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改稿通知
- 大文豪1980
- 港口飛人
- 2113字
- 2025-04-09 15:40:58
張鹽在寫完《十八歲出門遠行》之后,想過要投遞哪個雜志,《收獲》、《當代》、《花城》甚至《人民文學(xué)》都在他的考慮之中,但是相比于這些在外省的雜志,《鐘山》就在金市,寄信快多了,而且《鐘山》才創(chuàng)刊不久,作為一本新刊物,也更快有回應(yīng)。
換句話來說就是,稿費來的更快。
一切朝錢看。
這不,姐夫秦建設(shè)那天從家吃過飯之后,沒幾天又找到了張鹽,說,讓他做好準備,5天之后,《鐘山》要舉辦一個現(xiàn)場改稿會,他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也在其中,要去《鐘山》報道,現(xiàn)場改稿,基本上這次改完,就能在下一次的《鐘山》上刊發(fā)了。
于是張鹽開始寫假條,理由非常充分:
“尊敬的領(lǐng)導(dǎo),我因《鐘山》雜志邀請,要赴《鐘山》雜志編輯部改稿,歷時一禮拜,特此請假,望批準。
保衛(wèi)科張鹽”
張鹽此時正是廠子里的大紅人,抓獲逃犯實打?qū)嵉亟o廠里掙了面子,還上了金市日報哩!書記和廠長都很高興。
前不久還有詩發(fā)表在《詩刊》上,現(xiàn)在又要去《鐘山》改稿,不得了啊。
說不定馬上就不在廠子里干了,有更好的去處。
批,肯定要批!
于是科長劉愛軍語重心長地對張鹽說:“小張啊,你就安心修改,一個星期要是不夠就兩個星期,爭取能發(fā)表!你要是能發(fā)表,我們保衛(wèi)科,我們廠都跟著沾光,工作你不用擔(dān)心,有小趙在呢,他頂?shù)米。 ?
趙健康正拿著一個蘋果啃,聽著這話,只覺得原來脆甜脆甜的蘋果變得干巴巴的,如同嚼蠟。
怎么就叫我頂?shù)米×耍沂巧诎?.....
“要是發(fā)表了,我請大家伙搓一頓!”
“好,就等著你這句話,走吧。”劉愛軍站了起來,率先鼓掌,“來,我們大家伙響一個,一起給我們的張鹽同志送個行!預(yù)祝他改稿順利!”
一片掌聲中,趙健康也暗自下了決心。
也許是那天的槍戰(zhàn)讓他開了竅。
人,總要在極限的環(huán)境當中才能有蛻變。
之前趙健康總是嘻嘻哈哈沒個正形,自從那次和死亡近在咫尺之后,趙健康就時常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那天他真的死了,能有什么留下來?
答案是什么都沒有。
他只是一個小“保安”,除了父母親人,沒有人會記得他。
所以當他再回去翻看自己原來寫的那些東西的時候,說好聽點是不忍猝讀,說難聽點就是寫的什么東西......
趙健康也打算,沉下心來,認真的寫點東西。
好歹,人活一世,留幾個字下來也好。
白天鵝廠保衛(wèi)科,會寫字的,不止張鹽一個。
還有他趙健康。
張鹽先去了一趟姐姐家,把買的圍巾送給姐姐。
姐姐張米和謝蘭的性格很像,一邊埋怨張鹽亂花錢,一邊喜滋滋地戴上,對著小鏡子左看右看。
一問張鹽還沒有吃飯,就給張鹽下了碗面,醬油底,煎了兩個雞蛋,撒了點蔥花,滴了幾滴香油,是看起來極舒坦的一碗面。
面做好,秦建設(shè)也回來了,看到小舅子的碗里是兩個雞蛋,于是他小聲而酸酸地說:“我還沒吃過兩個雞蛋的面呢。”
張米毫不客氣:“那你也給我買條圍巾去。張鹽別管他,吃你的。”
“張鹽,后天早上別忘了去丁山賓館報道啊!”
“丁山賓館?這么土豪?”
張鹽沒想到,才放出的豪言壯語,這么快就實現(xiàn)了,他能進丁山賓館了。
那看來這次改稿會的規(guī)格很高啊。
張米嘴上說的銳利,也給秦建設(shè)臥了兩個雞蛋,又割下一塊小咸肉,炒了個韭菜,端給丈夫和弟弟吃。
圍巾很好看,今天她很高興。
秦建設(shè)咬了一口蒜,也不知道他這個地地道道的金市人,怎么學(xué)會像北方人一樣吃蒜的,再來一口面,他很有地主老財?shù)母杏X:“什么土豪,這個詞不要亂說,現(xiàn)在哪來的田地給你分?”
“......這是我們第一次組織現(xiàn)場改稿會,我們主編說,要么就不搞,要搞就搞個大的!改完稿還有研討會,他為了這次的活動,可是花了大功夫,動用了我們社幾乎所有關(guān)系,你想想,丁山賓館一間房住一晚上就要三十塊錢,下了大血本啊!讓你們這些個‘陳奐生’都進進城。”
“嗯,還有,你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也作為備選,進了研討作品名錄。”秦建設(shè)吐嚕著面條,他今天開了一天籌備會,早就餓了。
在原來的時空里,《鐘山》并沒有組織這次改稿會,也許是張鹽這只蝴蝶的作用,也許是其他的原因,誰知道呢?
但可以確定的是,《鐘山》花了這么大的血本,不是做慈善,讓這些作家來白吃白住的。
當時不少作家,借著改稿的名義,到處流竄。
《鐘山》的訴求就是借助這些有
潛力的作家,擴大影響力。
或者往大點說,它的野望就是形成一個文學(xué)流派......
傷痕派、反思派、朦朧派......再來一個鐘山派似乎......也不錯。
張鹽看秦建設(shè)吃蒜吃得香,也要了一瓣,卻被辣到了嘴巴,喊著:“姐,給我倒杯水。!”
張米端水過來:“學(xué)他干嘛,侉的很,辣著了吧。”
一杯水下肚,這才勉強好了些,張鹽說:“這次來改稿的,都有誰啊?”
他想聽聽,看有沒有什么熟悉的名字,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她還沒有和歷史書上的那些名字發(fā)生過交集。
彼時后世那些大師都還很年輕,有的甚至沒有發(fā)表過作品,一個個滿是青澀,正在用筆描繪世界......
張鹽就有種惡趣味,想親自驗證后世的不少江湖傳聞的真假。
“高小聲。”
“陸紋夫。”
“汪僧祺。”
......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從秦建設(shè)的嘴里蹦出來,讓張鹽有些失神。
難道說,自己已經(jīng)和這些人平起平坐了?
不會這么快吧,這才寫到第十六章啊?
“汪老先生也來改稿?”張鹽還是打算確認一下。
秦建設(shè)對張鹽的驚訝頗為滿意,他特意說這些大作家的名字來敲打張鹽,小樣,別以為寫一篇好小說就很拽了。
文學(xué)這條路,還長著呢!
秦建設(shè)說:“想什么呢?汪老是請來的指導(dǎo),還有我報的幾個名字,都是指導(dǎo),來改你們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