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識的力量:香港法政觀察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寄語:致青年法律人
無懼、無偏、無私、無欺,是司法精神之所在。
與作者、讀者諸君共勉。
—李國能,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
梁愛詩[1]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既實現順利過渡、取得輝煌成就,也經歷困難時刻、面臨艱巨挑戰。這些年,香港之所以能夠在逆境中崛起、憂患中奮進、輝煌中卓越,“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香港與內地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法律制度,加強兩地的交流合作尤為重要。因此,1999年,我在擔任律政司司長時就推動創立“內地法律工作人員普通法訓練計劃”,通過香港大學的“普通法碩士課程”和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的實習安排,加深內地法律人對普通法系運作和特區法律制度的認識。18年過去了,我欣喜地看到,已有258名內地法律人參加了這個計劃,他們不僅與香港、與普通法結下不解之緣,而且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胡健博士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常識的力量——香港法政觀察》一書中,記錄下自己在香港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分享了一位內地青年人對香港法治的觀察,既為內地法治建設提供參照借鑒,也為“身在此山中”的香港法律人提供了一個認識香港法治的新視角。青年是中國的未來,衷心希望香港與內地的青年人把握歷史大勢、秉持開放胸懷、堅持理性思考、加強交流合作,真正讀懂香港、讀懂中國、讀懂世界!
注釋
[1]梁愛詩,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律政司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