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父母們準備好了嗎

孩子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家長是需要先有所準備的。

這個準備,不是給買個新書包、準備好鉛筆盒這么簡單,也沒有買個學區房居家遷徙、準備“陪太子攻書”那么復雜。這個準備是爸爸媽媽發自內心地認同并且接納:我將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了。

我們都不是天生就會做別人的父母的。孩子需要學習成長,我們也需要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自己。在孩子長大的每一個階段,父母面臨的課題都不同:我們將成為什么樣的父母;我們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什么樣的期許;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了什么樣的榜樣;我們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對他伸出援手……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匯入塑造孩子的洪荒合力之中,而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

按時接送孩子

小學的上學時間,是從上午的8點前后,到下午的3點前后,課后延伸服務提供到下午5:30。和提供全日三餐加點心的幼兒園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小學只提供午餐,這就意味著孩子的早餐和晚餐都需要在家里吃。準備早餐的辛勞和規劃晚餐的煩瑣,沒有經歷過的父母是不能夠體會到的。如果還有祖父母輩可以幫忙分擔一些,那就太幸福了,要珍惜。

現在有了課后延伸服務的小學的接送時間,對全職工作的父母很友好。

但是即便是這樣,作為一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也需要提前對自己工作生活的時間節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準時接送”。千萬不能覺得,孩子早上遲到幾分鐘沒啥要緊,下午晚接一會兒也不影響啥。

我為什么要強調這兩個“準時”呢?因為上學的時候遲到,在全班同學和老師的注目下進教室,孩子心里必然會不自在;有時候,還需要向老師解釋自己晚到的原因——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對這個“遲到”到底該做什么樣的解釋、負多少的責任,往往就會訥訥不知所言,而心懷愧疚。這時候,正常的課堂學習往往已經開始,孩子不了解前邊老師講解了什么、布置安排了什么……等他坐下來,又要慢慢花時間來進入課堂的氛圍、跟上大家的進度,結果接下來的很長時間,甚至這一天,孩子都會過得很被動,好像總在追趕大家的進度。

放學接孩子更不要遲到。“早接”和“晚接”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心理感受的差別很大。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家孩子沒事,在幼兒園就接都接不回來,要接著玩,還不如晚點接。”那是因為幼兒園的生活孩子已經熟悉了,而小學還是新生活、新環境。每天放學,一站到校門口,就能夠看見父母迎向自己的笑臉,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歡喜,孩子往往就會興奮地和你分享他一天的校園生活、所見所聞。試想,你自己是一個孩子,而你的爸爸媽媽在全班同學快都被接光、在你望穿秋水的盼望下姍姍來遲,你的心里會是什么感受,還能夠興高采烈地聊今天的趣事嗎?孩子會在等待的過程中懷疑父母對自己的重視程度,擔心父母還會不會來接自己,擔心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讓父母會生氣以至于不出現的事情……這些想法都可能讓孩子垂頭喪氣。所以,一年級準時接送,對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是很有幫助的。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和一個媽媽的對話。那是一個非常忙碌的職場媽媽,她為了接孩子、在放學后陪伴孩子,每天都是在單位工作到最后一分鐘,飛奔到學校接孩子,她說:“我可真的是盡力了,每天能在差不多的時間趕到學校完全是狂奔啊,要說一定準時,可真是不行了。”

我非常理解這個又忙事業又忙孩子的媽媽:“那你試試把你離開辦公室的最晚時間調早5分鐘呢?”

“不行,真的一分鐘都早不了了。不過,我還是試試吧。”

……

這個媽媽后來真的就很少晚接了。她的孩子是一個很文靜的小姑娘,但是歡喜的時候,也會張大嘴笑。后來,我聽說她考上了心儀的高中。

學校課后服務的取與舍

這個問題,就是孩子課后的時間如何用的問題。

學校課后服務,是一個新開展的服務,必然不可能全國所有地區所有學校都能夠一舉達到這個服務設置的初衷——提供有品質的個性化的課后輔導,和多樣化的綜合素質拓展。

那么,課后服務用得上還是用不上?請基于三個方面來考慮:

1.孩子自身的意愿。融入集體、體驗團隊感也是很重要的學習。

2.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水準如何;自己的孩子處在哪種學習的接受度上,如果是快或者慢,學校的課后服務是否提供對應的個性化輔導。

