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商業400年
- 陳潤 鄧玉蕊 李倩
- 2434字
- 2025-03-31 11:19:25
DMC:堅持產品高標準
從16世紀晚期開始,大量由印度進口的印花棉布對法國傳統的紡織業造成強烈的沖擊,并造成國家資產外流。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決定頒布政策嚴禁棉紡織品的進口,但并沒有取得實際效果。權衡之下,國家干脆改堵為疏,開始鼓勵本國棉紡織業的發展。法國DMC公司就是在這一政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從巴黎向東400多公里的米盧斯,東部近德國邊界,是法國萊茵省最大的城市。1746年,年輕的藝術家多爾弗斯和他的兩個企業家朋友開始在這里創業,他們將藝術與商業相結合,投資當時很流行也是多爾弗斯所擅長的印染布。事實證明,對于初創的企業來說,想要取得成功,自身的實力與恰當的機遇,缺一不可。多爾弗斯頗有運氣,兩者兼備。所以,在公司成立后不久,就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家成功大規模生產手工印染布的紡織品企業。
盡管公司有了一些名氣,但多爾弗斯并沒有被眼前的成功沖昏頭腦,停滯不前。這時候多爾弗斯的弟弟吉恩·多爾弗斯加入了公司,兩人決定專注印染布生意的同時,進一步拓寬布料的銷售渠道。法國本地有那么多的印染企業,加上還有從印度、中國進口的印染棉布,只把銷售市場局限在法國本地,格局未免太小。在此也不得不稱贊多爾弗斯兩兄弟的超前眼光,早在全球化還沒有今日盛行時,他們就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將布料出口到世界各地。
18世紀末,多爾弗斯的侄子丹尼爾成為公司新的掌門人。1800年春天,他娶了米爾家族的女兒安·瑪利為妻,按照當時的習俗,妻子的姓氏要加到丈夫的姓氏里,合起來就是DOLLFUS—MIEG。同年,丹尼爾將公司的名字改成DOLLFUS—MIEG&Compagnie,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DMC。
17—18世紀的巴洛克時期,隨著越來越奢華的社會風潮,歐洲刺繡迎來發展的頂峰時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就是刺繡的頂級愛好者,他用大量刺繡裝飾自己的皇宮和袍子,甚至親自為自己的女兒挑選美麗的刺繡圖案。不同于東方人將絲線作為主要的繡材,歐洲的繡材樣式更加多樣,除了絲線,亞麻、棉線、毛線都是常見的繡材。毫無疑問,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需求,誰能夠生產出更有韌性、更高質量的棉線,誰就占據了發展的先機。
DMC的第三代傳人,丹尼爾的兒子——吉恩·多爾弗斯就抓住了這樣一個機會。他在英國學習期間,第一次接觸到了化學家瓊·麥司發明的“堿化”技術——將棉線經過堿性混合劑氫氧化鈉的處理后,其性質就會發生改變:在提高韌性的同時,變得更有彈性,產生類似于絲線的手感和光澤。吉恩還給這種棉線取了專門的名字,就叫“阿爾薩斯線”。經過多爾弗斯家族幾代人的努力,DMC逐漸發展為知名的繡線品牌。
隨著DMC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公司也在考慮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力。DMC繡線現在共有400多種顏色,但其中最先染制的是321號紅色。至于為什么首選紅色,主要是因為米盧斯盛產茜草,茜草根可以當作紅色染料,用來染動物或者植物性纖維。近水樓臺先得月,紅色作為第一種被染制的顏色也就不奇怪了。但是除了這個原因,紅色還代表高貴,在當時非常受貴族們的喜愛。DMC作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生產刺繡線的公司,當然不會放過任何潛在的銷售機會。
把線染成相同的顏色,需要有經驗的染色師傅手與眼相配合才能完成。為了保證繡線出眾的品質和準確的色彩,DMC工廠中一直保存著染色基準色卡。我們都知道,色卡是進行色彩比對的標準工具,對于紡織印染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DMC公司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棉線的發明、繡線的顏色,還包括繡線的品種。DMC繡線的品種不僅包括純棉繡線,還包括彩虹繡線、鉆石線、光亮金屬線、金屬刺繡線、金屬珠光線、珠光線、珠光彩虹線、亮絲線等。以DMC彩虹線來看,首先它由100%的優質埃及長絨棉制成,要經過兩次絲光處理,因此具有耀眼的光澤,可以做到不需要更換繡線就能獲得顏色微妙變化的效果。而且其顏色種類不一,從“閃亮珠光”到“熱帶陽光”再到“熱情火焰”,共有36種柔和的混合顏色。豐富的繡線品種滿足了各類消費者不同的需求,DMC的產品銷量穩步提升。
到了1846年,也就是DMC公司成立100周年的時候,一位對DMC日后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人出生了,她就是著名的刺繡家苔麗絲·德·笛蒙。苔麗絲生活在維也納的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就對刺繡有很大的興趣,并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1878年,成績優異的她和大學校長一起參加了巴黎的世界博覽會,并在那里結識了吉恩·多爾弗斯。兩人志趣相投,相談甚歡。與吉恩·多爾弗斯的友誼促使苔麗絲做出了一個決定,搬到鄰近DMC工廠的小鎮多納赫(Dornach)生活。做出這樣的決定并不是一時沖動,為了自己的事業發展,苔麗絲與DMC公司簽訂了契約,由DMC公司支持自己開辦專門的刺繡學校。
刺繡學校的開辦,相當于給DMC公司做了免費的廣告宣傳,迅速提高了DMC公司的知名度。苔麗絲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繼續進行刺繡方面的研究。后來她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匯編成書——《女性手工藝大全》,并在1884年出版。書中詳細介紹了蕾絲、刺繡、抽紗繡、縫紉等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共計273種技巧,并配以約1200幅圖片進行了說明。[20]圖書一經出版就受到了人們的強烈喜愛,尤其是給當時的女性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苔麗絲沒有沉湎于眼前的“勝利”,她繼續和學生一起制作了1500多幅刺繡圖案的樣品,這些樣品都被收錄到了DMC系列叢書《DMC圖書館》(Bibliotheque DMC)中。對一個品牌來說,DMC系列叢書的匯編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不僅代表著企業對自身實力的信心,更體現了企業文化的深厚積淀以及向后人傳承的信心。
現在,DMC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紡織公司,產品熱銷近130個國家。從1746年成立至今,DMC始終堅持產品的高標準,就像多爾弗斯家族的企業精神:“tenui filo magnum texitur opus.”(藝術從一針一線里誕生。)對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來說,這也是最好的注解。
16—18世紀,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商業經歷了從萌芽到飛躍的變化:在法國轟轟烈烈的海外貿易活動中,法國東印度公司逐漸出圈,為其“逐夢”海外市場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西印度公司雖然存在時間較短,卻為法國本土制造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人頭馬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成為法國奢侈品行業的領軍品牌,為大家詮釋了商業活動中“變”與“不變”的原則;而DMC作為法國紡織業的元老,向世界展示了法國商業活動中嚴謹認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