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善與不爭

智謀是個好東西,有智謀才能做成大事業。但智謀并不是誰都能用的。《紅樓夢》里說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家性命”。王熙鳳的聰明伶俐怎么會落了一個“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場呢?

關鍵是心性修養不夠。

王熙鳳可能沒讀過《鬼谷子》。安、徐、正、靜,她一個也沒有做到。秦可卿說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脂粉隊里的英雄也還是脂粉,只憑腦瓜好使,口齒伶俐,會討上級領導賈母的歡心,成為賈府的管家,但她幾乎不思索賈府之外的事情,得來權力全用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走到哪里要么滿堂歡笑,要么雞飛狗跳,既不能使賈府上下安心,也不能行事端正,看似精明、聰明,因為缺少敦厚誠樸的心性修為,也只是寫在臉上的小聰明。

如何走出小聰明,走向成熟睿智的大智慧呢?

1.留有決策空間

如果說安、徐、正、靜是諸子們的共識,是大家公認的基本原則,那么具體怎么做,不同的書便有了差異。 《管子·九守》說:

安徐而靜,柔節先定,虛心平意以待須。

《管子·勢篇》則說:

賢者安徐正靜,柔節先定。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守弱節而堅處之。

《六韜·文韜·大禮》姜太公告訴文王則說:

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志,待物以正。

這三處強調的“柔節先定”都是從道家學說發展而來的。道家主張以柔弱勝剛強,認為人要身段柔軟,處事柔和而有原則,才能服眾。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外圓內方,綿里藏針,而不能像王熙鳳那樣咋咋呼呼,過于強勢。先秦諸子普遍推崇的至高修為是“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內心無比強大,卻嚴肅認真,堅守信念,充滿信心,但外表看起來卻謙恭而謹慎。

但在《鬼谷子》中則寫為“其被節無不肉”。這句話與其他書不同,顯然是《鬼谷子》有意為之。我們知道《鬼谷子》所教的學生都是布衣出身,是要游走天下而求職謀生的人。他們去觀察一個國君是否值得輔佐,因為一個人找領導要比領導找屬下更重要,尤其在戰國時期,諸侯之間斗智斗勇,攻城略地,爾虞我詐,稍有不慎跟錯了領導,不僅自毀前程,還要賠上身家性命。

“被節無不肉”是用人的關節來比喻戰略資源和決策空間。《黃帝內經·寶命全形論》說:“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十二節是指人體兩側肩、肘、腕、髖、膝、踝左右對稱,共十二處大關節。關節內有軟骨,外有肌腱,才能運動自如收縮有力。鬼谷子用“關節”來比喻處理問題的空間。

“被”,在這里是“到達”的意思,有了“安徐正靜”的修養,遇到國家有重大危險、國君面臨重大決策的時候,才能像有厚厚肌腱包著的關節一樣可以運動自如,有較為穩妥的轉圜空間。

《三國演義》中有“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且不說這故事是否符合歷史真實,有人因此懷疑諸葛亮的用心:明知道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什么還派關羽去呢?一種解釋是:諸葛亮先立下軍令狀,以此控制關羽。另一種解釋是:諸葛亮認定關羽會放走曹操,才故意派他去,既成全了關羽仁義的名聲,也完成了自己的戰略布局。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確立了聯吳抗曹、三分天下的戰略,這是諸葛亮興復漢室的基礎,也是一生無怨無悔的追求。但現在,如果曹操被殺,立刻天下大亂,而北方要么會有另一個曹操出現,要么吳國趁機北上。這時劉備兵馬也不足,只能坐看別人成就大業,等于麻將牌桌上點了炮,贏的人不僅不感謝反而怪你出手太臭。更何況曹操一死吳國沒有強敵壓境,當然不會與劉備的散兵游勇聯合,劉皇叔連狐假虎威的資本都沒了,不僅興復漢室這個夢做不成,連想睡個安穩覺都不能了。所以,諸葛亮在放走曹操以后長嘆一聲:“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彼闶菍⑦@事結案了。