3.這個時間段,家里是否有人能夠提供品質優于校內服務的陪伴。

以上三點綜合考慮之后,相信父母心中就有了答案。想再叮囑一句:“有用”固然重要,但一定不是取舍的唯一標準。

讓孩子每天鍛煉1小時

規律的學習,也包括規律的體育學習。保證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是必須的。在學校的鍛煉時間主要是課間操和體育課,加在一起基本是夠1小時的。留意一下孩子的課表,確認體育課是不是每天都有。關于鍛煉,我們在后邊關于習慣的章節中,還會展開再講。

督促孩子每天睡夠10小時

這個10小時,并不是一個絕對數字。它的意思是:第一,保障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第二,寧可早起,不要晚睡。一年級的孩子剛剛進入一種新的生活形態,興奮、緊張、好奇……多種情緒叢生,他們尤其需要按時作息。小學生需要充足的睡眠,既是身體健康的需要,也是飽滿的學習狀態的需要——這已經是常識,不用贅言。

事實上,每個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不一樣。總的來說,年齡越小需要的睡眠時間就越多一些。在普適的規律之外,按照個體情況安排就好。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就是按時早睡,爭取在必須起床上學的時間前自然醒、自然起最好。自然起,精神好,做什么事情都愉快;早上的洗涮吃喝都從容,早讀的好習慣也可以培養起來。

不可以有“就晚一小會兒”“反正孩子以前也睡得晚”“這個點兒,反正也睡不著吧”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拖延時間。無論孩子之前的睡眠習慣是怎樣的,他都要從現在開始,每天的8點左右到學校開始學習。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就從進入小學的第一天開始。

一年級的學習任務需要父母的參與

一年級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家長參與的。幼小的孩子剛剛暫別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年,乍進入嚴肅規范的小學校園開始端正的學習,不適應是必然的。這時候,需要老師、家長的幫助,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也是他們進入人生新階段所迫切需要的。

都說萬事開頭難,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如果家長能和老師合力幫助孩子培養起學習的興趣,養成學習的習慣,找到學習的方法,那么孩子以后會越學越輕松,爸爸媽媽更是會越管越輕松,很快就完全不用管。

一枚雞蛋,從里邊主動打開是新生命,從外邊被動打開,就是食物。一年級伊始,我們就要警惕不要和孩子一起在學習上陷入被動。很多低年級的家長都會自然而然地大撒把,不太用心引導孩子的學習,因為一年級的功課對于成年人來說太簡單了,不起輕慢之心都很難。

但是一年級需要學習的,真的只是課堂上的知識點嗎?當然不是。一年級核心的學習任務根本就不是課本上那些知識,那是什么呢?——是學習如何當一個學生;是了解并且全然接納自己作為小學生的身份;是能夠主動融入學習生活,最好還能夠樂在其中;是開始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關于這樣一個任務,我們有多大把握呢?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爸爸和媽媽,誰來管孩子學習比較好

現在的年輕父母,多是兩個人都在全職上班。在開學的時候,通常會默認:父母中誰的工作時間更靈活一些,誰在工作之余的精力更多一些,就由誰來主要管理孩子的學習。

有可利用的時間和精力固然很重要。在我這么多年接觸了很多不同性格、不同溝通方式的家長以后,我認為這件事最好的選擇標準是:誰更愿意管孩子。

讓更有意愿來管理孩子的那一方來管理。因為有意愿,他會更容易找到方法,會花更多時間觀察孩子、有更多耐心和孩子溝通、能幫助孩子總結和反思。如果不巧的是,更愿意做這件事的一方工作比較忙碌,沒有時間每天監督和溝通,那么父母兩人可以在充分討論后,協商好分工。譬如,提前分配好課后作業、復習、預習、課外延伸閱讀、興趣課的時間安排;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的時候,如何引導;面對孩子反復做錯的題,如何訓練……制訂好計劃之后,由時間比較充裕的一方來執行,并且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互相不斷地反饋調整,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家孩子的家庭學習節奏和形式。

