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井口的鐵鏈嗡鳴如喪鐘,江硯秋盯著絞盤上凝結的血霜。那些暗紅色的冰晶里封存著人臉,最表層赫然是昨日新聞中的文物局長——他的瞳孔已變成青銅齒輪,正隨著江硯秋的呼吸節奏轉動。
“辰時三刻,地龍飲煞。“顧凜的獸爪扣住井沿,指甲在漢白玉上刮出火星,“這口井通著鏡淵的胃囊。“
繩結浸滿井水后重若千鈞,江硯秋的腕間梵文泛起青光。當絞盤轉動第七圈時,井底傳來金鐵相擊之聲,拉上來的不是水桶,而是尊蝕刻《推背圖》的青銅方鼎。鼎耳拴著七條人筋,末端系著泡發的頭顱——最近的那顆屬于故宮前館長,他的天靈蓋被掀開,腦漿凝成“癸未“二字。
“第五十七象,坎下兌上。“顧凜的匕首挑開鼎腹銅銹,露出內壁的血卦圖,“'家國兩分見血光',說的是靖康之變,也是今日。“
鼎中黑水突然沸騰,浮出枚嵌在頭骨中的玉琮。江硯秋的掌心剛觸到玉璧,整座太廟驟然傾斜。柏樹枝條瘋長成囚籠,將兩人困在方鼎周圍。顧凜的獸化紋路急速消退,少年面容竟透出蒼老氣息:“玉琮里封著歷代守門人的眼珠,含一顆能見陰陽。“
頭骨眼眶中爬出青銅守宮,它們的鱗片拼成《骷髏幻戲圖》。江硯秋掰開玉琮的剎那,二十顆琥珀色眼球滾落鼎中——每顆瞳孔都映著顧凜不同時期的模樣,從垂髫稚子到耄耋老者。
“選你看著順眼的。“顧凜突然咳嗽出血沫,“吞了就能繼承鏡魄。“
鼎中黑水突然化作無數手臂,將江硯秋拽向沸騰的卦象。他的后頸觸到冰涼的玉琮,耳邊炸響母親臨終的尖叫:“阿凜不是兇器!“記憶如利刃劈開迷霧——產房內,剛出生的自己被放進青銅棺,棺外傳來父親與顧凜的爭執:“用猙獸心尖血養大,才能鎮住鏡淵......“
“寅時三刻!“顧凜的嘶吼伴著骨骼脆響。他的右臂被鼎耳人筋纏住,皮膚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江硯秋抓起顆眼球塞進口中,視網膜頓時灼燒般劇痛。
柏樹囚籠外浮現出八十年前的幻象:少年顧凜跪在太廟石階,胸口插著江家祖傳的青銅鉞。而執刑者正是年輕時的江臨,他手中的桃木人正滴著銀紅血液。
“師父......“垂死的顧凜突然望向江硯秋所在方位,“契約要應驗了......“
鼎中頭顱突然齊聲尖笑,黑水凝成鎖鏈纏住江硯秋脖頸。玉琮迸裂的碎片扎進掌心,鮮血在鼎腹繪出完整的《推背圖》。第五十九象的讖語被血浸透:
[無城無府無爾無我]
[天海一色鏡淵終末]
顧凜的容貌已退回十歲稚童,他咬破舌尖噴出血霧:“咬碎眼球!那是陣眼!“
江硯秋的齒間傳來琉璃碎裂聲,腥苦的液體涌入喉管。視線穿透鼎腹的瞬間,他看見自己蜷縮在故宮地庫的青銅棺內,而顧凜正將饕餮匕首刺入棺中尸身的心臟。
---玉琮碎片在江硯秋喉間燒灼出卦象紋路,他的左眼驟然化作琥珀色豎瞳。鼎中黑水倒卷成漩渦,二十顆眼球懸浮成北斗九星陣。陣眼處的頭骨突然開口,吐出半截泡發的《營造法式》殘卷——“棟梁篇“的批注欄里,母親的字跡潦草如血書:
**“厭勝木非桃,當以摯愛骨雕之。”**
顧凜的童聲裹著血腥氣:“看鼎足!“
