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數字社會中的軟件工程師:緣起與概況

數字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與人相互連接的方式。這種改變浸透于個體的生產、生活中,也擴散于整個社會的組織、運行,打破了既有的邊界,解構了既定的規范,帶來了處處充滿張力的數字社會。一方面,數字技術以自身的邏輯強勢創建出全新的秩序,從產業革命到職業迭代,從認知方式到交往行為,其有如造化一般,不可阻擋地重塑著人類社會。另一方面,社會具有自身的運轉基礎和發展邏輯,無論是制度的路徑依賴,還是文化的延續傳承,數字技術必然源自其中、嵌于其內。這兩方面的交錯引發了難以調和的張力,讓我們更自由也更受限,更多元也更集中,更開放也更狹隘。而這兩個方面也交匯在一個群體身上,那就是將數字技術與各類社會場景銜接起來的工作者——軟件工程師。

自互聯網大潮席卷而來,軟件工程師的數量就在不斷攀升。根據埃文斯數據公司(Evans Data Corporation)的統計,2022年全球已有2690萬名軟件開發人員。[1]而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1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軟件業從業人員達到809萬人。[2]并且,從對我國大學生就業趨勢的分析來看,軟件、信息技術相關行業已逐漸成為大學生眼中新晉的“金飯碗”。[3]這使得軟件工程師這個群體看上去頗為尋常——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可能總會認識幾位“程序猿”朋友,或有個“碼農”親屬;可是,這個群體又很神秘——除了人們心中“愛穿格子衫”“技術宅”“愛熬夜”這樣的刻板印象,若是不熟悉相關的專業技術,常人很難了解他們工作的具體內容,也無從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觀念想法。

這愈加引發了大眾對軟件工程師的好奇。對他們的探討最早集中在職業模式、勞動形態的層面。無疑,數字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極大地改變了既有的就業格局,由此催生的新職業群體既是大量新型就業的開拓者或受益者,也是引發大量失業的“始作俑者”。[4]因此,從職業、勞動的視角切入,讓我們得以通過總結軟件工程師的工作特點來預測未來的生產方式。相關研究已經注意到,類似軟件工程師這樣以數字技術為內容的職業具有一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以“智力”作為主要生產要素進行知識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因而軟件工程師被歸結為“知識勞工”。[5]更有觀點將這樣的高科技從業者稱為“創意勞工”,強調他們在勞動中的自主性、創造性。[6]不過,與這種積極的描繪相對的是,有研究則著重關注了數字技術從業者的內部分化,批判性地指出其中底層從業者工作的單一性、重復性。[7]這顯示了截然不同的圖景。那么在實踐中,兩者究竟哪個更為真實?他們究竟是虛擬空間的操控者,還是逐流者、順從者?或者兩者同時存在,只是指向了不同崗位、不同地域的群體?抑或顯現于同一個體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這亟待進一步的探索。

不僅如此,各界對于軟件工程師的研究興趣,并不只是出于其所處產業的前沿性和影響力。伴隨數字時代的來臨,社會的各個維度都已然顯示一系列看似矛盾的發展趨向。比如,經由數字網絡,我們打破物理空間,能夠觸及所有人和所有信息,卻同時因為信息傳遞的算法邏輯,很難突破固有的認知體系、交往圈子。[8]再比如,在網絡空間中,公共和私人總是相互交織,一切的私人活動痕跡皆可能被收集、利用,而公眾可見的信息時常只有特定的人群才對其含義了然于中。[9]追根究底,這些矛盾正是數字技術邏輯與既定的社會規范碰撞產生的——軟件程序總是同時帶來便利與麻煩,解決老問題也帶來新問題,突破邊界也帶來枷鎖。這種數字邏輯和社會屬性同時左右著軟件工程師的觀念和行為,其間的張力可能更為明顯地體現在他們的生活中,尤其在他們現實場景的活動中。那么,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和虛擬網絡中的他們在行動邏輯、表現方式上有何異同?更進一步,在這些背后,體現了他們怎樣的價值觀念?透過這些分析,我們也許可以更真切地感通未來,承載起萬般的可能性,接納諸多的不確定性。

本書正是立足于上述對軟件工程師的濃厚的研究興趣,以及試圖通過了解他們以邁向數字社會的“野心”而展開寫作的。在當前,以軟件工程師為代表的高科技從業人員是我國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人才,[10]也同樣是國際競爭、國際秩序構建中所爭奪的重要人力資源。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總體目標需要對關鍵人才進行大力培育、支持。因此,全方位認識和把握軟件工程師群體的核心特征,有利于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更高效地推進政策引導作用,能將對個人效能的激發和對大局的服務統籌、協調起來。

除了“知識勞工”“創意勞工”,或“底端代碼搬磚者”等勞動形象、產業身份的設定,軟件工程師同樣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他們的身份有同事、朋友,也有父/母或孩子,他們也會操心生活的柴米油鹽,感受喜怒哀樂,歷經悲歡離合。作為承載數字技術、懂得機器語言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的驕傲,也有著自己的孤單。為了將他們豐富的面向、多樣的維度展現一二,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人事部的委托,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國社會調查與研究中心面向我國廣大的軟件工程師群體開展了一系列調查,并將相關分析結果集結成本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河曲县| 枣强县| 宁乡县| 衡阳县| 五台县| 田阳县| 湾仔区| 曲水县| 新乐市| 鄄城县| 运城市| 增城市| 桂阳县| 六盘水市| 永平县| 湄潭县| 盈江县| 黄浦区| 铁力市| 百色市| 铁力市| 耒阳市| 马尔康县| 灵武市| 吉安县| 迭部县| 湛江市| 宁津县| 武功县| 巨鹿县| 桐柏县| 齐齐哈尔市| 周宁县| 宜都市| 黄冈市| 公安县| 济阳县| 廊坊市| 共和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