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文化館遲到兩個小時算遲到嗎?
- 大文豪1980
- 港口飛人
- 2222字
- 2025-04-16 23:00:39
關于文化館,后世的余樺有個很熱門的網絡段子。
余樺年輕時在海鹽衛生院當牙醫,他發現對面文化館的人“工作”就是滿大街晃悠,仿佛上班就是打卡閑逛。他羨慕得咬牙切齒,于是也想進文化館上班。
經過不斷投稿退稿之后,他終于成為了海鹽縣第一位到京城改稿的作家,于是如愿以償進了文化館上班。
而余樺第一天上班就故意遲到兩小時,想試探摸魚底線。結果到單位一看,自己竟是第一個到的!他當時就告訴自己:“這個單位我來對了!”
這當然有夸大和戲謔的成分在,但也足以能體現出當時文化館的工作氛圍。
九十年代有部非常非常優秀的電影《背靠背臉對臉》,故事的背景就是文化館。
彼時,金市文化館的職能緊密圍繞“群眾文化建設”與“社會教育”兩個方面開展,包括指導全市群眾文化業務工作,輔導全市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性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集藏民間工藝精品及群眾書畫作品,出版群眾文化刊物,進行群眾文化藝術的調查研究、理論探討,開展社會藝術教育等重要任務......一句話概括就是,只要和文化沾點的,他們都能管一下。
《鐘山》刊發的第三日,金市文化館的工作會議。
“我們市最近的文化工作穩中有進,基本已經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目標.....”秘書正在講著金市文化館這一年的工作情況。
館長許樂山示意秘書停一停,他面前除了筆記本,還有一本《鐘山》:“......我說幾句關起門來的話,同志們啊,雖然我們金市歷史悠久,也出了不少知名文學家,但是新鮮血液始終是要發掘的!對于那些有文藝特長的年輕人,我們要發揮這個陣地作用嘛!”
許樂山頓了頓:“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如今我們這棵樹也不小了,怎么乘涼的人沒幾個呢......前不久《金市日報》上的那個詩人張鹽的采訪,你們應該也都看過了吧,年輕人了不起啊!”
他拍了拍手里的《鐘山》:“他又在《鐘山》上投了篇小說,我昨天看了,寫的非常不錯。這樣的人,應該發揮更大的文藝作用嘛!聽說張鹽現在還在什么紡織廠保衛科當干事,依我看啊,這就是埋沒人才!邊組長,你去落實一下,看能不能把張鹽調到我們文化館......”
.....領導的話,那就是命令!
而且作為文學創作組的直接負責人,雖然文化館很輕松。但邊笑作為組長也有業績壓力,快到年底了,如果真能把張鹽弄到館里,絕對算他們文創組的一筆大功勞,不就把文藝組、美術攝影組、科普宣傳組他們比下去了嗎......
沒辦法,誰讓張鹽最近名聲這么大呢,聽京城那邊的朋友說,張鹽那篇采訪,似乎要全國見報......
于是邊組長第二天就來到了張鹽家中,拎著一些糕點,以慰問市優秀作家的理由,登門拜訪。
謝蘭一聽說是市文化館的,連忙說,快請進,不管邊笑說自己已經吃過了,又給邊笑添了副碗筷。
邊笑也是個痛快人,不多推辭,坐在了飯桌上,對面就是張鹽。
“......張鹽同志,最近可不得了啊,在我們金市,只要能認字的,沒人不知道他了!他的那篇采訪一出,不少人表示,要向他學習呢!兩位養了個好兒子啊,”邊笑端起酒杯,向張慈瑞和謝蘭敬酒。
張慈瑞很是受用,笑呵呵地碰了一下杯。
“今天我過來呢,有兩件事情,第一件呢,就是代表我們文化館,看望我們市里的優秀作家,我們來遲了啊,讓明珠蒙塵了......”
“邊組長,您這是說得什么話,就他還明珠,電燈泡還差不多,您就別夸他了,最近尾巴都快翹到天上去了......”
謝蘭一邊說,一邊是臉上掩蓋不住的欣喜,最近他兒子可是風云人物,不管她走到哪里,都能聽到有人在討論他兒子,而且一聽說她是張鹽的母親,那尊重給的滿滿的。
“邊組長,明珠真談不上,就是寫了點東西而已,感謝您和文化館的記掛......”張鹽謙虛道。
邊笑端起酒杯:“張鹽同志,還有一件事情,我們想征求你的意見,我們館長是個愛才的人,他看了你的詩歌和小說,覺得寫的很好,還在我們全館會議上專門表揚你......”
“......他知道你還在廠保衛科當干事之后,就覺得你屈才了,像你這樣的人,應該發揮自己的文藝專長,如果給你更好的創作環境,你應該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你愿意來我們文化館工作嗎?”邊笑將酒杯端到張鹽面前。
“......到文化館工作?”張鹽和邊笑碰了一下杯,他目前在保衛科雖然待的不錯,但說實話,每天機械和重復的工作讓他多少有點枯燥,唯一的樂子也就是和趙健康吹吹水摸摸魚......
邊笑看張鹽似乎有些心動,連忙趁熱打鐵:“是,你放心,你的工資和組織關系都會調過來,你現在是24級吧?我們會把你待遇上調一級......”
邊笑像極了后世的無良HR,各種允諾:“......如果你過來了,我們不會要求你必須要寫出什么作品出來。好作品不是逼出來我們還是知道的,我們也會經常組織一些交流和采風的活動.....總之,肯定比你現在在保衛科輕松,所以你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專心于創作......”
秦建設在一邊看著不做聲的小舅子,心想,這還不答應啊,我都想去了......
“咳咳......邊組長,如果調過去,能保證有編制嗎?”張慈瑞聽到邊笑的來意是想把張鹽調去文化館之后,他也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提議。
因為在保衛科,頂天了就是科長,張鹽他是了解的,寫字很在行,保衛么,頂多算是個二流水平。雖然他不是很懂文學,但就目前兒子表現出來的水平來看,文化館確實是更適合他的地方。
張家,有兩個人拿槍已經足夠了。
“必須能!”邊笑堅定地點頭,現在還不是逢進必考。
館長點名要的人,安排個編制還不是輕輕松松。
“......文化館”張鹽自從知道邊笑是文化館的之后,腦子里余樺說的那個段子就一直縈繞不去,他終究還是沒有忍住,問出了那個問題:“......邊組長,文化館,遲到兩個小時,算遲到嗎?”
邊笑正在夾一塊咸肉,聽到張鹽的話,肉掉進了酒里。
這算是答應了嗎,邊笑心想。
于是邊笑很認真地回答:“如果是你遲到的話......大概......也許......應該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