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得知契丹、奚族與突厥殘余部落紛紛背棄與他的合作,頓時暴跳如雷,氣得將營帳內的桌椅等物砸了個稀爛?!斑@些鼠目寸光的家伙,竟敢臨陣倒戈!我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安祿山咬牙切齒地怒吼道,心中的怒火如同洶涌的巖漿,幾乎要將他吞噬。
然而,安祿山深知此時并非怨天尤人的時候,他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他召集麾下將領,一臉陰沉地說道:“如今那些部落背信棄義,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會失敗。潼關的李玄以為這樣就能阻擋我,簡直是癡心妄想!我們必須憑借自身的力量,一舉攻破潼關,直搗長安!”
崔乾祐小心翼翼地說道:“大帥,如今我軍雖兵力不少,但連續(xù)進攻受挫,士氣有所低落,且糧草供應也略顯緊張,此時強攻潼關,恐怕……”
安祿山瞪了崔乾祐一眼,厲聲道:“住口!未戰(zhàn)先言敗,你這是動搖軍心!如今我們已沒有退路,唯有破釜沉舟,全力進攻,才有一線生機!”眾將領見安祿山如此堅決,皆不敢再言語。
安祿山迅速制定了新的進攻計劃。他決定集中全部兵力,從潼關正面發(fā)動大規(guī)模強攻,不再采取迂回等策略,妄圖以絕對的兵力優(yōu)勢,強行突破潼關防線。為了鼓舞士氣,安祿山親自在陣前發(fā)表激昂的演講:“將士們!那些懦弱的部落背叛了我們,但我們不能退縮!只要攻破潼關,長安的榮華富貴就在眼前!大唐的財富、美女,都將是我們的!為了勝利,沖??!”
在安祿山的煽動下,叛軍們的士氣稍有提振,紛紛高呼口號,準備發(fā)起進攻。
而在潼關這邊,李玄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看著關外叛軍的動向,對身旁的將領們說道:“安祿山此次必定會不顧一切地進攻,我們一定要堅守住。潼關是大唐的門戶,絕不能有失!”
李玄對潼關的防御進行了最后的檢查和部署。他在城墻上增加了大量的強弩,這些強弩威力巨大,能夠遠距離射殺敵人。同時,準備了充足的檑木、滾石、火藥等防御物資。他還組織了一支由敢死之士組成的突擊隊,一旦叛軍突破城墻,便立刻進行近身搏殺,將敵人趕下城墻。
“將士們,安祿山叛軍即將來襲,這將是一場生死之戰(zhàn)!但我們身后是大唐的山河,是無數(shù)的百姓,我們絕不能后退一步!”李玄大聲激勵著士兵們,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士兵們整齊劃一地高呼:“保衛(wèi)潼關!保衛(wèi)大唐!”聲音響徹云霄,士氣高昂到了極點。
不久后,安祿山的叛軍如烏云般壓向潼關。叛軍的戰(zhàn)鼓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他們推著攻城云梯、沖車等器械,氣勢洶洶地沖了過來。
“放箭!”李玄一聲令下,城墻上的弓弩手們萬箭齊發(fā),密集的箭雨射向叛軍,一時間,叛軍陣前慘叫連連,不少人紛紛中箭倒地。但叛軍人數(shù)眾多,他們踏著同伴的尸體,繼續(xù)向前推進。
“投石車,攻擊!”李玄緊接著下達命令。巨大的投石車將一塊塊巨石拋向叛軍,巨石落入敵陣,砸得叛軍血肉橫飛,一些攻城器械也被砸毀。然而,安祿山親自在后方督戰(zhàn),驅使著叛軍不顧一切地沖鋒。
很快,叛軍便沖到了潼關城墻下,他們開始架起攻城云梯,試圖攀爬城墻。李玄見狀,大聲喊道:“準備檑木、滾石,給我狠狠砸!”唐軍將士們奮力將檑木、滾石推下城墻,砸向正在攀爬云梯的叛軍,叛軍被砸得紛紛墜落。但仍有一些叛軍不顧生死,繼續(xù)向上攀爬。
“倒?jié)L油!”李玄又一聲令下。滾燙的滾油從城墻上傾瀉而下,澆在叛軍身上,頓時傳來一片凄慘的叫聲。但叛軍依舊瘋狂地進攻,他們的攻勢如洶涌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
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叛軍將領崔乾祐帶領著一隊精銳,終于成功登上了城墻。李玄見此,大喊:“突擊隊,上!”早已準備好的唐軍突擊隊如猛虎般沖向那隊叛軍,雙方在城墻上展開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李玄也親自提劍上陣,他劍法凌厲,每一劍都帶著強大的力量,瞬間便斬殺了數(shù)名叛軍?!案覛?,把這些逆賊趕下去!”李玄怒吼著,士氣大振的唐軍突擊隊與叛軍展開殊死搏斗。
高順成是唐軍突擊隊的隊長,他手持長刀,身先士卒,如入無人之境,一連砍翻了數(shù)名叛軍?!靶值軅?,殺啊!不能讓這些叛賊得逞!”高順成一邊喊著,一邊奮力廝殺。在他的帶領下,突擊隊勇猛無比,與叛軍展開殊死搏斗,終于將崔乾祐帶領的那隊登上城墻的叛軍全部消滅。崔乾祐見勢不妙,連忙逃竄,差點被高順成追上斬殺。
安祿山在后方看到久攻不下,心急如焚。他再次調整部署,集中兵力攻擊潼關的一個城門,企圖打開一個突破口。叛軍們抬著巨大的沖車,向著城門猛沖過去。
“用弩炮攻擊沖車!”李玄急忙下令。城墻上的弩炮發(fā)射出粗大的弩箭,射向沖車。一些沖車被弩箭擊中,損壞嚴重,但仍有沖車不顧一切地撞擊城門。
就在城門即將被撞開之際,李玄心生一計。他讓人在城門后堆滿了柴草,并澆上了火油。當沖車再次撞擊城門時,李玄下令點火。瞬間,城門后燃起熊熊大火,沖車被大火包圍,叛軍們被燒得慘叫連連,不得不后退。
經過一整天的激戰(zhàn),安祿山的叛軍損失慘重,但潼關依舊牢牢掌握在唐軍手中。安祿山看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叛軍,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收兵。
李玄站在城墻上,望著叛軍撤退的背影,深知安祿山不會就此放棄,下一次的進攻或許會更加猛烈。但他心中的信念愈發(fā)堅定,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守住潼關,保衛(wèi)大唐。
回到營帳,李玄立刻召集將領們,總結今日戰(zhàn)斗的經驗教訓,并對下一步的防御進行重新部署。他深知,接下來的日子將會更加艱難,但他相信,只要唐軍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叛軍。
而安祿山在回到營地后,也在反思此次進攻的失敗原因。他明白,單純的強攻難以奏效,必須想出更巧妙的計策。于是,他與謀士們再次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試圖找出破潼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