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唯物主義:重新理解馬克思
- 劉志洪
- 1447字
- 2025-04-24 20:52:31
第一章 唯物主義在思想史上的多種含義
對思想史的考察,是準確理解思想家們思想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研究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也不例外。在研究的原則中,我們已經認識到了把握唯物主義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各種含義之于準確理解新唯物主義含義的重要意義。沒有正確理解唯物主義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含義,就無前提地甚至以錯誤的前提談論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是不合理的,不可能準確、全面地理解新唯物主義的含義。因此,在考察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之前,必須先行考察唯物主義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含義。
在歷史上,事物和事物的概念經常不同時出場。往往是事物先行出現,而事物的概念在一段時間之后才形成,有些甚至還姍姍來遲。唯物主義就是如此。從后人的觀點看,眾多唯物主義思想在西方哲學肇始之初就已經登上哲學舞臺了。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唯物主義這一概念直到兩千多年后的17世紀才形成并被使用。從而,對唯物主義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含義的考察只能從近代開始。中文“唯物主義”一詞對譯的英文為Materialism,德文為Materialismus。英國著名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在《懷疑的化學家》(或譯《懷疑派化學家》,出版于1661年)一書中最早使用了英文Materialist(唯物主義者)一詞。[1]1668年,英國劍橋柏拉圖學派的一位哲學家亨利·莫爾在其《神學家的對話》一書中曾提到“一個年輕、機智、很有教養的唯物主義者”;十年之后的1678年,劍橋柏拉圖學派的另一位哲學家卡德沃思在其《真正理性的宇宙體系》一書中使用了“古代無神論的唯物主義者”這樣的表述。[2]德文Materialismus一詞最早出現在學者瓦爾希于1726年編著的《哲學辭典》中。該辭典首次收錄了“唯物主義”辭條并作了如下的解釋:“人們稱那種否定精神實體,只愿承認物質實體的(觀點)為一種唯物主義。”[3]下文將看到,瓦爾希對唯物主義含義的這種概括是比較準確的。只承認物質實體的存在而否定上帝和精神實體的存在,的確是唯物主義概念首要的含義。唯物主義概念的產生情況表明,進入近代,西方思想界對唯物主義思想有了更為自覺和深入的認識,對其進行了反思和命名。
這樣,對唯物主義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中含義的考察,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課題。但這種考察需要正確的原則與方法。在筆者看來,考察概念在一個較長時間段中的含義,主要應考察人們尤其是思想家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對該概念含義的理解和規定,并通過總結歸納,概括出該概念的含義。人們經常使用的對概念含義詞源學的考察和查閱辭典的方法雖都是考察概念含義的重要途徑,但都不應成為主要途徑。前者考察的主要是概念最初的來源和含義。但概念的含義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改變,從而最初的含義可能并非概念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主要含義。因此,這種方法不能成為考察概念含義的主要途徑。筆者相信,馬克思和恩格斯會同意這個觀點。恩格斯曾以“宗教”一詞為例指出,概念的意義應該“按照它的實際使用的歷史發展的過程來決定”,而不是“按照來源來決定”。恩格斯甚至激烈地認為“這種詞源學上的把戲是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后一招”。[4]而各種辭典所示則是其他學者對于該概念含義的觀點,至多只能作為參考,學術研究必須進行獨立的考察,因而這種方法也不能成為考察概念含義的主要途徑。基于上述觀點,本書力圖通過考察和歸納近代思想家們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定來概括唯物主義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中的含義。不過,馬上又有一個問題出現在了我們面前,這就是導論指出過的近代思想家們幾乎都沒有正式明確地界定過唯物主義的含義。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分析近代思想家們關于唯物主義的論述尤其是直接、重要的論述把握他們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