在一些家庭中,可能還存在這樣的情況:媽媽能夠理解孩子的情緒,對待孩子比較寬容,對待孩子的學習做不到嚴格或者堅持,但在孩子一時的成績不理想或者好的學習習慣遲遲沒養成的時候,媽媽往往會感到無助——自己提供了支持、陪伴和努力,還能為孩子做什么?難道還能替代他學習嗎?其實,這時候可以考慮把學習上具體的問題交給爸爸來負責。爸爸來制訂具體的戰術,和孩子一起堅持習慣,解決問題。譬如孩子課堂練習沒有得到優,自己也很沮喪,這時候,媽媽可以做的事情是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你能夠理解他的感受,雖然自己也愿意看到他考出好成績,但是更愿意他樂觀地主動去爭取。當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后,爸爸可以和孩子分析沒做好的原因,找到孩子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或者丟分的其他原因,和孩子一起攻克難題,制訂下一步學習的計劃,并且堅持下去。

另一種分工的情況可能是,由于媽媽全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長,還要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兒,很容易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失去耐心,不能忍受在自己看來如此簡單的題目,孩子就是不會!不會!不會!其實,自己會是一種本事,能教給別人是另外一種本事。如果碰上這種情況,在日常的育兒生活中參與比較少的爸爸會是承擔這個任務的優質人選。我的學生里邊,有一個叫章一諾的孩子,他的媽媽在養孩子以前就看了很多育兒的理論書,所以媽媽平時照顧一諾特別溫柔,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連接都非常好。但是到一諾上了小學,媽媽每次一輔導孩子的功課,就開始抓狂,心里邊那個火呀,騰騰的,有時候還控制不住出手推搡孩子,然后一諾哭,媽媽也哭,媽媽又憤怒又后悔。當時,我就問一諾媽媽:“有沒有試過,讓爸爸來負責孩子的學習?”但是,一諾的爸爸長期駐外。“那試試電話和QQ呢(那時候還沒有微信)?”這個媽媽無可奈何地決定試試。結果,爸爸居然做得很好,雖然要把作業拍圖片傳來傳去,但是爸爸看到以后往往三言兩語就給孩子講明白了。因為爸爸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參與比較少,對孩子抱有的感受不像全天照顧孩子的媽媽那樣多層次,所以就能夠就功課論功課,簡單直接解決問題。

如果陪伴孩子課后學習的任務需要委托給祖父母,我也仍然建議,在孩子正式的學習生涯開始的最初一段時間,父母之中最少有一位,無論如何拿出時間來親自管理總結,這是為人父母的重要責任之一。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的一個月的時間,抵三年級以后一學期的時間,抵六年級以后一學年的時間,甚至更多。相比以后嘆著氣花更多的時間,何不歡欣鼓舞地早花時間,大人孩子都早受益。

我要如何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低年級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卷面考試,如何得知孩子學到了多少東西?有沒有缺漏?缺漏在哪里?

我們可以每天留出30分鐘的時間來關注孩子當天的學習和校園生活,幫助他們在逐步融入校園生活的同時,在學習上溫故知新、總結方法、循序漸進。

具體做這幾件事:

1.請孩子做小老師,給你講一講今天的數學課和科學課學了什么;

2.和孩子一起大聲朗讀語文和英語課文,背誦課本上要求背誦的部分;

3.看看孩子課本和課堂練習本上的筆記和練習痕跡;

4.看看美術課上的作品,聽聽音樂課新學到的歌曲,并贊賞;

5.請孩子教你做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

6.和孩子分享你們一天中各自遇到的印象深刻,或覺得有趣的任何事;

7.一起好奇一下明天可能學什么。

如果發現孩子的學習有缺漏,譬如復韻母不會拼讀、筆順記憶有誤、口算錯誤率高等,最好的辦法就是當天開始解決問題——這都是可以通過查看孩子的課本和課內練習本,以及請孩子做小老師及時察覺的。這時候,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把課本認真再讀一遍,課本上的例題習題再自行做一遍。如果問題解決了就可以過,如果問題沒有解決就再來一遍,直到掌握。

如果孩子常常能夠把學到的新知明明白白分享給你,并且與你討論;如果孩子的課本有思考有留痕、課堂練習完成整齊、有錯已改,那么你還需要一個形式上的書面考試來告訴你,你的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有沒有缺漏留下來嗎?

