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
“過了臘八就是年”
今年我早早地開始準備臘八粥的食材,想尋一些飽滿的松仁、流心不腐的柿餅添至粥里。
臘八粥初是臘祭[2]時用于祭農(nóng)神的,以五谷雜糧熬成,祭以今年的收成祈求明年更盛。
到了宋代,臘月初八,“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宋人一邊祈福,一邊嘴饞,除了五谷雜糧,堅果、水果干也能入粥,恐是街市上的年貨,家里人愛吃的,都能加入祈福的隊伍。
冬季街市上柿餅最受追捧,就算不是大戶人家,也總能在冬天的果盤里拿出一塊甜糯的柿餅。
不知哪家小主心思一動,把愛吃的柿餅悄悄放進廚娘的鍋里。初八的晌午,家人圍坐喝粥,一不小心咬到一塊又甜又糯的東西,清香伴著米和豆?jié)B進舌齒間,大家嘖嘖稱贊,這戶人家的臘八,便另有了一番滋味。
我也動了一點心思,除了柿餅,我還在街市的堅果里挑了最愛的板栗,加入粥里。同米、豆的嚼勁兒不一樣,和紅棗一抿就爛的軟也有差別,板栗的口感更粉,個頭也大。若送一勺臘八粥入口,它便最早被咽進肚子。
不知加柿餅到粥里的那位小主,是否有祈求事事如意的私心。
多加一味栗子的我,倒是有些愿望。
蘇轍年老時食板栗治腰腿疼痛,說是山里一老翁給的方子。我往年給父母熬粥便會加一點栗子,他們自是不知其中用意,只覺味很妙,甚是喜歡。
過了臘八就是年,母親前幾日還念及這粥,我做的所有菜里她最喜歡這道,她覺得喝著心里踏實。



食材
紅小豆50g
糯米50g
核桃仁20g
松仁20g
板栗仁20g
紅棗5g
柿餅30g
紅砂糖20g
做法
一 將紅小豆提前一晚用冷水浸泡。
二 加入500毫升冷水,將紅小豆熬煮至開花。
三 加入糯米、核桃仁、松仁、板栗仁、紅棗,冷水一升,以小火燉煮30分鐘。
四 待粥水變稠,將柿餅剪碎,倒入鍋中,繼續(xù)燜煮10分鐘。
五 倒入紅砂糖,拌勻即可。


制作參考:宋·周密《武林舊事》
歲晚節(jié)物:八日,則寺院及家人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為粥,謂之“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