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郎中臉色大變:“它知道我真名...快走!“他剛轉身,七條鎖鏈從墓頂射下,貫穿他四肢。鮮血滴在玉簡上,竟被吸收得一滴不剩。
柳明遠撲向玉簡,胎記的灼熱突然達到頂峰。在劇痛中,他看見玉簡上的符文扭曲重組,浮現出新的文字:“柳明遠,庚子年二月初七卒“——正是明日!
“改啊!“被鎖鏈懸空的陳郎中嘶吼,“用你的血改寫它!“
柳明遠咬破手指按在名字上,卻發現根本擦不掉。反而有更多鎖鏈從陰影中竄出,將他團團纏住。墓室角落的黑暗開始蠕動,走出三個身影:老乞丐、李三家的“寶兒“,以及...另一個陳郎中。
“終于...“老乞丐的聲音變成三重混響,“集齊七個生魂,陰司簿就能補全了。“
被鎖鏈穿透的陳郎中突然大笑:“師父說得對...我們都被騙了...“他猛地扯斷自己左臂,血雨紛飛中,一張紫符從斷臂中飄出,“柳明遠!記住!你是...“
紫符爆開的強光中,柳明遠看見陳郎中的身體迅速干癟,而那些血珠在空中組成一幅畫面:百年前,一位與他容貌相同的道士正在修改某冊竹簡,身后躺著七具道童尸體。
鎖鏈寸寸斷裂。柳明遠摔在玉簡旁,發現上面自己的名字正在褪色。老乞丐發出憤怒的尖嘯撲來,卻被突然出現的玄塵子殘魂擋住。瀕死的陳郎中用最后力氣喊道:“跑...去真正的泰山府...你的胎記是鑰匙...“
柳明遠抓起玉簡沖向墓道,身后傳來驚天動地的坍塌聲。當他爬出洞口時,整座葬魂嶺都在震動,山石滾落組成四個大字:“魂債血償“。
月光下,柳明遠查看搶出的玉簡,發現上面所有名字都消失了,只剩一行小字:“七魂歸一,陰司門開“。他胸前的胎記不再灼熱,而是散發出刺骨寒意——有東西正通過這個印記,一點點占據他的身體。
左手掌心傳來刺痛,柳明遠低頭看去,發現不知何時自己用指甲在皮膚上刻了個“泰“字,血珠順著掌紋蜿蜒而下。這是第七個無意識的傷痕——前六個分別是“山“、“府“、“鈴“、“鏡“、“劍“,以及一個他怎么也辨認不出的古怪符號。
“泰山府...鈴...“他喃喃自語,聲音卻不完全像自己,喉間滾動著某種古老音節。胸前的胎記如冰塊般寒冷,那股寒意正順著血脈蔓延至全身。三天前逃出葬魂嶺后,他就開始出現這種異常。
山路的轉彎處出現一座殘破茶亭。柳明遠剛走近,就發現亭柱上刻著道符咒——正是他手上那個無法辨認的符號。指尖觸到符文的瞬間,一段陌生記憶猛然闖入:
百年前,暴雨如注。穿灰袍的道士將青銅鈴埋入山神廟基座,七個道童跪在周圍誦經。閃電劈下時,道士割破了每個童子的手腕...
“啊!“柳明遠抱頭跪地,記憶碎片如刀片般攪動腦髓。待劇痛稍減,他驚覺自己左手正以某種道門手法結印,而茶亭地面被這手印壓出了三寸深的凹坑。
“你在我身體里。“他撕開衣襟,對著胎記低吼,“玄真!“
胎記突然凸起,如同底下有什么東西要破皮而出。柳明遠抓起塊尖銳石頭抵住印記:“再敢操控我,就同歸于盡!“
寒意稍退。他喘息著起身,突然意識到茶亭所在的山路異常熟悉——這是通往當初那座山神廟的路。體內那個意識在引導他回去。
日落時分,柳明遠站在了山神廟廢墟前。一個月前那場山崩將廟宇徹底摧毀,只剩半截山神像歪斜地立在瓦礫中。奇怪的是,神像原本缺失的右臉現在完好無損,而原本完好的左臉反而破碎了。
“左陰右陽...“他無意識地念出這句話,隨即震驚地捂住嘴——這不是他的知識。
踏入廢墟時,月光突然變得慘綠。柳明遠胸前的胎記開始跳動,像有什么東西在下面敲打。他扒開神像底座的碎石,露出個青銅匣子,匣面刻著與茶亭柱上相同的符文。
“泰山府君...“匣中是個生滿綠銹的銅鈴,鈴舌竟是截人指骨。柳明遠剛觸到它,耳邊就響起七個童子的齊聲誦經。劇痛中他看見更多記憶碎片:玄真道士將某種液體注入青銅鈴、七個童子一個接一個倒下、天空裂開道紫色縫隙...
