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論

一 選題陳述

初看起來,與愛和生命意義相關的議題并非艱深的哲學討論適合涉足的領域。首先,“愛”是一個在當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詞語,并具有極為多樣化的用法和指涉,如“我愛我的母親”“我愛喜馬拉雅山”“我愛做哲學研究”等。個體對某物或某人的愛通常意味著深度的個人沉溺,包含強烈的情感和意志因素,因而“愛”似乎更適合文學領域的感性描繪,而非哲學領域的理性探討。其次,“生命意義”則或因涉及超越現世生活的宗教追求,而成為宗教研究領域的專屬議題;或因涉及當代人對自身重復機械的工作和乏味生活的不滿,而讓人聯想到市面上流行的倡導“發現自我,重拾生命意義”的心靈雞湯式通俗文學。因此,本書首先需要對愛的指涉以及本書標題的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關聯作簡單的闡釋,以為正文的論證打下初步的基礎。

在大部分時候,當提到愛時,我們最先想到的是以親情、愛情和友情為代表的人際之愛(interpersonal love),“愛”在很大程度上便是人際之愛的簡稱。在大多數人的生命中,從呱呱落地、為人子嗣、經年成人,到與人攜手、為人父母、子孫滿堂,親情幾乎伴隨始終,一直占據著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如果說我們是被拋到世上的,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因而親情部分是給定的,那么相對而言,愛情和友情則更多是個體主動選擇的結果。個體與最親密的愛人和朋友之間的愛情和友情,極大地影響了彼此的價值觀念,并不可逆轉地形塑了彼此的人生軌跡。古往今來,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文獻與虛構文學中,以三種人際之愛為主題的經典作品不可勝數,因人際之愛甘愿放棄一切甚至犧牲自身生命的動人故事比比皆是。

當我們將目光從人際之愛轉向更大的世界時,第二類常見的愛,即個體對身處其中的大小不一的集體(group)的愛,便進入我們的視野。這一類“愛”的用法在日常語言中并不鮮見,如“我愛中南大學”“我愛我的祖國”等。人們在其生命的不同階段會從屬于不同的集體,如其所就讀的中學和大學、加入的俱樂部、歸屬的民族和國家等,集體本身的特質由組成集體的個體所塑造,個體的價值觀念和生命軌跡亦受到集體的深刻影響。個體對集體的愛在個體生命中同樣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敘事中從來不缺乏為國捐軀的仁人志士。

“愛”所指向的第三類對象對于我們來說同樣并不陌生。當筆者說“我愛做哲學研究”“我愛登山”時,所表達的是筆者對個人活動(personal activity)的愛。以職業和愛好為典型的個體活動占據了個體生命的大部分時光,深刻塑造了個體的價值和生命軌跡。為自身所熱愛的人生志業奮斗終生甚或犧牲一切的人同樣不在少數。

人的生命當然并不僅僅由上述三種愛的價值構成,然而說這三種愛的價值具有某種代表性,足以概括以“愛”冠之的價值在個體生命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一般人對此應并無大的異議。一方面,既然愛的價值在大部分個體生命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那么可以說,愛的價值構成了個體為其所是之所在:我之為我,正是由我對我的人生志業的愛,我與幾個親密的親人、戀人和朋友之間的愛等愛的價值所構成。另一方面,心靈雞湯式的通俗文學經常呼吁,人生命的意義在于發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如果愛的價值構成個體的自我,且個體的生命意義在于實現自我的價值,那么便可以說,愛的價值構成一個人的生命意義。至此,依靠大部分人的日常觀念,我們在本書標題的兩個關鍵詞之間建立了極為簡單和初步的關聯,并大致明確了本書的核心命題。以最為簡短的口號一言以蔽之,本書的核心命題可表述為:愛的價值構成一個人的生命意義。相信很多人對這一核心命題多少有一些(心靈雞湯之外的)興趣,本書將以哲學討論的方式詳細論證和闡述這一命題。

以上既然已依靠大部分人的日常觀念推導出上述核心命題,一種可能的觀點認為,這一選題僅涉及最為日常因而最為微不足道的倫理觀念,并不具有足夠的學術意義或學術價值。本書的回應如下。首先,接下來的文獻綜述將表明,這一選題建立在英語世界當代分析倫理學研究之上,其學術意義首先在于推進相關領域的研究。其次,盡管這一核心命題所涉及的問題并不似形而上學和認識論領域中的問題那樣艱深,很多人最為根本的實踐關切都與這一核心命題密切相關。一旦我們稍加反思,便可能提出一系列與這一核心命題相關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但不限于:

——愛只是一種情感嗎,抑或也與理性和意志有關?如果是后者,愛與這三種主要的主體性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直觀上看,愛與一般的喜歡或好感相比似乎有其獨特的深度,如何理解這一深度?愛的價值怎樣構成了個體的自我?

——個體對他人、集體和個人活動的愛需要基于理由嗎?抑或愛僅僅是個人情感和欲望的“噴發”,不需要基于任何理由?如果是前者,個體對他人、集體和個人活動的愛的理由何在,這些理由之間有何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與愛在直觀上所具有的深度相對應,個體對他人、集體和個人活動的愛對個體自我和愛的對象有著怎樣的深刻影響?

——在個體人生諸多價值中,生命意義的價值與其他主要價值如快樂、幸福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和區別?如何應對一些生命無意義的觀點,以為關于生命意義何在的討論打下基礎?

——有意義的生命是否僅意味著主觀上“做自己愛做的”?抑或生命意義同時也具有某些客觀性含義,意味著個體也需要對外在的他人和世界有所言說?如果是后者,如何表達生命意義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愛和生命意義的價值與道德價值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從日常的生活經驗出發來考察這些問題,提煉出若干最為核心的概念和最為重要的命題,為這些概念和命題提供盡可能合理的辯護,并最終依靠這些概念和命題來解釋作為起點的日常生活經驗,可能是處理本書選題最為合適的路徑。本書即希望在英語世界當代分析倫理學研究的基礎上,以上述的路徑論證和闡述本書的核心命題,即愛的價值構成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正因與這一選題相關的諸多問題與很多人最為根本的實踐關切密切相關,本書也希望這些討論在推進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同時,也能夠為對這些問題感興趣的(學術共同體內外的)其他讀者提供可能的思想資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翁源县| 错那县| 莲花县| 玉龙| 泰兴市| 平果县| 威信县| 东丽区| 乌兰察布市| 甘洛县| 巴中市| 麻江县| 南木林县| 昌乐县| 从江县| 岳池县| 治多县| 江安县| 富顺县| 龙口市| 肇东市| 赞皇县| 措勤县| 九江县| 视频| 西乡县| 团风县| 龙里县| 太原市| 德江县| 五台县| 绥芬河市| 斗六市| 从江县| 汨罗市| 彭水| 始兴县| 盈江县| 哈尔滨市|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