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新華日報》發行,熱度爆炸!

京城第五羊毛衫廠。

盡管距離五月份《東國青年》發行已經過去半年的時間,但黃曉菊還是覺得每天上下班如同穿越火線,因為經常有人堵在工廠門口要見她,還有人寫信給她、邀請她出去做報告.....

原因很簡單。

她就是“潘曉”里面的“曉”。

是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這封信的作者,是兩個人,黃曉菊和潘祎,或者更精確點,是《東國青年》的編輯總結他們的想法而完成的代筆之作。

78年,《東國青年》雜志決定復刊。當年6、7月間,復刊領導小組希望了解現在的青年在想什么,于是決定開展一場人生觀討論。編輯部的人員奔走于京城的機關、學校、商店、工廠,召開各種層次的座談會。

在一次座談會上,編輯部結識了京城第五羊毛衫廠的青年女工黃曉菊。通過幾次溝通交流,決定向黃曉菊約稿。在這前后,在京城經濟學院的座談會上,學校向編輯部推薦了大二學生潘祎。

不久,黃、潘的稿子分別交到編輯部。潘祎的不能用,但其中一些語言和觀點可供參考,而黃曉菊的原稿有8000多字,分為“靈魂的鏖戰”、“個性的要求”、“眼睛的辨認”和“心靈的惆悵”四部分,基本可用。

編輯部結合兩篇稿子,最終由編輯馬笑冬執筆,寫出了一篇2400字的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署名“潘曉”。

這篇被雜志操刀的“讀者來信”已經不是停留在個人的抱怨與思考上了,而是上升到一個高度,有對過去的反思,也有對新生活的追問。

黃曉菊沒有意料到那篇來信登出之后會造成那么大的反響,雖然編輯寫的內容基本上反映了她的困惑,但是她還是覺得,那不是百分百她的想法......

在回去的路上,路過報刊亭的時候,黃曉菊看到不少人拿著一份《新華日報》在討論,隱約能聽到“潘曉”“回答”“人生”“認真”這個詞,這引起了黃曉菊的好奇,于是她花5分錢也買了一份。

于是黃曉菊看到了一篇評論文章:

《回答:評詩人張鹽采訪》

“......5月,《東國青年》刊發的一份讀者來信引起了全國范圍內的人生大討論,在各種各樣的聲音中,大家對人生這個命題的回答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模糊,似乎討論來討論去又回到了原點。但不管怎么說,有討論就有進步,而在前不久,《金市日報》刊出了一份采訪文章,我們驚喜地發現,這篇采訪似乎給出了一個不錯的回答......”

“張鹽是個年輕的紡織廠工人,只有二十歲,前不久在《詩刊》上發表了一首詩,截止本報發行,他又在《鐘山》上發表了一篇小說,是個很有文采的年輕人,也擒獲過兇犯......”這么了不起的嗎,黃曉菊暗自佩服,她自然知道《詩刊》和《鐘山》的含金量。

“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就一定有人在負重前行,很難想象這句話出自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嘴里,張鹽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不一樣,他身上沒有那種迷茫和闖蕩,他對一切看的似乎都很清楚......”這句話如同在黃曉菊的腦中砸了一拳。

黃曉菊出生于55年,72年初中畢業,可能因為身體原因沒去上高中也沒去插隊,而是在家待業了兩年,74年被分配到京城第五羊毛衫廠當工人。她當時的煩惱就是“難道就這樣一輩子與機器打交道嗎?”

78年,黃曉菊參加了當地的文學培訓班,得到了所謂的思想啟蒙......

換句話說,黃曉菊一直沒有接觸過真正的社會,而是長期生活在不用為物質發愁的象牙塔里憂國憂民......

“如果你覺得你的祖國不好,你就去建設它......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此后如果沒有炬火,我們便是唯一的光......”

“當被問到怎么樣看待這個時代的時候,張鹽的回答是認真,他非常認真地說,認真是我們改變這個社會的方式,我們不可能事無巨細的做好所有事情,只要能認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么這個時代就一定能變好!”

“......這就是張鹽的采訪,他始終用一種平和態度去闡釋自己的想法,在他身上看不到戾氣和躁郁,他說,認真是他對于人生的回答,也是他對于這個時代的回答......”

......黃曉菊覺得,自己的思想,可能走歪了路子,她一直在想這個想那個,但是一直沒有親身去實踐過哪怕一件能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小事......

她想到了一件好笑的事情,去年她和朋友們去市郊玩耍,她竟然分不清麥子和水稻......

此時,京城的晚霞鋪滿天空,無數的人們穿梭在這個城市里,支撐了整座城市的運轉,黃曉菊身處其中,她第一次感到了一種真實。

她快步往家中走去,越走,步子越堅定,她打算回去寫一封信,寄到金市,寄給張鹽,她要謝謝張鹽,她似乎知道,該怎么樣走人生的路了......

同一時間,《新華日報》編輯部。

作為東國歷史上第一份全國性針--織報,刊發什么內容,怎么刊發,無疑傳遞著很多信號。

在收到顧長春的轉載評論《金市日報》的申請之后,陳主編猶豫了很久,他當然知道這個新聞的價值。

可是這種定調子的事情。他還沒有權限做主,但他決定試試,于是他撥通了上面的電話,詳細地匯報了情況,闡述了他們的思路,現在是改開,刊發這種內容,有利于思想解放......

本來他以為會等很久。

但是陳主編沒想到,第三天,他就得到了回復:

不錯,發。

當報紙發行之后,編輯部的眾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大眾的反應。

這時,一個小編輯激動地跑進來,大聲說:“大街小巷,都在討論我們這一期的《新華日報》......”

成了,陳主編和顧長春都興奮地拍了桌子......

作為記者,能夠影響歷史的時刻不多,似乎,他們做成了一件。

第二天,無數封信件如同雪花般飛向《新華日報》,飛向金市,飛向張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沙雅县| 靖江市| 平顺县| 许昌县| 嵩明县| 南昌县| 怀集县| 宜兰市| 霸州市| 谷城县| 永州市| 墨竹工卡县| 安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称多县| 六枝特区| 新疆| 佛山市| 丰顺县| 信阳市| 庆元县| 固阳县| 普兰县| 荥经县| 唐河县| 浑源县| 黄龙县| 夹江县| 潜山县| 库伦旗| 宣威市| 开化县| 昆明市| 延吉市| 赫章县| 石狮市| 招远市| 武威市| 德化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