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中間禁令制度研究
- 李曼
- 1462字
- 2025-04-08 19:23:50
二、中間禁令與救濟等級論
中間禁令在美國救濟體系中是衡平救濟、具體救濟以及中間救濟。在救濟適用等級上,替代性救濟優先于具體救濟,衡平救濟中的最終救濟優先于衡平救濟中的中間救濟。只有在替代性救濟、最終具體救濟均不能彌補當事人損害的情況下,才能適用中間禁令。
(一)中間禁令所屬的救濟類型
美國法沿襲于英國法,英國法則來源于日耳曼法。諾曼公爵征服英國后,在日耳曼習慣法的基礎上形成了判例形式的普通法。之后為了彌補普通法的僵化和不足,英國大法官創立了無須令狀、不拘泥于形式和請求范圍的衡平管轄權,開始適用衡平法救濟,[6]包括臨時禁令和終局禁令在內的禁令救濟便是其中的一種[7]。沿襲了英國法的美國法,將救濟體系分為普通法救濟和衡平法救濟。普通法救濟多與替代性救濟、客觀性判決(impersonal judgment)、無法適用藐視法庭以及無陪審團相關;衡平法救濟多與實際履行、藐視法庭、臨時救濟以及自由裁量、無陪審團相關。但現代很多衡平法上的特征都在普通法上得以適用,反之亦然。[8]
以救濟能否恢復當事人在不法行為發生前的地位為標準,可以將救濟劃分為替代性救濟和具體救濟。[9]替代性救濟包括補償性損害賠償、支付律師費用、返還得利、懲罰性損害賠償等;具體救濟包括禁令、實際履行、返還財產等。[10]適用替代性救濟時,原告受到損害后可以得到金錢作為補償;具體救濟則試圖避免這種損害救濟的轉換,目的是對普通法救濟中損害賠償不能防止和補償的損害進行救濟。但是,在具體救濟和替代性救濟之間選擇并不等同于在普通法救濟和衡平法救濟之間選擇。比如,禁令、實際履行、法定信托、代位求償、產權確認之訴、注銷等具體救濟屬于衡平法范疇,而取回不動產令狀、取回動產令狀、命令書、訴訟中止令以及人身保護令狀等具體救濟則屬于普通法范疇。撤銷則既是普通法救濟也是衡平法救濟。此外,確認判決曾經被劃分為普通法救濟[11]、衡平法救濟[12]、不屬于兩種救濟[13]以及同時屬于兩種救濟[14]。
因此,普通法救濟和衡平法救濟都可以提供具體救濟。例如,如果原告的財產被侵占了,他想要求具體救濟,他可以提起返還之訴或不動產之訴,這種情況下不能用損害賠償作為救濟方式。只是取回動產令狀和取回不動產令狀比禁令的威力要小,當財產獨一無二時,不同救濟在執行效果上的差異讓衡平法中的具體救濟更受當事人青睞。在美國法救濟體系下,中間禁令屬于衡平救濟中的具體救濟。
(二)救濟等級論對中間禁令的影響
救濟等級體系并非只具有理論意義,它會直接影響救濟的適用順序。美國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不受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的約束,[15]不管當事人是否提出了具體救濟請求,法官在認為原告有權利獲得該救濟時就會判處相應的救濟。因此,針對當事人提出的中間禁令請求,法官首先通過自由裁量判斷是否可以適用替代性救濟,例如是否可以適用損害賠償。在判斷是否可以適用損害賠償時,需要考察損害賠償是否充分以及損害賠償數額是否能夠確定。如果無法適用損害賠償,則要判斷所要適用的具體救濟在將來適用時能否補償即將遭受或者已經遭受的損害。這種思路使普通救濟是否充足成為法官自由裁量中的首要考慮因素。普通救濟中適用最多的是損害賠償。[16]因此,判斷損害需要考慮“救濟等級”:在救濟順位上,替代性救濟的適用優先于具體救濟。根據個案情況,在無法適用替代性救濟或因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導致無法彌補實際損失時,適用具體救濟。具體救濟是否充足需要考慮損害救濟的及時性,如果永久禁令不能預防或減小損害,永久禁令也不是充分的救濟。在替代性救濟和具體救濟之間的擇取依據是救濟對損害的彌補是否充分,具體救濟內部的擇取依據是救濟對損害的彌補是否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