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導論

需求與供給是相互影響、相互決定的。在古典經濟學看來,供給創造需求,即消費和投資需求都是由生產及分配形成的,雖然外生沖擊會造成短期波動,但市場的自我穩定機制最終能實現供求平衡。針對上述觀點,凱恩斯舉出在經濟蕭條時期出現的反例,彼時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邊際投資效率遞減規律和流動性偏好三大基本規律發生作用,導致總需求不足、供求不平衡,故需要政府干預。消費需求取決于收入,收入取決于就業,就業又取決于生產及其一系列影響因素。生產的產品只有被消費才能形成價值和效用,而產品是否會被消費則依賴于需求。在轉型經濟時期,經濟漲跌波動或經濟增速換擋均是由各種需求和供給因素共同決定的。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由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的根本性轉型過程。伴隨這個長期的轉型過程,中國經濟相繼出現了供不應求、投資過熱、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等一系列并行且表現劇烈的變化,這是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難得見到的特殊現象和規律。在這一系列現象的背后,以市場經濟體系建立和完善的動態過程為基礎,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和顯著提升為中國消費市場的持續升級提供了強勁的原動力。因此,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布的動態變遷,以及由此引發的市場需求演變規律,不僅是中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源泉所在,更是供給側不斷進行結構性改革以適應消費需求演變沖擊的市場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方山县| 天镇县| 钟山县| 都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鞍山市| 富民县| 诸城市| 大连市| 长丰县| 略阳县| 诸暨市| 泾阳县| 沈阳市| 武陟县| 静宁县| 十堰市| 漾濞| 石首市| 成安县| 蓬莱市| 甘泉县| 措勤县| 遂川县| 广宁县| 阳春市| 台北县| 五台县| 绥江县| 司法| 濮阳市| 吴桥县| 邹城市| 兰溪市| 十堰市| 白银市| 连江县| 高雄县| 屏山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