如何才是有效的陪做作業

一年級,沒有書面的課后作業,但口頭作業是有的:復習、預習、閱讀、背誦。

一年級的課后學習需要陪伴,但如何陪是有效果的?因人而異,這個“人”既說的是孩子,也說的是父母。

陪伴一二年級學生的課后學習,其實對家長的參與度要求很高。而孩子因為年齡尚小,對家長的心理依賴也比較強烈,更喜歡和父母一起來做。

一開始,大家都可以嘗試比較有質量保障,也確實比較煩瑣的高分做法:

第一步,請孩子復述老師的課后要求,這其實是要求孩子用自己的方法,主動記錄老師的要求,然后陪孩子完成。在這個陪伴過程中,不要監督孩子,不要不停地去糾孩子的小錯,更不要因為孩子做得不好而發脾氣。只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在他身邊,在關注他就行。在孩子完成一項后,先表揚,再溫和地告訴他你的建議就可以了。

第二步,對照老師發群里的要求,看看和孩子自己記錄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揚他;如果不一致,給他建議。譬如準備記事本,不會寫的字,用拼音、圖畫記錄下來,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這是嚴謹的習慣。

第三步,看看孩子書包里的課堂練習本,對孩子的課堂學習心中有數。請孩子給你講講,他是怎么做的,他又為什么這么做。

我們常規的學習方式——聽講、閱讀,最多能夠完成學習的20%;而參與討論,提問和發言會幫我們獲得70%的學習內容。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知識教授給別人,我們會掌握到90%的學習內容,這也就是著名的費曼學習法。

一年級的父母確實太容易“趾高氣揚”了,因為一年級知識的表面都太簡單太基礎。但是聰明的一年級父母在干什么?在裝傻,在扮無知。“哎呀,你們今天這個5一共有兩種分解方法吧,來來來,你看看爸爸做的對不對”“咦,你們今天學的這個字有點難呀,好像不能和別的字組詞吧”……當孩子能夠清晰準確地把今天的課堂所獲教給你,那你也就基本不用擔心他今天的上課時間有沒有浪費了。

第四步,比老師的要求多做一點點。譬如,今天學了生字,在課堂上也完成了生字的抄寫。如何鞏固這個字?翻開字典,和孩子一起用音序查一下這個字,看看它還可以和什么字組詞,看看它放到其他句子里如何使用,看看它背后有沒有什么典故出處。今天數學課學了基數的概念,那就可以找一本同主題的數學繪本故事,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這樣課本上全是干貨的知識,就可以生動立體起來。

第五步,“有心機”的親子共讀。不錯,親子共讀其實是孩子課后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孩子不用知道。讓孩子就當放松就好了。有些書是孩子自己想看,但你可能覺得沒啥營養的那些書。這種書可以讓孩子自己讀,因為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孩子連蒙帶猜地也愿意讀下去,這就把剛學的字用了起來。還有一些書是父母讀給孩子聽的,這里可以有“心機”。在書目的選擇上,父母要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一個是把延伸課內知識的內容放進去,像我們上一段說到的數學基數;一個是把圖書的種類擴充起來,天文地理、科技創新、文學典籍、人物科幻……幫助孩子打開更廣闊的世界,發現更多的興趣點。興趣是主動學習的起點。

那什么時候可以因人而異呢?父母和孩子先一起執行一段時間,同時觀察孩子。如果孩子的主動性足夠,在父母偶爾或日漸頻繁地“忘記”提醒的時候,孩子自己的完成度也很高。那么,父母就可以按我們一、二、三、四步的順序,一步一步逐漸退出孩子課后學習的全程陪伴了。這個“因人而異”,因的是孩子的主動性,因的是父母的觀察力。

但是!第五步的親子共讀一定要堅持到最少三年級以后。

這樣以后到了三四年級,孩子們開始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就不用全程陪在旁邊,只需要先一起看一下當天要完成的作業量,和孩子商量一個合理的完成時間,然后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了。家長這時候可以去做一點事情:做飯、做家務,或者閱讀、鍛煉都好,但不能是太放開的娛樂,像看電視、追劇、玩手機、打麻將,都會對孩子的狀態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做事兒,不管是家里的事兒還是工作上的事兒,各做各的事兒,各對各的事兒負責,長久以往,這樣的意識就建立起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能把握不好孩子完成某一項作業具體需要多少時間。兩個辦法,可以結合起來用:第一,是在孩子一開始寫作業的第一周對每項作業的完成時間準確計時,這是自己家孩子個性化的實際完成時間;第二,是咨詢各科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對孩子完成時間的一個預估,這是老師把全班平均水平和教學大綱綜合要求結合的一個宏觀計劃,就是假設孩子在正常聽課的前提下,應該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些課后作業。將老師的宏觀規劃和孩子的具體情況一結合,你基本就能夠對自家孩子有效率地完成課后學習的時間心中有數了。