銅鈴突然自動搖晃,發出悶響。柳明遠渾身汗毛倒豎——這不是鈴響,而是來自四面八方的腳步聲。月光下,數十個黑影從樹林中走出,全都穿著壽衣,臉上蒙著白布,布上用血畫著簡易五官。
陰差。
柳明遠握緊銅鈴后退,后背撞上山神像。為首的陰差揭開臉上白布,露出陳郎中腐爛大半的臉:“留下...法器...“
“陳先生?“柳明遠心臟狂跳,“不,你不是...“
“我們都是...“陰差們齊聲開口,聲音如同千萬只螞蟻在頭骨內爬行,“陰司簿上的名字...加入我們...“
銅鈴突然變得滾燙,柳明遠不受控制地將其高舉過頭,用某種古老語言誦念咒文。陰差們發出慘叫,身上冒出青煙。但下一刻,他右臂突然僵住——體內的玄真意識想阻止他攻擊陰差!
“滾出...我的身體!“柳明遠用左手掐住右腕,硬生生將銅鈴砸向山神像。震耳欲聾的鈴聲中,神像轟然炸裂,飛濺的碎石擊退了陰差。
混亂中,有只冰涼的手拉住他:“這邊!“
白衣女子拽著他鉆進一條地縫。在狹窄黑暗的甬道里奔跑時,柳明遠注意到女子后頸有個銅錢大小的胎記,形狀與他胸前的驚人相似,只是顏色是暗紅的。
甬道盡頭是間石室,墻上掛滿古舊畫卷。女子點燃油燈,燈光下她的面容蒼白得不似活人,但雙眼亮得嚇人。
“我叫白萸,是第七個守墓人。“她指向墻上畫卷,“而你,是百年前那個瘋道士的轉世。“
畫卷描繪的場景令柳明遠窒息:灰袍道士站在血陣中央,手持青銅鈴;七個童子躺在不同方位,手腕傷口流出的血組成詭異符文;天空裂開的縫隙中,有只巨眼正俯瞰一切。
“玄真不是在修改陰司簿...“白萸的聲音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他在創造新的陰司秩序。七童子的魂魄被煉成鑰匙,而青銅鈴...“
柳明遠突然搶過話頭:“是用來召喚泰山府君化身的法器。“說完他自己都愣住了——這知識絕非來自他的記憶。
白萸點頭:“當年儀式只完成一半。如今陰差追捕你,是因為感應到儀式即將完成——七魂已聚其六,只差最后一個。“
“六個?“柳明遠數著,“張五、李三、林氏、玄塵子、陳郎中、老乞丐...但老乞丐不是我們一伙的...“
“它是第七個童子。“白萸語出驚人,“當年唯一逃走的藥童,被陰司腐化成了引路人。“
柳明遠胸前的胎記突然劇痛,他踉蹌倒地,感覺有東西在體內膨脹。白萸迅速將一枚銀針刺入他眉心:“堅持住!若讓玄真意識完全蘇醒,你會被徹底吞噬!“
劇痛中,柳明遠看見兩個記憶畫面同時浮現:一個是母親在油燈下為他縫制趕考新衣,一個是玄真道士在密室繪制符咒。母親的影像越來越淡,而玄真的記憶越發清晰...