這個故事是小說家言。歷史上確實有個類似的故事,說的是徐達放走元順帝。

洪武二年(1369)徐達率軍圍攻開平府。開平府是元的上都,在現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這時元順帝已經從中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退守到此。徐達攻城用的卻是圍三闕一的策略,就是圍攻三面,留出一面。果然元順帝就帶人從這一面逃了出去。聯合作戰的常遇春知道后很生氣,覺得白白丟失了一件大功,可恨可惱。徐達說:“元順帝名正言順做了三十五年皇帝,天下都習慣了。要是我們將他活捉了,怎么處理?殺了,我們成了眾矢之的,做不到。劃分一塊地分封給他?我們說了算嗎?我們自己心里能甘心嗎?既然如此,莫不如放他逃回蒙古吧。”常遇春還是覺得無法理解。等收兵回營,將來龍去脈報告朱元璋。朱元璋不僅沒有怪罪,反而稱贊徐達“為將不妄殺人”,是國家的柱石。

徐達在對待元順帝的問題上,是從國家層面思考,而不僅僅為了滿足一己邀功去抓一個皇帝。歷代改朝換代,如何處置前朝帝王是一個令新皇帝撓頭的事。如果公開處死,新朝無疑徹底得罪了前朝遺民,新朝尚未立足,便樹起了不仁不義的牌坊。但若是封地或是貶為庶民,必定有一大群人追隨,不可避免成為新朝的心頭大患,項羽殺死秦降王子嬰,便成為劉邦列舉的十大罪狀之一,此后曹丕處理漢獻帝,趙匡義處理唐后主都留下讓人詬病的話柄。所以,徐達放走元順帝,一是避免了元順帝屬下的死拼,減少了傷亡;二是中原大地的元朝貴族能夠追隨元順帝回蒙古,迅速瓦解了元軍的斗志;三是便于集中精力平定長城以南的割據勢力,為統一全國做好準備。

因此,鬼谷子用“被節無不肉”代替了“柔節先定”,告訴弟子什么樣的諸侯才值得輔佐。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有豐富的戰略資源,才能騰挪自如,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游刃有余。我們都知道,無論人與人的關系、事與事之間的沖突,常常是在某個關節處卡住了,像堵車一樣,進不得,退不了,只好硬著頭皮堅持。但在局勢瞬息萬變的戰國時期,國家缺少戰略轉圜的空間必然被逼入死角成為眾強圍攻的對象。就像下象棋一樣,對手已經布好了陣勢,處處皆可被將死。

衡量一個機構的組織模式,也是衡量一個組織的發展空間、運轉環境的重要機制,只有組織合理、前途無量、運轉自如的單位,才值得投身,才值得向往??磥碛辛税?、徐、正、靜的個人修養,還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組織,才能將“小我”拓展為“大我”,實現發展的第一步;才能由一個人變成一個單位,建構一個有序的組織。做到了這一點,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那么,在這個基礎上,個人如何與組織的人相處呢?

2.不爭才能容人

《鬼谷子》原本寫作“善與而不靜”,這個“靜”是個通假字,其實就是當時的別字,應該是“爭”。

一是因為《六韜》寫作“善與而不爭”,馬王堆帛書《稱》也寫作“善予不爭”,鬼谷子的說法與之相似,是同一個來源;

二是前一句剛強調心性要“靜”,緊接著便是“不靜”,顯然自相矛盾。

三是“不爭”是道家學說的核心觀念。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保ā兜赖陆洝返诎耸徽拢┱嬲挠绊懥Σ皇强繐寠Z獲得的,而是取決于大家公認,取決于自己的所作所為。老子說的“不爭”是“善利萬物而不爭”,即把人做好,把事做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了口碑就有了品牌,有了品牌就贏得了信任。這就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要有意氣之爭,不要有私利之爭,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

無論是“善與”,還是“善予”,都是給予、賜予的意思。就是要善于付出,能給予他人名位、賞賜和權力,而自己不與之爭功、逞能。做事,就是將一大群人組織起來,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理念而相互支撐,彼此配合,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在這個組織中,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那就先要滿足同事的事業追求、價值實現,使之能夠有不懈的動力去工作。

