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造反十余載,屢敗屢戰,不屈不撓,最終攻下北京,坐上龍椅,原本一個新的王朝就要開啟,居然被玩脫了,讓建虜撿了一個大便宜。
按照以前王朝更替的規律,如果不建虜沒有在王朝更替的最關鍵時刻入關,李自成在坐穩江山后,穩定北方局勢就會南征,大約在5到10年之內消滅南明政權,最終征服全國,新王朝開啟,權利和利益重新洗牌分配。
然后未來幾十年內,王朝開始走上升期,兵強馬壯,然后兵出山海關,一舉蕩平建虜。
歷史上隨意一筆帶過建虜,不會在歷史上蕩起一點浪花,后世的人通過看史書,甚至不會發現建虜的存在。
三十年內,王朝會大踏步走上坡路,李自成會成為開國皇帝,成為明君,甚至是文治武功第一皇帝,流芳百世。
大概率也會和朱元璋一樣,又是一個傳奇皇帝,成為歷史長河的明星。
可惜是因為建虜的出現,最終讓李自成功敗垂成。
這也是李自成操作不當,如果操作得當,穩住了吳三桂,整合了北方,以開國王朝上升期的國力,絕對能夠耗死建虜。
按照秦制帝國的輪回規律,一般情況下,開國之后,國力迅速走上升期,如果不出意外,50年左右達到巔峰狀態,并且會在巔峰徘徊幾十年,然后就會像失控的飛車,一路滑向深淵,最終撞的粉碎。
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有作為的君主基本都出現在這一時期,比如鑿空西域的漢武帝,開元盛世的唐玄宗。
雖然唐玄宗晚年爆發了安史之亂,以安祿山、史思明為代表的河北軍事集團雖然動搖了唐帝國的根基,但是也沒有一口氣推翻唐帝國。
安史之亂爆發在唐帝國建立的137年左右,這一階段的唐帝國雖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才走沒幾十年,還處于一個人的中年期。
無獨有偶,瓦剌留學生朱祁鎮在土木堡葬送京營精銳,導致京都80%的功勛武將隕落,但是明帝國依舊沒有滅亡。
除了于謙的力挽狂瀾之外,更重要的是大明還處于巔峰后期,距離開國也僅僅只有80多年。
這也是為什么奪門之變后,朱祁鎮重新掌握權利成為大明皇帝,他清算了于謙這些忠臣,并且把于謙凌遲,男子殺光,妻女送給瓦剌當女奴,殺掉和排擠了大部分趁機為保大明力挽狂瀾的大臣。
要知道于謙是什么人?在華夏歷史上有多光輝的存在?歷史上臣子沒有幾千萬,至少也有幾百萬,但是于謙絕對排在前三位。
甚至在朱由崧心中,應該是第一,還是那種遠遠超過第二名的第一。
海瑞出名,不過是清廉,至于能力,有待商榷!
史可法,民族英雄,忠勇有余,能力不足!
但是于謙不一樣,堪比海瑞的清廉,更有超越同時期99%大臣的能力,一生都在為儒家勾勒出的烏托邦奮斗,這是一個找不出缺點的官員!
就是一個這樣忠君愛國,一心為大明,一心為天下蒼生的圣人,卻被千刀萬剮,全家男丁被斬首,女眷全部送給瓦剌。
土木堡之變后,若不是于謙,瓦剌很可能進入京都狂歡,因為于謙組織得力,瓦剌沒有得到半分好處。
瓦剌人有多記恨,于謙的老婆妻女,以及有血緣的女眷幾十人,一起打包送到瓦剌,后果有多慘,想想都可怕。
只有畜生才能干出這樣的事情,但就是這樣一個畜生皇帝,這樣中奸不分的皇帝,按道理帝國應該快速滅亡,但是明帝國依舊運轉正常,還安享晚年,那就是帝國剛過巔峰期。
時勢造英雄這句話,也適用于皇帝。
并不是皇帝開創了盛世,而是盛世選擇了皇帝。
瓦剌留學生朱祁鎮如果不去瞎搞,沒有去親征,他一樣是個明君,一樣萬人敬仰。
明朝打不過建虜,那是因為明朝已經走到王朝的滅亡期,帝國全面腐敗,全面衰落,就算沒有建虜,按照歷史規律也要滅亡。
明朝就算不被李自成推翻,也會被張自成取代,開啟下一個輪回。
不幸的是,剛好在王朝更替最關鍵時候,建虜入關了!
這是李自成的不幸,更是華夏的不幸!
“陛下,闖逆沒有絲毫誠信,趁建虜南下,居然賴賬,以微臣看來,不如斷絕交易!”馮可宗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也是非常生氣。
“不可!”朱由崧搖了搖頭,繼續說道:“你派人告訴何騰蛟,下次交易,還是以五萬石為準!”
關中缺糧,李自成手握幾十萬大軍,一旦發生糧荒,好不容易才穩固的陜北防線,說不定就會崩潰,一旦陜西局勢糜爛,李自成難逃。
幾十萬流寇向著富庶江南蜂擁而來,想想都可怕。
除此之外,朱由崧希望李自成盡力牽制阿濟格的北路軍,李自成潰逃,阿濟格率領的北路軍無論是向江南追擊李自成,還是配合多鐸南下,對于目前朱由崧來說都是不愿意看到。
“陛下,這樣流寇還以為我們服軟!以后說不定還會有更過分的要求!”馮可宗說道。
“無妨,李自成已經是秋后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李自成大順軍攻陷北京后,一系列操作,得罪了天下士紳,這樣大大增加了李自成重新崛起的困難,當務之急是擊敗多鐸,其余朱由崧都可以協商,甚至暫時妥協。
“南方向北運糧查的怎樣了?”朱由崧隨口問道。
朱棣北遷之后,京都和九邊的糧食基本都是通過南方漕運到北方,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沒有南方的糧食漕運,北方根本不夠吃。
建虜入關,占據京都,京杭大運河停止,南方不再向北漕運糧食。
以北方囤積的糧食,最多堅持一個月,加之,北方戰亂,農業荒廢,更需要南方的漕運。
現在建虜盤踞北方已有半年之久,沒有絲毫缺糧,不用想也知道,南方有人肯定為了賺錢,私自向建虜賣糧食。
朱由崧早已經讓馮可宗秘密調查,看看到底是誰敢如此大膽。
“陛下,目前還沒有完全掌握,不過已經確認,南方一直有人通過海運秘密向北方運送糧食!”
“今晚就有幾艘大船開往北方,要不要派出水師去攔截?”
馮可宗問道。
“不用,繼續秘密調查,不可打草驚蛇!”朱由崧擺了擺手。
現在的南明問題太多了,就像一團亂麻,牽一發動全身,因此,在解決掉北方局勢之前,朱由崧只能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