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任何職業都需要奉獻精神
- 追尋:每一個生命的光亮
- 張坤浩
- 993字
- 2025-03-19 15:12:20
不可否認,一個單位的人之間是有差異的。
上周四接到了姚志鴻老師的電話。電話那頭虛弱的聲音帶著深深的歉意,就好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一般:“校長,實在不好意思,這段時間頭老暈,今天去醫院檢查,是身體長了瘤子,導致貧血。我們想端午節放假再去做手術,可醫生說必須立即做,做前還得先輸血……”我打斷他的話,讓她立馬住院。聽說替志鴻姐上課,所有領導和老師均很快接受。今天周一早上,六點半,志鴻老師已經拖著尚未痊愈的身體,坐到了教室里。
今天升旗儀式結束后,包班領導送來了各項檢查評比表格,看到早讀考勤表上為數不多的遲到的,往往是那些活蹦亂跳的85后或90后、擁有研究生或本科學歷的年輕老師。更有個年輕老師,嗓子疼,咳嗽都成了請假三天的理由。聽說三天之內請假,一般由個人協調安排調課或代課,張嘴就來一句“那我請假一周”,噎得人半天緩不過神來。雖然經過領導的勸說不請假了,但說實在話,上班二十年,在我的前輩和同齡人中間從來沒出現過此類情況。
社會上很多人,包括很大一部分教師,總把自己弄成悲情角色,一副苦大仇深、“投錯了胎”、入錯了行、當老師倒了八輩子霉的模樣。
引用一句網絡流行語,“生而為人,誰都是第一次,誰都不容易”。任何一種行業都有外人所不理解的辛苦,干好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奉獻和犧牲精神。那種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只存在人們的夢想中。
醫生、護士的夜班,你覺得舒服嗎?警察、消防戰士的危險,你覺得無所謂嗎?現在行政干部的“五加二”“白加黑”,你習慣嗎?服務人員的忍氣吞聲、笑臉相迎,你能做到嗎?私營企業主們,那種一夜之間愁白了頭的苦、時刻如坐針氈的滋味,你體會過嗎?正如一位教育界處級干部在假期加班迎檢時,看到一位老師攜家帶口外出旅游發的朋友圈時發出的感嘆那樣:還是當普通老師舒服啊,干完自己的事兒,教完自己的課,就能有自己的生活。正所謂責任越大,自由度越小。
這世上沒有好干的職業和崗位,任何職業和崗位,沒有奉獻和犧牲,都將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完美的。
我們不能只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時刻,看不到別人咬牙堅持和拼搏的時候。
我們不能享受自己權利時,恨不得掘地三尺,履行自己義務時,巴不得躲到九霄云外。
正因為有了奉獻和犧牲,這個世界才會這樣美好。
正因為有了拼搏和付出,我們的人生才這樣精彩。
對蕓蕓眾生來說,快樂的人生其實只有這樣一種模式:辛苦并快樂著!
(每學期期末考試前夕,也是教師們感覺最累的時候,這是2018年6月的發言)