青銅方鼎的三足根部,各嵌著一枚翡翠耳墜。江硯秋的視網膜閃過母親墜樓時的畫面——她墜落瞬間伸手捂住右耳,原來耳垂上的飾物早已被剜去。黑水突然凝成利刃刺向他左眼,顧凜幼小的身軀爆發出野獸般的速度,徒手攥住刀刃。銀紅血液滴在鼎腹,《推背圖》的讖語開始扭曲重組。
“午時三刻,陰刻陽位!“顧凜的犬齒咬破江硯秋腕間梵文,“用你的血澆滅陣眼!“
混著兩人血液的液體潑向北斗陣,眼球接連爆裂。每顆瞳孔炸開的瞬間,太廟的梁柱便坍塌一根。第九顆眼球破碎時,江硯秋的視野突然分裂——左眼看到柏樹枝條化作巨蟒纏向顧凜,右眼卻見八十年前的幻象:少年顧凜被鐵鏈鎖在鼎中,江臨正將翡翠耳墜釘入他的鎖骨。
“師父......別心軟......“幻象中的顧凜咳著血沫,“用我的骨......刻厭勝符......“
現實與記憶在血光中重疊。江硯秋的左眼滲出銀紅血淚,獸化指甲暴漲三寸。他撕開纏住顧凜的妖植,指尖觸到對方心口舊傷時,一段陌生記憶涌入腦海——
宣和七年的汴京司天監,自己身穿緋色官服,正將青銅卦簽刺入顧凜咽喉:“以猙獸骨血鎮國運,是大宋最后的氣數。“
“現在你信了?“顧凜的童聲帶著譏諷。他的身體正在急速衰老,皺紋如藤蔓爬上脖頸,“每一世你都殺我一次,這次輪到你了。“
鼎中殘存的黑水突然凝聚成人形,正是江硯秋的“死胎“形態。它手持饕餮匕首刺來,刃尖映出兩個時空的殺戮畫面:北宋司天監的穿心一劍,現代太廟井邊的割喉預兆。
江硯秋的獸瞳突然流轉變幻,左眼預見未來三秒的死局,右眼回放過去百年的輪回。在匕首刺入心臟前的剎那,他猛然側身,任由利刃貫穿左肩,右手趁機扯下顧凜頸間的翡翠耳墜。
“兌為澤!“他嘶吼著將耳墜插入鼎腹卦象。
太廟地底傳來龍吟般的震顫,青銅方鼎裂成兩半。鼎底露出丈余寬的青銅井蓋,蓋上浮雕著十二幅弒師圖——每幅畫面都是不同朝代的江硯秋將利器刺入顧凜心臟。
顧凜的衰老驟然停止,他摳下井蓋中央的歃血石:“這是你父親藏的最后一塊錨點。“
石面浮現出江臨的遺書,字跡被血漬浸染大半:
**“甲申年鏡魄暴走,不得已取阿凜心頭血封淵。然契約已成,吾兒弱冠之年當......”**
殘破的字跡突然被井水沖散,江硯秋的獸化左眼看見未來幻象:文物局實習生推開辦公室門,她的耳后閃爍著青銅接縫的冷光。而窗外故宮的琉璃瓦上,正蹲坐著十二個與顧凜容貌相同的少年。
“子時到了。“顧凜將歃血石捏成齏粉,“該去收賬了。“
***
故宮午門外的路燈忽明忽暗,江硯秋的獸瞳看見空氣中漂浮的青銅微粒。顧凜已恢復青年模樣,但心口的“癸未“疤痕變成了“鏡淵“篆字。他的沖鋒衣口袋里,太廟妖植的種子正在發芽。
“1999年7月15日。“顧凜摩挲著新出現的青銅耳釘,“你母親不是墜樓,是跳進了鏡淵。“
環衛車播放的《茉莉花》忽然走調,旋律變成靖康年間的挽歌。江硯秋的手機自動播放新聞直播——文物局長在鏡頭前微笑,他的瞳孔深處閃過《推背圖》第五十九象的卦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