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 唐廷樞總辦,盛宣懷入局會辦

1873年7月,輪船招商官局正式營業不到半年,李鴻章發布調令,任命唐廷樞為輪船招商局總辦,負責招商事宜。

唐廷樞,出生于1832年5月19日,廣東香山人,是當時聞名的買辦人物。他是在輪船招商局初創過程的困難時刻,接替朱其昂出任總辦的。唐廷樞自幼在香港教會學堂學習,精通英語,先后在香港司法部門和上海海關擔任翻譯。特別是他在怡和洋行主持華人客貨攬載業務,對于航線的開辟、輪船的調配以及中外貿易情形,都十分熟悉。他不但從長期的買辦活動中積累了資本主義經營管理的豐富知識和實際經驗,而且同商界保持著廣泛的聯系,本人又饒有資財,是當時航運界最活躍也最有實力的人物。他自然成為李鴻章欲解決商局招商及運營困境的最佳人選。

唐廷樞到任輪船招商局后,立即抓緊招集商股,以扭轉資金困難的局面。唐除了自己投資和將自己原先委托外商經營的“南潯”“滿洲”“漢洋”“永寧”等號輪船隨帶入局,還積極招徠親友投資,其中包括徐潤和徐潤的親友。盛宣懷稍后入局,也積極配合招集商股的工作,認領了50萬串商股。為此他先后兩次到蘇州與常熟,從他與蘇州怡園園主顧文彬等人合開的典當行中去提款,至上海輪船招商局去參股。

在輪船招商局招股工作中,唐廷樞與徐潤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他們的努力,商局第一期議招股本100萬兩,于1881年完成。次年再招新股100萬兩,于1883年完成。

唐廷樞憑借他廣泛的人脈和在商界的號召力,成功地將原來附股洋商的買辦資本吸引到輪船招商局來,扭轉了商局開創時的困境,也實現了李鴻章“設局招徠,俾華商原附洋商股本,歸并官局”的設想。

在李鴻章任命唐廷樞為輪船招商局總辦的同時,原任總辦的朱其昂改為專管漕運的會辦。唐廷樞接任后一個多月,稟請李鴻章任命長期在寶順洋行擔任買辦的徐潤出任會辦,協助經理局務。徐潤,廣東香山人,14歲時隨其叔到上海,入英商寶順洋行當學徒,因其能干而升至買辦。在寶順洋行期間,他出資捐得員外郎,由李鴻章“奏保四品銜”。徐潤先后在美商旗昌輪船公司、英商公正輪船公司附股投資,并在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相繼開設眾多貨號,是一位能干的商人。李鴻章對唐廷樞的提議,自然十分贊成。

1873年9月9日,李鴻章簽署了一份文件——《札飭盛宣懷入局》。這是一份委任狀,任命29歲的盛宣懷出任輪船招商局的會辦,文件說:“應添派妥員,前往會辦。已另札飭委盛道宣懷赴局會辦,所有該局運漕、攬載及一切規畫事宜,均應悉心,隨時稟候核奪,仰即遵照。”盛是繼出任總辦的唐廷樞,留任會辦的朱其昂之后,第三個到位的高管。盛宣懷在商局代表李鴻章“往來查察”,“訂明不經手銀錢,亦不領局中薪水”,他“向未駐局辦事”,李也“向未責以專司招商局務”,只是遇有重要事件,與唐廷樞、徐潤等籌商會稟。[9]盛宣懷入局后,對唐廷樞負責的招股工作,采取了積極支持的態度。

一個月后,李鴻章又正式任命徐潤擔任會辦。至此,改制后的輪船招商局形成了由唐廷樞、徐潤、朱其昂、盛宣懷四人組成的領導班子。其中,唐為外資洋行代表,朱為漕糧北運代表,盛為李鴻章代表,徐為具有買辦背景的國內工商業主代表。

1875年秋,盛宣懷赴湖北督辦礦務,1879年就任天津河間道,其中大部分時間未能辦理局事。朱其昂于1878年病故,后由其弟朱其詔接任會辦,但是1879年朱其詔就任永定河道而離局。因此,改組以后的商局,主要經營者為唐廷樞與徐潤。1878年后,唐廷樞負責開平礦務局,不常駐局,輪船招商局日常工作由徐潤主持,但是重大決策仍需由唐廷樞做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平南县| 彭山县| 萨迦县| 丹凤县| 长葛市| 十堰市| 谷城县| 福清市| 甘谷县| 宁海县| 屏南县| 周口市| 青冈县| 长乐市| 郴州市| 保靖县| 治县。| 增城市| 纳雍县| 湖南省| 横峰县| 克东县| 柳州市| 平武县| 法库县| 射洪县| 合水县| 兴城市| 定陶县| 奎屯市| 淳安县| 合肥市| 汨罗市| 长葛市| 丽水市| 余江县| 茌平县| 县级市| 土默特左旗|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