這個時候,不要使用沙漏給孩子計時,沙漏的動態流動也是非常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沙漏還是用在刷牙或者玩耍時間的計時比較好。

“媽媽牌”課后作業,需要安排嗎

現在沒有的僅僅是課后的書面作業,并不是放學后就沒有作業了。課后的時間是給更多層次的學習手段的預留,是從小全方位學習的開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老師安排的課后練習因科目、因人、因學習階段而異,但絕對不是沒有了。

相反,正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對規范學習還沒有概念,父母的參與就尤其重要了。學習節奏的建立,學習習慣的培養都從這里開始。正是有低年級的每天有效敦促,才有中高年級的按周、按月為單位敦促,和中學以后的不用敦促。參與,是為了退出。

當天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得到鞏固之后,很多父母又想了,那是不是還得再給安排點啥?也就是大家說的“媽媽牌”作業。

如果要安排“媽媽牌”作業,先考慮:目的是鞏固?是加深?還是要加速往前學?

如果是為了鞏固,因為家長很多時候并不知道課內教學的內在邏輯,難易的遞進關系,那么過易的練習就會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精力;過難的練習會打擊孩子的學習信心。如果確實需要安排,可以和該學科的老師溝通,做和孩子的學力程度匹配的練習。即便是匹配的練習也要適量,尤其不要給孩子增加書面練習的負擔。

加深或加速提前,要因孩子而異,也因父母的認知、時間、精力等條件而異。有興趣探究的家長可以參考本書關于“提前學”部分的內容。注意區分“提前學”和“加深學”的截然不同。

說回來,如果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做不到每天跟進孩子的學習情況,那么在周末,就可以多留出一些時間,和孩子整理回顧一下一周的學習內容。但是,最好不要拖到周日的下午或晚上再來做整理,可以在周六上午就先做起來。因為一周的學習內容在成年人看來不過爾爾,在孩子看來還是不少的。萬一需要查漏補缺的內容比較多,就不至于使周日下午或晚上的時間壓力陡增。全部堆到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里,孩子容易有畏難情緒。

放學后的時間,優先做什么

一年級的重心不在知識的學習,而在對校園生活的適應、在學習興趣的萌發、在學習習慣培養的開啟、在學習節奏建立的初始——這些,都是校外輔導班一周幾個短短的課時幫不上忙的,也都是需要學校的老師和爸爸媽媽們切實付出心力的。

那么課后的時間如何安排?首先考慮學校的延時服務。

當然,還是那個情況:學校和學校不一樣,不同地區的學校不一樣,不同老師構成的學校不一樣。同樣是可以向外購買課程的課后延時服務,有的學校購入的是體育、美育,有的學校購入的是數學思維,還有很多限于各種情況,不能尋求外援的學校,語、數、英的老師在課后又擔任起音、體、美的教學。如果你孩子所在學校提供的課后延時服務不符合你的需要,還能如何安排呢?我身邊的家長們通常會有這幾個選項:①到社區廣場或其他適合運動的地方和小伙伴們跑步、打球、玩耍;②參加體育、美育、科學、計算機語言的課外班;③報名學科教育的擦邊球課程,比如語文、英語的閱讀課;④完成課堂學習的復習預習、課外閱讀、書法和口算練習。

以上這些選項都很好,最重要的是第一項和第四項。第一項的必要性在于:孩子在校的時候,還是在室內的時間占絕大多數,課后一定要保證戶外運動的時間,可以曬到太陽、可以預防近視、可以鍛煉身體……好處太多了。第四項,如果孩子的老師沒有布置,要主動問問老師如何做。第二項和第三項可以酌情選擇,但不要安排得密不透風,還是要保障每天給孩子自由放空的時間。不過,這些校外的課后選項,大多需要家里有時間充裕的成年人來陪伴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尤溪县| 大同市| 新沂市| 茂名市| 达拉特旗| 西安市| 杭锦后旗| 萝北县| 商丘市| 盐池县| 乌海市| 定襄县| 义乌市| 常宁市| 海南省| 定日县| 墨玉县| 黎城县| 喀喇沁旗| 星子县| 长宁区| 西乌珠穆沁旗| 湘潭县| 浮山县| 敦煌市| 雅江县| 吉安县| 永顺县| 垣曲县| 潢川县| 天祝| 随州市| 夏河县| 邳州市| 定日县| 佳木斯市| 邢台县| 利辛县| 潼关县|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