劉邦能夠用五年時間贏得楚漢戰爭的勝利,以一介平民成為漢朝開國皇帝,“善與”是他贏得支持的重要策略。韓信曾跟劉邦談過項羽的短處,一是“不能任屬賢將”,項羽有萬夫不當之勇,沒有三個幫的好漢街頭打架可以,打天下可不行。二是舍不得封賞,“至使人有功,當封爵,印刓敝,忍不能予”,天下是自己打下來的,但一個人坐不了那么多的山頭,總要封給別人鎮守吧,可項羽舍不得啊,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摸來摸去,印的棱角都磨下去了,還舍不得賜予屬下。這樣的胸懷也就是個山大王啊,能成大事嗎?張良、韓信、英布、季布、陳平這些有才能的人一看領導太強勢了,自己沒有立功的機會,有了好處,領導通吃,舍不得分給大家,還是走吧。到哪里?到看似沒本事,但知人善任、敢給人平臺的劉邦那里。

劉邦則正好相反,韓信攻下齊國之后,便派人跟劉邦談條件:“齊邊楚,權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就是說齊國我已經攻下來了,要穩定局勢必須要在這里設一個王來鎮守,眼下沒有合適的人選,莫不如讓我來代理這個齊王吧。劉邦此時正被楚軍圍困,第一反應是生氣。老板還困在這里,你不想著發兵救我,只想著自己當王。剛張嘴罵出來,張良、陳平便一邊一腳踩過去,對劉邦耳語:“能禁止韓信稱王嗎?你要是不同意,誰來救咱們?”劉邦立刻醒悟:“只想著自己當王,有什么不可?說什么代理,我直接封作齊王就是了?!比缓笈蓮埩既バ济?,讓韓信立刻起兵救援。

我們前面講過,劉邦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說用對了三個人:張良能夠出謀劃策,韓信能夠百戰百勝,蕭何能夠保障后勤。善與,就是善于給手下權力、名位,使屬下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取得的天下便是劉邦的。劉邦所做的,一是善與,二是不爭。

由此來看“善與而不爭”就是要能夠及時滿足下屬的理想抱負,讓他們各逞其能、各盡其才。而自己呢,一不與屬下爭功,二不與同事爭能,三不與部門爭利。高明的人,不是顯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而是想辦法發揮屬下的聰明才智,讓部屬皆樂意為用,看似無為,實則無所不為。

3.決策要心平氣和

虛心在這里不是謙虛、不自滿的意思,而是來自《道德經》:

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虛其心,就是平心靜氣,讓心中少些私心,少了妄念,安靜平和;實其腹,就是吃飽穿暖;弱其志,減少野心和奢望;強其骨,通過鍛煉,強筋健骨,身強體健。一個國家要能夠讓老百姓心安理得,不用權術,沒有欺詐,不用哄騙,沒有謊言,那些精于算計的人不敢胡作非為,那些坑蒙拐騙的手段不敢拿出來使用,老百姓各安其所。這樣的國度,看起來管理者什么都沒做,其實是最好的治理。

在道家文化里,“虛心”是讓心中空靈、明凈、通透,而“平意”,則是讓心志平和。鬼谷子告誡弟子,無論矛盾多么復雜,無論環境多么險惡,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怎么才能做到虛心、平意呢?

《莊子·應帝王》里講了一個故事,說的便是如何心平氣和、順勢而為。

在鄭國有個巫師叫季咸,善于看相,門庭若市,列子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在自己老師壺子面前吹噓季咸,講得如醉如癡,感嘆道:“先生啊,我以前總以為你是高人,現在才發現,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哪?!?/p>

壺子說:“是嗎?要不你介紹一下,讓他來給我也看看相吧。”

第二天,列子興奮地請季咸來給壺子看相。季咸看了一會兒,出門對列子說:“哎呀,你的老師快要死了!我看他面如灰燼,死氣沉沉。趕緊準備后事吧?!?/p>

列子跑進屋,傷心得淚如雨下,一邊哽咽一邊就把季咸的話告訴老師。壺子說:“你別哭啊。我這是閉塞了生機,給他看到的只是寂然不動,心如死灰,他只看到表象,就認為我要死了。你讓他再來看?!?/p>

第三天,列子又請季咸。季咸看后說:“不錯啊。你老師的病癥減輕了,比昨天有了生機,有救了。”送走季咸,列子又如實匯報。壺子說:“我這次排除了名利雜念,把生機隱約顯露出來,他就看到大病初愈的樣子。要不你再讓他來試試?”