“不!“柳明遠抓住即將消失的母親影像,“娘親說過...我的胎記是銅錢烙傷的...那年我才三歲...“
這記憶如錨般穩住了他的意識。白萸趁機將某種藥粉拍在他胎記上,寒意頓時消退大半。
“聽著,“她急促地說,“真正的陰司簿不是玉簡,而是...“突然她臉色大變,看向柳明遠身后,“它來了!“
石室墻壁滲出黑血,組成七個大字:“還差一個即可圓滿“。柳明遠剛要回頭,白萸猛地推開他,自己卻被從地底竄出的黑影貫穿胸膛。
“去找...銅鏡...“白萸吐血不止,“在...你母親...“
黑影凝聚成形,赫然是放大了數十倍的“寶兒“,只是那張嬰兒臉上長滿了陳郎中的眼睛。它張開血盆大口咬向柳明遠,卻被青銅鈴的自動鳴響震退。
柳明遠抱起奄奄一息的白萸逃出石室。甬道正在塌陷,身后傳來陰差們重合的聲音:“明日子時...泰山之巔...“
沖出地縫時,東方已現魚肚白。白萸的傷口不斷涌出黑色絮狀物,她顫抖著抓住柳明遠的手:“你必須...與玄真部分融合...否則活不過今天...“她扯下頸間玉墜按在他胎記上,“這能幫你...保持本心...“
玉墜接觸胎記的瞬間,柳明遠看見走馬燈般的畫面:白萸的祖先跪在玄真面前接受印記、七童子被割腕時平靜的表情、某個藏在閨閣中的青銅鏡...最后是一本懸浮在虛空中的竹簡,每根竹片上都有一個跳動的人名。
“那是真正的陰司簿...“白萸氣若游絲,“它就在...“
她的身體突然分解成無數光點,涌入柳明遠胸前的胎記。與此同時,一股龐大的意識洪流沖進他的腦海——是玄真完整的記憶!
柳明遠跪地嘶吼,感覺頭顱要炸裂。當風暴平息時,他發現自己能隨意調用道門知識,卻仍保持著本我意識。抬手結印時,動作行云流水,卻分明還是自己的手。
晨光中,柳明遠看向山下的官道,突然明白該去哪里了——記憶里的閨閣,正是他青州老家的妹妹閨房!
胸前的胎記不再寒冷,反而散發出微弱暖意。柳明遠不知道這是白萸的饋贈,還是玄真的陰謀。但有一點他很清楚:今夜子時前若找不到銅鏡,不僅他會死,陰司更會多出一個以“寶兒“為形的新主宰。
他邁步下山時,沒注意到自己的影子在朝陽下分裂成了兩個——一個書生打扮,一個道士裝束。
青州的秋雨帶著腐葉氣息。柳明遠站在村口老槐樹下,枝干上掛著的破布條像無數招魂幡。更詭異的是,整個村子籠罩在琥珀色的光線中,連雨滴都懸在半空。
“時境...“他脫口說出這個陌生詞匯,隨即意識到是玄真的記憶在作用——這里的時間被某種力量凝固了。
胸前的胎記微微發熱,柳明遠低頭看去,衣襟下透出暗紅光芒。自從白萸的玉墜融入印記,他能感覺到玄真意識被暫時壓制,但那種壓制如同薄冰,隨時可能破裂。
踏入村子的剎那,懸停的雨滴突然墜落。柳明遠閃身避讓,雨滴卻在接觸地面時發出金屬撞擊聲——那不是雨水,而是細如牛毛的鋼針!
“遠兒...快跑...“
母親的聲音!柳明遠沖向老宅,腳步卻在院門前僵住——透過半開的門縫,他看見十年前的自己正被母親按在墻角,而年輕的母親手持燒紅的銅錢,顫抖著貼近幼子胸口。
“忍住疼...這能救你命...“記憶中的母親淚流滿面。
小柳明遠凄厲的哭喊聲中,銅錢烙上皮膚,“滋“的白煙升起。現實中的柳明遠踉蹌后退,終于明白胎記的真相——那不是烙傷,而是封印!
