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主要概念界定

1.勞動力遷移

勞動力遷移一般包括自愿遷移和非自愿遷移兩類。非自愿遷移通常是指違背自身利益而被迫進行的遷移,如由戰爭、自然災害、政治因素等導致的遷移。而自愿遷移,則是指在和平時期,人們從滿足自身需求和偏好出發,為了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或地位而自由進行的遷移。本書所研究的勞動力遷移指的是自愿遷移。

勞動力遷移是指勞動力發生地域性的轉移,它通常是基于一定的動因,而這種動因經常與個人或家庭移居到一個新的地方能夠帶來生活水平的改善相關。本書研究的主要是以下兩種遷移。

(1)由農業部門向非農業部門的遷移。隨著一國工業化的發展,農業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農業部門的技術進步大大降低和減少了農業勞動力的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間,導致農業勞動力逐漸出現過剩。而工業部門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和較高的工資率,則吸引了大量農業勞動力向工業部門尤其是向城市非農業部門轉移。這是城市化進程中的突出現象。

(2)地區收入差異引起的遷移。一國地區生產力水平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了勞動力實際收入水平的差異,這種實際收入的差異可以通過遷移得到調節。由于勞動者具有異質性,不同主體在獲取其他地區較好工作機會的能力上,在對自身能力的估計上,在對失業風險的處理上,以及在對遷移成本的合理預期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教育是增強勞動力在獲取信息、評估自身、預期風險和衡量成本等方面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具有較高受教育程度的勞動者一生在不同地區的收入差別較小。

在一個經濟快速增長、人口相對龐大的經濟體中,無論從微觀層面還是從宏觀層面看,勞動力遷移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微觀上,個體對更好的經濟狀況和經濟地位的追求,使得個人和家庭都獲得了更多的收益,因此,個體的遷移權是一種相當寶貴的權利;而在宏觀上,這是提高經濟體制運行效率的一個基礎,在此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滿足感都得到了提升。

2.鄉城勞動力遷移和鄉城遷移勞動力

在本書中,農業勞動力離開農業部門,來到非農業部門從事生產活動的整個動態過程或結果,就是鄉城勞動力遷移。在這一過程中,鄉城遷移勞動力,就是指離開農業部門,由主要從事農業部門生產轉向主要從事非農業部門工作的農業勞動力。實際上,從我國鄉城勞動力遷移的具體過程來看,對農業勞動力和遷移勞動力進行嚴格區分是較為困難的,然而,在理論研究和政策實施的過程中,對這一問題進行具體判定仍然十分必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標準,“凡是在一年之內從事非農業勞動累計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就被劃分為鄉城遷移勞動力,而在一年之內只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和從事非農業勞動累計時間不足6個月的農村勞動力均被列為農村未轉移勞動力,作為鄉村農業勞動力進行統計”。[11]這一劃分方法雖不夠完善,但仍被廣泛采用。本書對鄉城勞動力遷移的具體闡述和統計分析,是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為基礎的,因此,本書關于鄉城遷移勞動力概念的解釋與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標準是一致的。

此外,由于婚姻關系、參軍或考取高等院校而發生的居住地變化,都不應視為鄉城遷移勞動力。

3.鄉城勞動力的遷移和流動

在本書中,鄉城勞動力的“遷移”和“流動”是兩個相互區別的概念。

“遷移”不僅包括地域上的轉移,更強調工作職業的轉換。因此,“鄉城勞動力遷移”側重于表明,農村勞動力由主要在農業部門進行生產活動轉變為主要在非農業部門就業。然而,這種工作職業的轉變,并不一定要以離開家鄉、去往異地為前提。

相反,“流動”是指勞動者為了獲得職業上的轉換或從事新的工作,而離開家鄉、去往異地的行為,它更強調地域上的轉移。因此,在本書中,“流動”不僅包括農村勞動者改變其戶口所在地,“永久”性地遷往異地的行為,還包括不改變其戶口所在地而“臨時”性地遷往異地的行為,同時也包括農村勞動者在異地工作后回到家鄉的行為。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的農村勞動力流動大部分屬于不改變戶口所在地的“臨時性遷移”。[12]

4.人力資本

如前文所述,人力資本是通過對人力進行投資而形成的資本。它是附著在人身上的一種稟賦,同時,它又是一種資本,能夠為將來生產力和收入的提升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具有多種形式,體現在學校教育、職業技術培訓、農業技術推廣、崗前培訓以及衛生保健、人口遷移等諸多方面。

本書所論述的人力資本,表現在人的受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健康狀況、素質和技能水平,以及對生活的樂觀程度、對自身權利的認可和滿意程度等方面。經濟主體通常會對人力資本投資的預期收益和投資成本進行比較,從而決定是否進行或擴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葵青区| 岑溪市| 右玉县| 阳谷县| 德庆县| 衡南县| 广饶县| 湘阴县| 长汀县| 全南县| 安塞县| 和平县| 临桂县| 永安市| 墨江| 苗栗市| 施秉县| 西峡县| 武山县| 宜宾市| 嘉义县| 尼勒克县| 弋阳县| 山西省| 孟津县| 容城县| 青阳县| 绵竹市| 道孚县| 宜君县| 怀远县| 芦溪县| 郁南县| 奎屯市| 新竹市| 苍南县| 贵州省| 孝昌县| 胶州市| 锡林浩特市|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