第四天季咸又看,出門后對列子說:“你的老師心跡不定,神情恍惚,這樣子沒法看啊。等他心緒穩定了我再來看?!奔鞠套吆髩刈訉α凶诱f:“剛才調整自己,讓陰陽均衡、內心平和,顯得生機勃勃。我只是九分顯露出了三分,他就看不懂了。要不再試試?”

第五天季咸又來,結果在壺子前還沒站穩,就嚇得跑了。壺子說:“快去追他!”逃命的季咸遠比要命的列子跑得快。壺子看著氣喘吁吁跑回來的列子說:“之前我給他看的是我自己,顯露得有多有少,他還能判斷。這次我虛心平意,完全無我,他想看到什么,我就顯示什么,跟他隨意應付,陪他玩,結果他覺得我浩瀚無邊,深不可測,就害怕了,自然要逃走?!?/p>

莊子所描繪的正是道家的虛心平意,是超然世外的高人境界。鬼谷子說的“虛心平意”,正是要達到壺子最后所展現的境地,那就是當我們面對一個不確定的問題時,要放棄固有的經驗、傳統、習慣,先靜心觀察,與之浮沉,與之委曲,不先入為主,不自以為是,才能沉著應對一切發生的和未發生的事。

“虛心平意”是根據對方的形態用智謀,因為對方看到的只是自己故意顯露的,便可以從容應對,令對方不知所措。兵法里的“因敵用謀”便是利用對手的弱點誘導他做出錯誤的判斷。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先是抓住了司馬懿多疑的性格,唱了一出空城計。但沒想到司馬懿也用“虛心平意,以待傾損”,耗死了出師未捷的諸葛亮。諸葛亮出祁山,后勤供應一直是個問題,因而必須速戰速決。但司馬懿一看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知道諸葛亮無法突襲,便下令堅守不出跟諸葛亮打持久戰。結果諸葛亮等不及啊,便讓士兵“取巾幗并婦人縞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內,修書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在這封信里,諸葛亮譏笑司馬懿不出戰,不退兵,不是大丈夫的作為,與婦女有什么區別。想以此激怒司馬懿,立刻決戰。司馬懿看完,一時動怒,但立刻便笑道:“孔明先生把我當婦女了。”并厚待使者,與之聊天,仿佛問及老朋友,了解了諸葛亮的作息、飲食之類的閑事,最后說:“孔明先生這樣子食少事煩,豈能長久?”

這一下子點到了諸葛亮的心病,看來年輕的、健康的司馬懿要和衰老的、多病的我耗啊,這結果是明擺著的。諸葛亮雖然心急,但又無可奈何,攻又攻不動,退吧就再沒有進攻的機會了,只能干著急。司馬懿手下的眾將都覺得受到了侮辱,紛紛要求出戰,司馬懿說:“要打,可以啊,我也想打,但你們得容我報告皇上?!睆那熬€到洛陽一千多里,等魏明帝曹睿批示下來,蜀軍不僅耗得差不多了,諸葛亮也累得開始吐血了。

由此來看“虛心平意,以待傾損”,就知道保持心平氣和對于個人決策、對于身家性命有多么重要了。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所以不要怕麻煩。世界上的事情不會因為我們期盼就迅速到來,也不會因為我們害怕就悄然離去,那就順其自然,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人生可以有規劃,但不可能有完整的預案。我們不可能把所有要發生的事情都準備好,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心平氣和,從容應對。

“主位”一節講了一個人走向社會的基本素養:安、徐、正、靜,才能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決策空間和做事余地;善與而不爭,才能合理處理好同事關系;虛心平意,以待傾損,才能冷靜應對任何復雜的事。

冷靜應對的前提是要看清,那么如何來看清周圍的人和事呢?有什么樣的秘訣能讓自己洞若觀火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龙陵县| 阿荣旗| 惠安县| 吴堡县| 东至县| 内江市| 新建县| 饶河县| 叶城县| 蒲城县| 徐汇区| 黄陵县| 保靖县| 新丰县| 治县。| 大方县| 离岛区| 蒲江县| 蒙自县| 盐津县| 景德镇市| 凤山市| 镶黄旗| 鹤庆县| 平和县| 岫岩| 松滋市| 威信县| 香河县| 松江区| 阳泉市| 年辖:市辖区| 涿州市| 罗江县| 荆州市| 江城| 嵊泗县| 翼城县| 大竹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