正史,到歷代政論文,研究秦史者代不乏人。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試圖對這兩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和疑案進行研究和破解。這種探索和研究極大地推動了秦史的研究工作。

在秦史研究中,還有一個饒有興味而無法回避的問題,就是秦人由統一到滅亡,雖然歷時很短,但其由興起到發展、建國進而一統天下,卻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在秦人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它是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后掃滅六合完成統一的?它是如何由邊鄙小族而逐步走向歷史舞臺的中央?它是如何在艱苦險惡、險象環生,經常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慘淡經營、致力發展從而實現崛起的?它是如何在列國爭霸和七雄兼并中后來居上的?秦與六國的發展路徑和歷史結局緣何完全不同?秦文化與周文化、六國文化、戎狄文化的關系及異同究竟如何?秦文化的內涵、面貌、特征、優勢何在?……這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問題,長期困擾著人們,也吸引著無數先賢時俊的探研激情。然而,這些問題時至今日也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歷史研究和文化探索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歷史的發展具有連續性,文化的演進也具有傳承性。無論是秦的統一與速亡,還是秦人歷史與文化的獨特性,其正解實際上只能從考察秦人發展歷史和文化演進的歷歷足跡中去探尋,尤其是究本溯源對秦人源頭和早期歷史的探究更為必要。當然,這種探求,并非單純的一族一國歷史的線性考察,而是將秦人歷史置于先秦歷史的發展階段和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整體進程中,加以宏觀把握和具體探討。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獲取歷史的真相和科學的答案。

縱觀兩千年來的秦史研究,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春秋以來特別是戰國以來的秦人歷史,而于秦人早期歷史的研究,成果寥寥,甚至空白。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秦史資料尤其是關于秦早期歷史資料的極度匱乏,還有傳統觀念認識的限制。近年來,隨著考古發掘和新資料的發現,對秦人早期歷史與文化的研究,其長期冷寂的局面業已打破,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斷問世,但是,秦早期歷史與文化研究相對薄弱和滯后的格局并未完全改觀,許多問題仍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而秦早期歷史對于秦史研究和先秦史研究又是無法繞過的一環,這既是我們今天無法回避的課題,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學術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巴林右旗| 福贡县| 浪卡子县| 长葛市| 虞城县| 夏河县| 榆树市| 松江区| 石狮市| 图木舒克市| 鱼台县| 丰顺县| 江油市| 简阳市| 湘西| 寿阳县| 波密县| 察雅县| 班戈县| 兴山县| 连江县| 蛟河市| 柯坪县| 平阴县| 绥滨县| 五原县| 喀喇沁旗| 南宫市| 五家渠市| 阳朔县| 辽宁省| 林西县| 武胜县| 正镶白旗| 海晏县| 牙克石市| 黔西县| 含山县| 兰西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