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的藝術:崔玉濤醫生的健康飲食指南
- 崔玉濤
- 1509字
- 2025-03-19 16:15:22
1.這種輔食真的不建議自制
許多家長認為,親手做的輔食不僅滿含愛意,且食材更安全,制作過程更衛生,因此,他們不辭辛苦地終日在廚房忙碌,目標就是讓孩子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都是由自己親手烹制的,愛子之心非常值得肯定,但是有種輔食還是直接購買成品比較好。
寶寶的基本情況
年齡:7個月 喂養方式:配方粉+輔食 睡眠:較易夜醒
排便:不規律,偏干,排便費勁 訴求:解決孩子的便秘問題
寶寶7個月,目前的奶量每天保持在七八百毫升,生長發育狀況良好,身高在第80百分位,體重在第70百分位。
“他是6月齡當天開始加輔食的,吃的是米粉。”媽媽說,“但加了幾天后發現大便開始有點兒干,拉??好像有點兒費勁,所以就停掉了米粉。”
“我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自制米粉,把煮好的米粥放在輔食機里打碎,您看這樣是不是比米粉好一些?”姥姥問。
我跟姥姥說,自制米粉相對來說更安全、衛生,但它只含有谷物原本的營養,營養成分比較單一,尤其是鐵元素這種寶寶急需且這個月齡相對缺乏的營養素,更是無法滿足。而市售嬰兒營養米粉在谷物營養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多種寶寶成長必需的營養素,是自制米粉做不到的,所以建議盡量選擇市售米粉。
“是這樣的,我剛才沒說明白,我們還在米粥里加了蔬菜、水果,營養挺豐富的,特別是綠葉菜、根莖菜,加得比較多。現在吃了快三周,每天1~2次,感覺挺有效的,大便也不怎么干了。”姥姥說。
“蔬菜、水果都含有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其實,市售米粉添加一段時間后,如果寶寶適應良好,同樣也要加菜泥、肉泥,可以把這些都混在一起吃。另外還可添加果泥。”我說。
“是這個道理,我們一看寶寶大便有點兒干就慌了,光急著解決這個事了。”媽媽坦言。
添加輔食前,寶寶吃的是純液體食物——奶,添加輔食后,首次接觸到半流質食物——米粉,消化系統需要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這期間最直接的變化可能就是排便情況。比如大便次數從一天幾次調整到一天一次或兩三天一次,大便性狀從稀軟狀變為稠糊狀或條狀,有時還會在大便中發現未消化的食物殘渣。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現象,不用擔心,只要寶寶大便不干結、排便時不困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便秘。
“原來是這樣,聽您這么一說我們就放心了。喝奶的時候大便是稀糊狀的,吃了米粉就變成稠糊狀了,倒也沒有那么干,當時要是再堅持幾天就好了。”媽媽略帶懊悔地說。
“理解您的心情,孩子還小,稍微有點兒風吹草動大人就容易緊張,沒關系的。”我安慰媽媽,“咱們自己做的米粥里面可以加蔬菜、水果,市售米粉一樣也能加,而且它營養更全面,強化了鐵元素,還有鈣、維生素等,同時它的濃稠度更好把握,所以最好還是換回市售米粉。”
“濃稠度指的是?”媽媽有些疑惑。
我向媽媽解釋,添加輔食過程中,要根據寶寶的接受度特別是吞咽能力逐漸調整輔食性狀,比如輔食添加初期,寶寶的吞咽能力和消化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米粉沖調要盡可能偏稀,之后再慢慢過渡到糊狀,逐漸加稠。
“市售米粉通過增減水量就能調節濃稠度,但自己熬的米粥,想要循序漸進地變稠,就沒那么容易控制了,太稠了寶寶不好吞咽,太稀了能量又不夠。”
“原來如此,那我們回家就換成市售米粉。”媽媽說。
一周后電話隨訪,媽媽說,寶寶對市售米粉的接受度很好,現在已經開始加爛面條了,排便次數也變得規律起來,基本每天1次。
崔醫生提醒:
寶寶的米粉,還是建議選擇市售產品,一方面因為市售產品比較便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售產品營養更加全面。給寶寶添加米粉后大便變稠很正常,只要性狀不干結、排便不費勁,就可以先觀察幾天,給寶寶適應的時間。
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查閱第二部分的:
第三章?|?4.?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最推薦這種食物!
第三章?|?5.?把握好輔食喂養的五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