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身份轉換:從句章古港到明州港

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結束了南北朝長期分裂的局面,改會稽郡為吳州,把鄞、、余姚三縣并入句章縣,隸屬于吳州。句章縣治也從城山遷到小溪(原鄞縣鄞江鎮,今歸屬寧波市海曙區)。

小溪雖說是當時句章全境的中心地帶,但處偏僻之地,水上交通需經過鄞江、奉化江才能到達甬江。跟句章相比,無論是出海還是去余姚和會稽,都沒有原來那么方便。也許是基于這個考慮,句章縣治雖然遷到了小溪,但港口卻東遷至三江口,也就是現在的寧波城區。當然,那個時候的城區還非常荒蕪,平原中心尚處于沉睡狀態,所以這港口也是隨著平原經濟的發展一步步繁榮起來的。

港口真正進入繁榮期是在唐朝開元二十六年(738)后,那個時期,甬江流域的行政區劃進行了大調整,甬江流域(包括舟山群島)與越州分離而單獨成立明州,州治始設于小溪。大歷六年(771),縣縣治從同谷(一說是小溪)遷到三江口。這標志著經歷整整一個世紀后,句章古港終于完成了東遷三江口的任務。

長慶元年(821),明州州治也從小溪遷到三江口。從此,明州港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明州是因港建城,這就注定它的性質是一個港口城市。明州港與句章古港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從一開始就定位為貿易港,而航運業的興盛又促進了造船業的快速發展。

大中元年(847),明州已設有兩處官辦造船場。一處在姚江南岸,漁浦門海運碼頭旁,主要以建造內河漕運船和小型戰船為主,故此地被命名為戰船街。另一處船場設在市舶務與江廈碼頭之間,它其實是直屬市舶司的修造船廠,承接過往商船的修船業務。而在這之前,明州的造船業已經趨于發達,貞觀二十二年(648),唐太宗“敕越州都督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雙舫千一百艘”(司馬光《資治通鑒》)。一次性造這么多船,可見唐朝制造海船的技術和能力。

1973年至1975年,在寧波市和義路唐代海運碼頭舊址出土了一艘沉船,與這艘沉船同時出土的有兩塊刻有乾寧五年(898)六月字樣的方磚。1978年,在唐船出土點西首一帶,又發現了大面積的唐代堆積地層,包括船場遺跡一處,以及木船、印有“大中二年”銘文的云鶴紋碗等越窯青瓷殘器等物。從考古發掘的資料看,當時明州船場所造的船,大約為500—1000斛,即載重為25噸到50噸上下的海船,可乘40人至60人。

唐朝的明州港是中日兩國間來往使節出入的重要門戶,相互間的貿易往來分為與日本遣唐使相關聯的貿易和民間貿易兩種形式。第一艘到達明州港的外國船就是日本使船,那是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日本孝謙朝遣唐使舶4艘共220余人,除第一艘船漂流到安南外,其他三船都在明州登岸。

從那以后,經常有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到明州港登岸,有的進京,有的去別處。能得到朝廷召見進京的是少部分人,其他隨從人員就留在明州。等待時間有長有短,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不過這些人也是有備而來,他們帶了一些可以與當地老百姓私下交易的物品,閑著無事就做做生意。回國的時候也會帶走很多中國貨物到日本去賣,一來一回,就有了豐厚的收益。

到了公元8世紀下半葉,從明州港去日本的民間商船隊伍不斷壯大,來往頻繁。從明州港出發去日本,橫渡東海,到日本的值嘉島,從那里再進入博多津。若順風順水的話,也就幾個晝夜,不會超過10天,還是非常便捷的。

五代時,北起遼寧的安東,南至廣東的海南島,東至日本,都已通航海船。從明州港出發的商船,北上至楚州、登州,在登州與渤海航路相接。另一條路自明州港南下至溫州、福州、廣州,在廣州與南洋航線相接。那時,明州屬吳越國,有些來吳越的大食、高麗等國商舶會到明州港停泊,這就進一步擴大了明州港與外國貿易往來的范圍。明州港曾向高麗出口大量越窯青瓷,大食商人帶來了香藥以及象、犀等物,換取錦綺與瓷器運回本國。

唐與五代時期,由明州港出口的貨物主要是絲織品和越窯青瓷。唐開元到貞元的百年間,明州絲織業發展很快,能大量生產絲錦、畫絹、錦布等各類絲織品,其中,明州的官營織錦坊生產的貢品吳綾和八棱綾極負盛名。

據《日中文化交流史》記載,明州赴日商船,主要是從事貿易,每次都“多賚貨物”,大致是“錦綺、瓷器、香藥……”最受日本貴族和富豪階層歡迎的是中國絲綢,每次都是高價競相購買。

越窯青瓷的大量外銷,促進和帶動了當地越窯青瓷生產。明州慈溪縣上林湖一帶出現了十幾個制瓷窯場,形成了越窯青瓷生產中心。

上林湖越窯青瓷生產在鼎盛時期,僅窯場就有150多處,位居全國六大青瓷名窯之首。而貢窯、官窯的設立,使上林湖越窯青瓷地位空前提高,制瓷技術更因為“秘色瓷”的誕生而名震天下。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國內的廣州、福建,國外的北婆羅洲至印度尼西亞一帶,都發現了晚唐五代的越窯瓷器。在日本的越窯青瓷就更多了。從這里可以推定,唐朝時明州越窯青瓷的外運航路是:先用內河船運到明州港,再換海船出海。據相關志書記載,這一條“海上陶瓷之路”,遍及亞洲及非洲近20個國家和地區,可見當年明州港的繁榮。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區域中心向明州港轉移,明州城因港而興,成為當時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象州县| 荣成市| 光山县| 出国| 锡林郭勒盟| 凤山县| 将乐县| 恭城| 秦安县| 新宁县| 娱乐| 天长市| 文成县| 紫金县| 铁岭市| 赤城县| 同德县| 通榆县| 仙桃市| 东光县| 长沙市| 兴隆县| 江陵县| 永福县| 平阴县| 延吉市| 广灵县| 仁化县| 乐昌市| 阿坝| 永嘉县| 肃宁县| 青神县| 邮箱| 凤山市| 曲阳县| 茂名市| 方城县| 石台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