院門突然洞開,一股無形力量將他拽入院中。時間在這里錯亂得更厲害:西廂房同時呈現著完好與焚毀兩種狀態,院中那株梅樹上一秒開花下一秒枯死。最可怕的是正堂門口——母親的身影不斷重復著被一根房梁壓垮的過程,每次倒塌都伴隨著骨骼碎裂的脆響。
“娘!“柳明遠沖向正堂,卻被透明屏障阻隔。他拼命捶打無形墻壁,眼睜睜看著母親在時間循環中死了又死。
“沒用的。“清脆女聲從身后傳來,“這是陰司展示給你的'果',改變不了。“
柳明遠轉身,看見個穿杏紅衫子的少女飄在井臺上方——是妹妹柳明萱,去世那年才十四歲。她脖頸呈詭異角度歪折,顯然死于絞刑。
“萱兒...“柳明遠喉頭發緊,“誰害的你?“
妹妹的鬼魂指向閨房:“鏡子知道一切。“
閨房梳妝臺上,蓋著紅布的銅鏡嗡嗡震顫。柳明遠剛掀開布角,就被鏡中景象震得魂飛魄散——鏡中映出的不是他,而是個穿官服的無面人,正用毛筆在妹妹額頭寫字。那字跡滲入皮膚,變成上吊繩的勒痕。
“泰山府君的判官...“玄真的記憶自動解析,“他在標記可替死的魂魄...“
銅鏡突然映出柳明遠胸前的胎記,在鏡中,那根本不是皮膚印記,而是一張蠕動的皮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名字!其中“柳明遠“三個字正被某種力量緩緩擦除。
“觀冥鏡...“柳明遠想起白萸的提示,急忙將銅鏡對準院中各個角落。通過鏡面,他看見無數透明絲線從胎記中伸出,連接著母親、妹妹以及整個村子每個人的命運線。而所有絲線的盡頭,是站在村口的另一個“自己“——那個柳明遠穿著玄真的道袍,正冷漠地注視這一切。
“你終于明白了。“道袍柳明遠開口,聲音重疊著玄真的語調,“陰司簿殘頁就在你體內,母親用銅錢封印是為了保護你,卻不知這反而讓殘頁與你魂魄融合。“
柳明遠握緊銅鏡:“所以陰司追殺我,不是為了收魂,而是要回收殘頁?“
“不。“道袍身影突然逼近,面孔在鏡中扭曲,“陰司要的是完整的你。百年前我算出唯有'人簿合一'之魂能重構陰司秩序,所以布下這個跨越百年的局。“他指向懸在空中的妹妹,“包括她的死,都是為了逼你走上尋簿之路。“
極度的憤怒讓柳明遠眼前發黑。當視線恢復時,道袍身影已消失,只剩銅鏡在手中發燙。鏡面浮現出新的畫面:泰山日觀峰上,七盞青銅燈擺成北斗狀,中央懸浮著那個穿紅肚兜的“寶兒“,它此刻已經長到成人大小,腹部裂開,里面蜷縮著六張痛苦的人臉——張五、李三、林氏、玄塵子、陳郎中和老乞丐。
“明日子時...“妹妹的鬼魂在耳邊輕語,“七魂歸位時,陰司門開。“
柳明遠將銅鏡塞入懷中,最后看了一眼困在時間牢籠里的母親。通過觀冥鏡,他看見母親每“死“一次,就有一縷金光滲入地下——那是她在用魂魄之力加固對胎記的封印。
“我會結束這一切。“他對著母親不斷死亡的身影跪下叩首,額頭抵在冰冷地面上,“以柳明遠之名,非玄真之志。“
離開村子時,槐樹上那些布條突然齊齊指向泰山方向。柳明遠摸向胸前胎記,感受到兩股截然不同的脈動——一邊是母親封印的溫暖,一邊是玄真意識的陰冷。
三百里路,他只用了一天一夜。當泰山輪廓出現在地平線上時,落日余暉將山峰染得血紅。山腳下所有村落空無一人,家家門戶貼著的黃符無風自動,像無數雙揮別的手。
子夜將至,柳明遠站在日觀峰頂。沒有星月,唯有七盞青銅燈飄在半空,組成勺形。“寶兒“懸浮在燈陣中央,腹部的人臉同時睜開眼,齊聲道:“就差你了...“
柳明遠取出青銅鈴和觀冥鏡。鈴聲響起時,燈焰陡然躥高,在空中勾勒出一扇巨門的輪廓。鏡面則射出一道青光,照出他胎記的真實形態——那張皮紙已經完全展開,上面除了他的名字,還浮現出無數陌生姓名,每個都在滲血。
“現在!“體內玄真意識突然暴起,奪取了右手控制權,“以七魂為引,以人簿為基,重開陰司!“
柳明遠的右手自動結印,銅鈴瘋狂搖動。燈陣中的“寶兒“發出刺耳尖嘯,腹部六張人臉掙扎欲出。更可怕的是,觀冥鏡顯示他胎記中的殘頁正在吸收這些人臉,每吸收一個,紙上就多一行血字。
左手突然不受控制地抬起——這次是母親留下的封印在反抗!柳明遠趁機奪回部分身體掌控權,用左手將銅鏡對準自己眉心。鏡中映出的不是他的倒影,而是母親臨終場景:她將銅錢烙在幼子胸口的同時,咬破手指在銅錢上畫了道隱形符咒。
“娘親的...血符...“柳明遠福至心靈,左手蘸取胸前滲出的血珠,在銅鏡背面畫下相同符咒。
玄真意識發出怒吼:“你找死!陰司重開已成定局!“
“不。“柳明遠咬牙將銅鏡按向胎記,“定局是...柳明遠的選擇!“
銅鏡接觸皮膚的瞬間,驚天動地的雷鳴炸響。觀冥鏡顯示胎記中的殘頁開始燃燒,那些被吸收的人臉一個接一個掙脫。“寶兒“的身體像漏氣皮囊般塌陷,七盞青銅燈接連爆裂。
“你毀了百年大計!“玄真意識做最后反撲,柳明遠右半邊身體頓時失去知覺。在意識被徹底吞噬前,他做了一件玄真沒預料到的事——將青銅鈴塞進口中咬碎!
鈴舌的人指骨劃破口腔,鮮血混合著青銅碎屑灌入喉嚨。這是最極端的破法之術:以身為爐,熔法器于五臟。柳明遠感到一股洪荒之力從丹田炸開,玄真意識發出瀕死的尖嘯,被硬生生逼出體外,化作灰袍道士的虛影。
“愚蠢!“玄真虛影扭曲,“沒有陰司秩序,亡魂將永世飄零!“
柳明遠滿嘴是血地笑了:“那就...讓活人...自己管...“
最后的青銅燈炸裂時,整個日觀峰被紫色閃電籠罩。柳明遠看見燃燒的殘頁從自己胎記中飄出,上面所有名字都在消散。玄真虛影撲向殘頁想挽救,卻被一道金光擊中——那金光來自觀冥鏡,鏡中站著母親和妹妹的身影。
“遠兒/哥哥,放手吧。“她們齊聲說。
柳明遠松開銅鏡,任其墜入深淵。隨著鏡面破碎聲,整個泰山開始震動。玄真虛影與殘頁一同被吸入地底裂縫,七張人臉則化作流光升空消失。
當第一縷晨光照射峰頂時,柳明遠發現自己正在石化。從腳底開始,堅硬的感覺向上蔓延。奇怪的是,他并不害怕,反而有種歸家的安寧。
“原來...這就是鎮魂碑的來歷...“在完全石化前的最后一刻,通過尚未閉合的觀冥鏡碎片,柳明遠看見一段陌生記憶:百年后的山神廟里,一個書生模樣的游魂正在對七個旅人講述陰司簿的故事。那游魂轉身時,露出與他一模一樣的臉。
晨光中,泰山之巔多了一座人形石碑。碑文起初清晰可辨,隨著歲月流逝漸漸模糊。唯有當地采藥人在雷雨之夜,偶爾能聽見石碑中傳出的銅鈴聲。
而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山神廟廢墟里,半張焦黃的符紙突然無風自動,上面歪歪扭扭寫著七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